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玉文化貫穿了華夏五千年的文明,是中國文化的傳承

中國的玉石文化有近萬年多的歷史, 比中國的文字歷史還要早幾千年, 可以說玉文化貫穿了華夏五千年的文明, 玉是中國的文化的傳承, 那麼在萬年的歷史長河之中, 玉文化有著什麼樣的變遷呢?

早在近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 中國人的先祖就發現並開始使用玉石了。 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說最初是以“美石為玉”。 玉由原來僅僅是一種特別性質的石頭轉化為代表權力、地位、財富、神權的象徵。

一, 神玉

遠在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時期, 玉被認為具有通靈神奇, 在這一時期, 玉都是被製作成祭祀、祈福的禮器, 只在重要時刻或重大事件中使用, 用來進行“天人溝通”。

這個時期玉器的形制和紋飾比較特別, 大多有著宗教意義和實用價值。 典型的文物包括:玉豬籠、玉琮、玉璜、玉斧等。

紅山文化遺址出土的玉龍

二: 國玉

自周到漢代初年, 玉被看作是統治權的象徵。 這個時期以和氏璧的出現為標誌。 和氏璧製成于戰國時期, 後經將其製成傳國玉璽, 歷經漢、三國、晉、唐、宋諸朝, 最終不知下落。

西周玉器在繼承殷商玉器雙線勾勒技藝的同時, 獨創一面坡粗線或細陰線鏤刻的琢玉技藝, 這在鳥形玉刀和獸面紋玉飾上大放異彩。

春秋戰國時期, 和田玉大量被採用, 王室諸侯競相選用和田玉, 故宮珍藏的勾連紋玉燈, 都是精美的和田玉。

勾連紋玉燈

中華玉器文明中國是世界上主要產玉國, 不僅開採歷史悠久, 而且分佈地域廣, 蘊量豐富。 古代的絲綢之路最早就是玉石之路,

中國最著名的產玉地是新疆和田玉。 除和田玉外, 甘肅的酒泉玉, 陝西的藍田玉, 河南南陽的獨山玉和密縣玉, 遼寧的岫岩玉等, 也是中國玉器的常用料。

傳國玉璽

在那個時期, 誰據有了傳國玉璽, 誰就認為和被認為是一國之君,

可以號令天下, 不知有多少戰爭和生命是為這“傳國玉璽”。 也正是這種深深認知, 使得歷代王朝和君主無不以玉為材質, 製成“國印”, 即玉璽。 時至今日故宮博物院依然珍藏著乾隆時期的二十三方玉制的寶璽.

直到八十年代初, 玉才開始市場化, 從而也結束了幾千年來被壟斷和管制的狀態, 玉的“櫥窗”向每一個國民打開了, 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參與到玉的買賣、加工和收藏當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