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當心 || 產後女性最易感染的幾種疾病!

為了避免產後疾病, 很多女性在生完寶寶後都特別注意月子的護理, 科學的坐月子, 但即使是這樣, 產後的女性還是很容易患病的, 這就提醒各位新媽媽一定要更多的去瞭解產後疾病方面的相關知識, 提前預防。 那麼, 你知道產後容易感染的疾病都有哪些嗎?

點上方綠標, 即可收聽和美東方秦老師朗讀音訊

產後容易感染的疾病:

1、子宮內膜炎

(1)好發時間:主要發生在產後兩個星期左右。

(3)如何預防:

加強孕期的保健:

◆ ◆ ◆

作為孕婦, 產前應該定期到指定醫院進行產前檢查, 接受孕期衛生指導, 積極治療貧血、營養不良等慢性疾患, 增強體質。 產後注意飲食調養, 進食易消化、富含蛋白質及維生素的營養食品, 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 另外由於妊娠8個月後因為子宮口漸漸鬆弛, 所以不要洗盆浴, 以免引起感染, 更不要過夫妻生活!

觀察子宮恢復進度:

◆ ◆ ◆

生完寶寶後子宮開始收縮, 壓迫血管使其停止出血, 除此之外, 收縮的力量也可使血塊、胎盤等殘留物排出。 一般來說胎盤產出後, 子宮就會慢慢自動下降, 約到產後10天已摸不到子宮, 因子宮已回到骨盆腔中, 6周後就會回到正常的位置及原來約拳頭般的大小。

若是在產褥期中, 子宮沒有按照應有的恢復進度, 也就是位置沒有下降、未恢復原本的大小, 便可能是因為子宮收縮不良。

觀察惡露排出:

◆ ◆ ◆

惡露是由產後子宮內所殘留的血、白血球、黏液等混合而成的分泌物。 一般情況在2個月內陸續消退。 期間產後媽媽要學會觀察陰道分泌物或惡露量、色、質、氣味的變化。

此外, 要取半臥位, 這樣利於惡露的排出, 同時保持外陰清潔, 每日清洗外陰並更換內褲, 以免誘發炎症的發生。

會陰傷口照護:

◆ ◆ ◆

一般醫護人員都會指導會陰傷口護理的方式。 在住院期間, 也會協助媽媽沖洗, 以便觀察會陰傷口癒合情形。 出院後, 產婦則要自覺按照醫護人員指導的方式沖洗會陰傷口, 避免感染。 另外, 傷口一般在4~6周左右就會復原。 應在會陰傷口復原後恢復性生活, 若是在傷口還未完全復原的情況下進行性生活, 則容易感染。

2、乳腺炎

(1)好發時間:通常是產後第10~14天。

(3)對寶寶的影響:一般護理原則為乳汁排除, 可繼續哺喂及休息。 母親于感染期間應可繼續哺喂, 以避免乳汁鬱滯及乳房腫脹, 此二者是造成感染和膿瘍的因素。

(4)如何預防:

要保證母乳餵養的姿勢正確以及寶寶的吸吮方式正確。不要讓寶寶只含到乳頭而造成乳頭皸裂,以致細菌沿著皸裂的乳頭進入乳腺管引起急性乳腺炎;

哺乳時一定要讓寶寶吃空一側乳房再吃另一側,不要兩邊乳房交替吃,以防寶寶長時間吃不到奶後引起乳汁淤積造成急性乳腺炎。若媽媽的奶很充足,寶寶只吃一邊就飽了,另一邊又很脹,就一定要把脹的一邊乳房的乳汁擠掉,不要留在乳房裡,以防形成硬結造成急性乳腺炎。同時養成定時哺乳的習慣,不讓寶寶含著乳頭睡覺;

要注意自身衛生清潔,喂寶寶前後最好用清水擦洗,然後用衛生的毛巾將乳頭擦拭乾淨,保持乳頭的清潔;

不戴有鋼托的胸罩。媽媽的乳汁會時常不經意地流出,加上因乳房有乳汁充盈造成乳房下垂,這時候新媽媽不要戴帶有鋼托的胸罩,最好戴專門的哺乳胸罩,以防帶有鋼托的胸罩擠壓乳腺管造成局部乳汁淤積引起急性乳腺炎;

乳腺炎的成膿期,應少吃有“發奶”作用的葷腥湯水,以免加重病情。宜多吃具有清熱作用的蔬菜水果,如番茄、青菜、絲瓜、黃瓜、綠豆、鮮藕、金橘餅等。海帶具有軟堅散結的作用,可多吃些,同時保持情緒舒暢;

注意飲食調攝:宜食清淡而富於營養的食物,多食新鮮蔬菜瓜果,如番茄、絲瓜、黃瓜、鮮藕、桔子等,忌食辛辣、刺激、葷腥油膩之品。

3、剖腹生產後的傷口發炎

(1)好發時間:主要發生在剖腹生產手術後的一到兩個星期。

(3)對產婦及胎兒的影響:剖腹產手術後,傷口癒合時間比自然生產更久,此外子宮上留下一道傷口疤痕,並且傷口在下次妊娠過程中,有可能造成傷口裂痕或子宮破裂,而且一旦發生,將會危及產婦及胎兒的生命安全。

(4)如何預防:

要特別注意腹部傷口癒合及護理。腹部傷口分為二種,直切口與橫切口。產後第二天,傷口換敷料,檢查有無滲血及紅腫,一般情況下術後傷口要換藥兩次,第七天拆線。如為肥胖病人,或患有糖尿病、貧血及其它影響傷口癒合的疾病要延遲拆線。術後若產婦體溫高,而且傷口痛,要及時檢查傷口,發現紅腫可用95%的酒精紗布濕敷,每天兩次。若敷後無好轉,傷口紅腫處有波動感,就確認有感染,要及時拆線引流。

除此之外,在中醫的角度來看,產後還易患病痙、郁冒、大便難三種病症。

1、郁冒:產後失血、多汗,以致津血虧虛,陽氣偏亢。此時若複感外邪,鬱悶昏冒,便發而為郁冒。

2、病痙:產後失血過多,營衛失調,腠理不固,汗出過多,易感風邪。血虛則筋脈失養,複感風邪,便出現痙攣抽搐等症狀,致成痙病。

3、大便難:由於產後失血、汗多,津虧液耗,大腸失於濡潤,可見大便艱難。

以上三種情況,表現雖各不相同,但病機皆為“血虛津傷”。所以,產婦必須慎風寒、善攝養,注意養血護津,以防此三病的發生。

(4)如何預防:

要保證母乳餵養的姿勢正確以及寶寶的吸吮方式正確。不要讓寶寶只含到乳頭而造成乳頭皸裂,以致細菌沿著皸裂的乳頭進入乳腺管引起急性乳腺炎;

哺乳時一定要讓寶寶吃空一側乳房再吃另一側,不要兩邊乳房交替吃,以防寶寶長時間吃不到奶後引起乳汁淤積造成急性乳腺炎。若媽媽的奶很充足,寶寶只吃一邊就飽了,另一邊又很脹,就一定要把脹的一邊乳房的乳汁擠掉,不要留在乳房裡,以防形成硬結造成急性乳腺炎。同時養成定時哺乳的習慣,不讓寶寶含著乳頭睡覺;

要注意自身衛生清潔,喂寶寶前後最好用清水擦洗,然後用衛生的毛巾將乳頭擦拭乾淨,保持乳頭的清潔;

不戴有鋼托的胸罩。媽媽的乳汁會時常不經意地流出,加上因乳房有乳汁充盈造成乳房下垂,這時候新媽媽不要戴帶有鋼托的胸罩,最好戴專門的哺乳胸罩,以防帶有鋼托的胸罩擠壓乳腺管造成局部乳汁淤積引起急性乳腺炎;

乳腺炎的成膿期,應少吃有“發奶”作用的葷腥湯水,以免加重病情。宜多吃具有清熱作用的蔬菜水果,如番茄、青菜、絲瓜、黃瓜、綠豆、鮮藕、金橘餅等。海帶具有軟堅散結的作用,可多吃些,同時保持情緒舒暢;

注意飲食調攝:宜食清淡而富於營養的食物,多食新鮮蔬菜瓜果,如番茄、絲瓜、黃瓜、鮮藕、桔子等,忌食辛辣、刺激、葷腥油膩之品。

3、剖腹生產後的傷口發炎

(1)好發時間:主要發生在剖腹生產手術後的一到兩個星期。

(3)對產婦及胎兒的影響:剖腹產手術後,傷口癒合時間比自然生產更久,此外子宮上留下一道傷口疤痕,並且傷口在下次妊娠過程中,有可能造成傷口裂痕或子宮破裂,而且一旦發生,將會危及產婦及胎兒的生命安全。

(4)如何預防:

要特別注意腹部傷口癒合及護理。腹部傷口分為二種,直切口與橫切口。產後第二天,傷口換敷料,檢查有無滲血及紅腫,一般情況下術後傷口要換藥兩次,第七天拆線。如為肥胖病人,或患有糖尿病、貧血及其它影響傷口癒合的疾病要延遲拆線。術後若產婦體溫高,而且傷口痛,要及時檢查傷口,發現紅腫可用95%的酒精紗布濕敷,每天兩次。若敷後無好轉,傷口紅腫處有波動感,就確認有感染,要及時拆線引流。

除此之外,在中醫的角度來看,產後還易患病痙、郁冒、大便難三種病症。

1、郁冒:產後失血、多汗,以致津血虧虛,陽氣偏亢。此時若複感外邪,鬱悶昏冒,便發而為郁冒。

2、病痙:產後失血過多,營衛失調,腠理不固,汗出過多,易感風邪。血虛則筋脈失養,複感風邪,便出現痙攣抽搐等症狀,致成痙病。

3、大便難:由於產後失血、汗多,津虧液耗,大腸失於濡潤,可見大便艱難。

以上三種情況,表現雖各不相同,但病機皆為“血虛津傷”。所以,產婦必須慎風寒、善攝養,注意養血護津,以防此三病的發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