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四首《天淨沙》,盡現四季之美!

白樸, 元代著名雜劇作家, 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為元曲四大作家, 在元代雜劇的創作中, 更具有重要的地位。 白樸的詞流傳至今一百餘首, 大多以詠物與應酬為主;其作品歌詞典雅, 屬於文采派。 他的詞作, 承襲元好問長短句的格調, 跌宕沉詳, 天然古樸。

這首小令運用繪畫技法, 從不同空間層次描寫春天的景物, 具體來說, 整個畫面是遠景, 二句和三句是近景, 展示了一幅充滿生機、春意盎然的畫面。 最能夠體現春天特徵的兩個形容詞是暖和啼鶯, 而最能體現庭院中生機的景物是舞燕和飛紅。

整首小令沒有我們熟悉的夏天躁熱、喧鬧的特徵, 卻描繪了一個靜謐、清爽的情景, 使人油然產生神清氣爽的感覺。 全用白描的手法, 簡潔、清新得如同線體畫。 其次, 作者特意選擇雨後的片刻, 將夏日躁動的特徵, 化為靜態:雲收雨過, 綠蔭低垂, 給人一種清爽、恬靜、悠閒的感受。

這首小令雖名為寫“秋”, 並寫盡秋意, 卻找不著一個“秋”字。 開篇先是描繪了一幅秋日黃昏圖, 營造出一種寧靜、寂寥的氛圍, 然後選取秋天典型的景物, 由遠及近, 繪出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 由蕭瑟、寂寥變為明朗、清麗, 為這蕭殺的氣氛平添了許多生機活力, 一掃前人一悲到底的俗套。

這首小令選擇一個黃昏的城郊作為具體環境。 冷月黃昏, 雪山水濱, 已是清寒凜冽;淡煙衰草, 茅舍孤村, 又顯寂寥冷落, 更有譙門一聲寒角, 平添一分悲涼, 空氣中彌漫的是孤寂和無助的憂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