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年會|聚橙網耿軍:票務機會不多,看好跨區域演出經紀和音樂劇

整理 | 趙星雨

校對 | 李禾子

編輯 | 安西西

攝影 | 山羊

以下整理自聚橙網創始人耿軍先生于2017年4月9日第二屆中國音樂財經年會上的演講內容:

非常高興, 有機會跟在座的各位同行包括媒體人一起來溝通一下關於演出行業一些投資和產業鏈的看法。

先跟大家分享一些演出行業的數字。 這幾年都有演出行業協會關於演出行業的數字, 其中演出行業整體大概有四百多億銷售額, 四百多個億裡面真正的票房收入大概在150億的樣子, 這個數字相當於電影行業大概三分之一的票房, 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個數位化概念。 第二個如果從全世界的演出行業和電影行業的票房數位來看的話, 全世界主要的發達國家, 演出行業票房的數位大概是電影的1.5倍, 這塊其實有很多數位, 需要你去找到不同的來源, 慢慢加出來。

在這樣的情況下, 大家能看出來,

在國際上, 電影(票房)是比演出(票房)少的, 但是在中國電影(票房)是比演出(票房)多的, 而且落後了3倍, 這個是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組資料。 第二組很有意思, 是電影市場投資的情況。 目前電影在中國去年和前年都是400多個億的票房, 今年三月的票房還往上漲, 不過估計今年超過500億的概率也不是特別的大, 但是電影的投資這幾年基本上是穩定在每年2000億左右。 跟電影相關的上市公司市值的總和, 去年一個時間點最高是達到了10,000億, 我估計現在大概降了可能三分之一以上, 這是我的假設, 因為我也沒有細緻地算。 這是一個500億票房的市場投資狀況。

反過來, 演出相關行業的公司和有機構投資的公司市值加起來, 最後是不超過200億的,

大概是這樣一個投資的level。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 我一直有一個觀點, 就是演出行業是一個投資嚴重不足的行業, 我也在很多的地方來講到這個觀點。 因為演出行業跟電影、動漫或其他所謂的文化產業機構比, 確實吸引的投資者不多, 或者說整個投資體量比較小。

為什麼會是這樣?我想裡面很重要的原因是, 相對其他從上游發起的製作, 演出行業比較作坊化, 或者說非產業化、比較個性化。 投資機構很難去投資一個比較個性化、作坊化、不產業化的產品。 所以我認為這是演出行業, 到目前為止沒有充分資金進入的一個關鍵因素。

今天我的演講主題是所謂的全產業鏈, 我想把就我認識的演出行業產業鏈給大家做一個分享。

我認為演出行業產業鏈分上游、中游、下游, 跟電影和遊戲蠻像的。 上游主要是製作, 當然還可以不斷往上走, 編劇、作曲是更上游的, 上游的主要目的是製作出一個適合市場的產品;中游就是演出經紀, 演出經紀類似于電影的發行,

電影的演出經紀就是把上游的產品買過來, 我們則是定好場地, 通過宣傳, 最後產生票房, 有冠名贊助的收益, 整個過程就叫做演出經紀。

這就是音樂跟電影和遊戲非常像的地方, 但不同的是演出行業演出經紀一般不是以分成的方式做, 而是以買斷的方式做;電影和遊戲大多數以分成的方式做。 雖然電影這兩年也開始有保底的方式,但是畢竟是個例,不是全世界最主導的方式。

下游在我看來有兩個部分,一是劇院或者院線,還有一個是票務。這塊跟電影是類似的。演出從大的產業鏈佈局,在我看來大概就是這樣的。

還有一塊和終端相關的衍生品部分,這塊我沒有單獨列在這兒,因為現在這個部分在整體產業鏈佈局中還處在更早期的階段。我把這四個部分作為行業鏈最主要的鏈條。

我也想就這個機會,把我們公司這些年在整個行業上的佈局給大家做一個介紹。我們是2007年開始創立的公司,到現在有10年了,最開始是O2O做活動的網站,比起豆瓣更早做同城活動,但是做了半年我們發現同城活動比較難做,所以從2008年我們開始在活動中做各種類型的票務:電影票、演出票、體育、旅遊,能想像到的票務我們全都做過。

做了一年之後,最後有競爭力的還是BAT,因為他們有比較大的流量。那個時候我們認為票務可能是我們接觸終端很有力的工具,但是以此作為一個主要業務模式就講不太通。所以我們在這個過程中,研究了我們自己做票務的幾個領域,包括電影、體育等等,然後我們發現演出是一個在上游高度分散、在中游有很強平臺整合能力的行業。

從2009年開始,我們開始聚焦演出經紀。到目前為止,我們佈局了全國50個主要的城市,有6大類別作為演出大方向。從2009年到2013年我們基本都在佈局演出經紀,這意味著我們的任何一個演出產品,不管是流行音樂,還是音樂劇、話劇、兒童劇,都可以在這幾十個城市裡面落地做巡迴演出。這是我們至今最核心的競爭力。

2013年,因為政府對演出的管理上有了更多要求和限制,所以國有企業在一些地方活動和演出的冠名贊助上有了一些限制。那時我們做了一個很認真的思考,我們怎麼在行業上做佈局,然後就提出了所謂的全產業鏈佈局。2013年我們第一是在上游做了以兒童劇為主導的劇碼製作,第二是在下游做了劇院管理。到目前為止,我們管理著國內43家大小不同的演出場地。在兒童劇這塊,去年的數字大概占到了兒童劇市場25%的市場份額。

從2015年開始,我們又佈局了兩塊製作的內容。第一塊是投資百老匯音樂劇公司,到今天我們總共投了18部百老匯音樂劇的版權,一般我們要三個權利,一是原始的版權,二是到中國巡演的權利,三是中文的版權;第二塊是製作萬有音樂,跟咱們今天音樂財經主題比較搭,萬有音樂是我們做的一個以劇院為主要演出場地的巡演模式和類型。包括我們最早跟好妹妹在劇院的演出,和去年陳粒在劇院的演出,都是通過萬有音樂這個平臺來做的。我們去年一共做了49組藝人,總共320場演出——我的目標是在可預期的將來能做到40組藝人,每組藝人50場演出,這是我們萬有音樂要做的事情。

2016年,我們又做了另外兩個製作,一個主要做旅遊演出,還有一個主要做傳統戲曲的現代表達,這個方面跟我們之前的佈局也有一定關聯。所以我們在2007年到2016年這10年間,從互聯網、票務起步,然後佈局演出經紀、製作和劇院管理,整體情況大概就是這樣。

然後從投資層面,我想做幾個介紹。劇場本身到目前為止有四輪投資,剛才提到的萬有音樂和劇院管理公司幾個下屬公司目前為止有五次融資,所以從劇場整個體系來講目前有九次融資。這也是我為什麼經常說,聚橙對很多行業資本和基金的看法可能比其他從業者要多一點——我談過的機構投資者大概有270家。

我們從去年開始設立了兩支基金,一支是跟第一創業合作的基金管理公司,另一支是跟招商資本下的招商啟航合作的。這兩個行業都是我們投資早期的專案,我們大概今年在7月份之前還要設立兩支基金,一支專門投音樂劇,另外一支跟地方政府合作。所以我估計到今年七月份之後,我們會有四支基金投入運作,所以我們也變成了一個投資饑渴型的機構,要去尋找很多投資機會。待會兒在路演廳有八個需要投資的專案,我也想去看一看。

今天給我的題目是在全產業鏈基礎上,我們如何選擇。首先,下游的票務公司其實早就已經沒有投資機會了,去年還是有幾個票務平臺獲得了一些風投的,但是我覺得都是很不現實的方向,因為BAT三家在這塊兒佔有絕對的優勢。

第二就是演出經紀,演出經紀是一個各種類別跨區域的平臺,所以我能夠看到的是在單個品類中具有優勢的演出經紀公司,如果可以跨區域去操作的話,這會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可能。不管你是做現代舞還是做爵士樂,只要你能跨區域推薦出去的話,都是非常好的機會。我們的基金也投了兩個做互聯網的公司,我們非常看好這個方向。但是從這個角度看,我認為內容製作公司現在可能更需要大量的投入,這裡面的機會是非常多的,因為有太多的藝術創作是可以在中國這麼大的人群基數裡快速實現的。

比如我們為什麼會做傳統戲曲的公司呢?這個公司針對的是80後、90後喜歡傳統戲曲的人。大家知道這群人有多少嗎,2000萬到3000萬,中國到現在為止有一個互聯網平臺是針對此類人群的嗎?沒有。所以真正的內容在演出這個行業非常多,非常有機會能做好。隨著消費升級,更多的內容能夠通過互聯網傳遞到更多角落,所以我認為在這個方面還有巨大的機會。

再有就是國際合作,因為我們創作內容的能力還是有限的,而全世界有太多好的東西可以進入到中國來,可以跟中國本地的內容產生互動,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我們也非常看好國際內容進入中國,或者中國跟國際內容進行一些整合。

大家都知道,未來十年電影市場有一個預測,中國電影市場規模大概能達到1000億左右,當然王健林的估計更樂觀一些。咱們現在就按照1000億來算,如果演出在未來可以有1.5倍電影票房的話,中國未來演出市場可能的規模大概是1500億。這個從現在的150億到1500億的過程,如果大家有關注韓國的情況的話,就類似于韓國這十年經歷的過程。

所以我相信在未來的十年裡,在演出這個行業還能有十倍的增長,有些細分行業能有一百倍的增長。比如給大家舉一個音樂劇的例子,音樂劇在美國占電影票房30%左右,中國音樂劇票房去年是1.6個億,假設我們占到電影30%的話,就是150億到300億的市場規模,而到目前為止中國音樂劇公司只有一家有風投,所以在音樂劇領域裡還有巨大的市場。

謝謝大家!

雖然電影這兩年也開始有保底的方式,但是畢竟是個例,不是全世界最主導的方式。

下游在我看來有兩個部分,一是劇院或者院線,還有一個是票務。這塊跟電影是類似的。演出從大的產業鏈佈局,在我看來大概就是這樣的。

還有一塊和終端相關的衍生品部分,這塊我沒有單獨列在這兒,因為現在這個部分在整體產業鏈佈局中還處在更早期的階段。我把這四個部分作為行業鏈最主要的鏈條。

我也想就這個機會,把我們公司這些年在整個行業上的佈局給大家做一個介紹。我們是2007年開始創立的公司,到現在有10年了,最開始是O2O做活動的網站,比起豆瓣更早做同城活動,但是做了半年我們發現同城活動比較難做,所以從2008年我們開始在活動中做各種類型的票務:電影票、演出票、體育、旅遊,能想像到的票務我們全都做過。

做了一年之後,最後有競爭力的還是BAT,因為他們有比較大的流量。那個時候我們認為票務可能是我們接觸終端很有力的工具,但是以此作為一個主要業務模式就講不太通。所以我們在這個過程中,研究了我們自己做票務的幾個領域,包括電影、體育等等,然後我們發現演出是一個在上游高度分散、在中游有很強平臺整合能力的行業。

從2009年開始,我們開始聚焦演出經紀。到目前為止,我們佈局了全國50個主要的城市,有6大類別作為演出大方向。從2009年到2013年我們基本都在佈局演出經紀,這意味著我們的任何一個演出產品,不管是流行音樂,還是音樂劇、話劇、兒童劇,都可以在這幾十個城市裡面落地做巡迴演出。這是我們至今最核心的競爭力。

2013年,因為政府對演出的管理上有了更多要求和限制,所以國有企業在一些地方活動和演出的冠名贊助上有了一些限制。那時我們做了一個很認真的思考,我們怎麼在行業上做佈局,然後就提出了所謂的全產業鏈佈局。2013年我們第一是在上游做了以兒童劇為主導的劇碼製作,第二是在下游做了劇院管理。到目前為止,我們管理著國內43家大小不同的演出場地。在兒童劇這塊,去年的數字大概占到了兒童劇市場25%的市場份額。

從2015年開始,我們又佈局了兩塊製作的內容。第一塊是投資百老匯音樂劇公司,到今天我們總共投了18部百老匯音樂劇的版權,一般我們要三個權利,一是原始的版權,二是到中國巡演的權利,三是中文的版權;第二塊是製作萬有音樂,跟咱們今天音樂財經主題比較搭,萬有音樂是我們做的一個以劇院為主要演出場地的巡演模式和類型。包括我們最早跟好妹妹在劇院的演出,和去年陳粒在劇院的演出,都是通過萬有音樂這個平臺來做的。我們去年一共做了49組藝人,總共320場演出——我的目標是在可預期的將來能做到40組藝人,每組藝人50場演出,這是我們萬有音樂要做的事情。

2016年,我們又做了另外兩個製作,一個主要做旅遊演出,還有一個主要做傳統戲曲的現代表達,這個方面跟我們之前的佈局也有一定關聯。所以我們在2007年到2016年這10年間,從互聯網、票務起步,然後佈局演出經紀、製作和劇院管理,整體情況大概就是這樣。

然後從投資層面,我想做幾個介紹。劇場本身到目前為止有四輪投資,剛才提到的萬有音樂和劇院管理公司幾個下屬公司目前為止有五次融資,所以從劇場整個體系來講目前有九次融資。這也是我為什麼經常說,聚橙對很多行業資本和基金的看法可能比其他從業者要多一點——我談過的機構投資者大概有270家。

我們從去年開始設立了兩支基金,一支是跟第一創業合作的基金管理公司,另一支是跟招商資本下的招商啟航合作的。這兩個行業都是我們投資早期的專案,我們大概今年在7月份之前還要設立兩支基金,一支專門投音樂劇,另外一支跟地方政府合作。所以我估計到今年七月份之後,我們會有四支基金投入運作,所以我們也變成了一個投資饑渴型的機構,要去尋找很多投資機會。待會兒在路演廳有八個需要投資的專案,我也想去看一看。

今天給我的題目是在全產業鏈基礎上,我們如何選擇。首先,下游的票務公司其實早就已經沒有投資機會了,去年還是有幾個票務平臺獲得了一些風投的,但是我覺得都是很不現實的方向,因為BAT三家在這塊兒佔有絕對的優勢。

第二就是演出經紀,演出經紀是一個各種類別跨區域的平臺,所以我能夠看到的是在單個品類中具有優勢的演出經紀公司,如果可以跨區域去操作的話,這會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可能。不管你是做現代舞還是做爵士樂,只要你能跨區域推薦出去的話,都是非常好的機會。我們的基金也投了兩個做互聯網的公司,我們非常看好這個方向。但是從這個角度看,我認為內容製作公司現在可能更需要大量的投入,這裡面的機會是非常多的,因為有太多的藝術創作是可以在中國這麼大的人群基數裡快速實現的。

比如我們為什麼會做傳統戲曲的公司呢?這個公司針對的是80後、90後喜歡傳統戲曲的人。大家知道這群人有多少嗎,2000萬到3000萬,中國到現在為止有一個互聯網平臺是針對此類人群的嗎?沒有。所以真正的內容在演出這個行業非常多,非常有機會能做好。隨著消費升級,更多的內容能夠通過互聯網傳遞到更多角落,所以我認為在這個方面還有巨大的機會。

再有就是國際合作,因為我們創作內容的能力還是有限的,而全世界有太多好的東西可以進入到中國來,可以跟中國本地的內容產生互動,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我們也非常看好國際內容進入中國,或者中國跟國際內容進行一些整合。

大家都知道,未來十年電影市場有一個預測,中國電影市場規模大概能達到1000億左右,當然王健林的估計更樂觀一些。咱們現在就按照1000億來算,如果演出在未來可以有1.5倍電影票房的話,中國未來演出市場可能的規模大概是1500億。這個從現在的150億到1500億的過程,如果大家有關注韓國的情況的話,就類似于韓國這十年經歷的過程。

所以我相信在未來的十年裡,在演出這個行業還能有十倍的增長,有些細分行業能有一百倍的增長。比如給大家舉一個音樂劇的例子,音樂劇在美國占電影票房30%左右,中國音樂劇票房去年是1.6個億,假設我們占到電影30%的話,就是150億到300億的市場規模,而到目前為止中國音樂劇公司只有一家有風投,所以在音樂劇領域裡還有巨大的市場。

謝謝大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