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徐靜蕾VS蔣方舟:做被自己喜歡的女人,而不是討人喜歡的姑娘

01

這個週末, 竇文濤主持的《圓桌派》終於火了。 請來了大齡未婚女青年徐靜蕾對標輕熟文藝女作家蔣方舟。

一個是42歲的老徐, 大談女人做自己和男人無關, 結婚只為生孩子, 接不接婚沒關係。

一個是在男權社會中委曲求全的青年女作家, 認為自己是在被男人挑選。 她屢屢相親, 屢屢失敗, “有才”和“有性魅力”, 似乎是一對矛盾。 為了摘掉女人的身份, 她從小就試圖讓自己像男人一樣思考和寫文章。

旁邊的男嘉賓大叔和主持人竇文濤對老徐投以傾慕的目光, 就像望見女神。 對小蔣妹妹投以略微嫌棄和同情的目光。

兩個女人的不同狀態, 是女性成長兩個階段的自然反應。 視頻火了。

徐靜蕾:不關心男性怎麼看我, 愛怎麼看怎麼看

竇文濤:三七是女生節, 三八是婦女節, 每逢佳節倍思春, 今天來了咱們思念很久的徐靜蕾, 歡迎老徐。 方舟, 你見著徐導, 對她有什麼問題?

蔣方舟:我好奇她對這個別人叫她才女這件事有沒有很排斥, 就這個是我特別大的一個問題, 因為我覺得男性社會一直對才女有意淫, 一直有這個市場的需求。

從古代就有, 作為一個才女, 首先她得長得漂亮, 另外她得活躍在男性比較活躍的領域之內, 男性就喜歡把標籤貼在他們意淫的女性的身上, 把她叫做才女, 所以我剛剛就問她說你排不排斥這個標籤?

徐靜蕾:其實我沒有這方面的感覺, 因為我很少用所謂男性怎麼想我們這種角度, 去想這個問題。 才女本身這個名字, 我特別希望我是真的是一個有才華的女性,

我真不是謙虛, 但是我真的不覺得我特別有才華。 但是說男性怎麼看我, 我根本就不關心他們, 愛怎麼看怎麼看。

竇文濤:對, 但是你也別吹大牛, 我問你一個問題, 比如說在戀愛當中, 我們男的覺得我得討女的好, 那我臆想女孩子一般喜歡男孩子怎麼樣, 比如我記得她的生日, 或者說她希望一個男的溫柔體貼, 對吧?那我就發揮出一些她喜歡的男性特質, 讓她喜歡。

那麼你要是在戀愛情況下, 你會不會說男的一般喜歡女的怎麼樣, 所以我會刻意地做一些讓他更喜歡我的事情, 這是自然的吧?

徐靜蕾:我為了讓他喜歡我, 就沒事天天在家寫字啊?不會!我覺得這才女其實在我看來是一個因為社會上需要給人貼標籤, 比如清純、才女, 女強人, 但這些其實是很簡陋的標籤, 用來劃分一些人說起來比較簡單的, 有時候新聞標題它需要這些東西, 但我認為這個標籤跟我沒有關係。

所以我也不會思考在生活中我想想我到底是清純呢, 還是很有女人味啊,還是我是個才女,這我覺得太奇怪了。

你管我叫什麼無所謂,你愛叫什麼叫什麼,因為我也不能改變你對我的看法,但這些詞它根本不會出現在我生活中的。

梁文道:女人是分裂的,把自己分為觀察者和被觀察者。觀察者用的眼光是男性的,被觀察者則是成為男性眼光對象的女性。

女人活在男人的眼光所構成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之中成長,女人一直很在乎別人怎麼看她,女人用另一隻眼睛觀察自己,儀態、表現是否得體,事實上是把男人的眼光內化到女人自己。

男人不在意自己外表,而女人是男人目光的奴隸。所以大腹便便毫無儀態可言的男人挽著魅力端莊的女性才成為街頭的常態。

蔣姑娘就像是我們很多人的小時候:在生命最勃發的時期不自信,焦慮又對衰老充滿恐懼鄙夷。

就像一個青春期的小姑娘,無法接納發育完好的自己,只想含胸駝背把自己的第二性征隱藏起來,想和別的發育遲緩的姑娘一樣。

她坦承自己著急結婚,在婚戀市場上被挑選。覺得自己不夠性感,不夠美。

就像一個十八歲的少女,享受青春,卻無法直視衰老。30歲的女人在她眼裡實在是太老了,她覺得女人到了三十歲就可以去死了,她無法想像一個活了三十年的老婦女還有何種存在的價值。

就像一個剛離開校園步入成人社會的姑娘,對未來期盼又焦灼。她渴望自己充滿魅力和能力,能搞定一切,能被所有人喜歡。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完美,可是卻總被不完美的現實不斷的打擊,並對自我產生懷疑。

於是她惶恐不安,開始貶低自己,開始順從這個社會各方面傳遞給她的資訊:你要精明能幹,你要溫婉可人;你要胸大腰細腿長顏好,你要有好的教育背景,有好的家世,要有自己的事業,還必須討男人喜歡,要找個優秀的男人結婚,還要生幾個娃,生完之後還要立刻恢復身材…這樣才有幸福。

沒錯這就是現在這個商業社會傳遞給年輕女孩的資訊。焉知背後有多少整形機構、時尚品牌在做幕後推手,但是造就的現實是在不斷的暗示女人:我必須足夠好,才有可能達到要求幸福的門檻。

也就是這樣,蔣姑娘這樣聞名全國的美女作家,會覺得自己不美,認為自己在婚姻市場處於被挑選的狀態。

這正因為這樣以超模、伊萬卡特朗普這樣的女人來對標的姑娘們,不斷的貶低自己,不斷的追求所謂的精進,執著於和自己的短處死磕,想把自己修成一個完美的人,以期望摸到幸福。同時也造就了一群被慣壞了的中國男人,自以為是的對她們挑挑揀揀。

02

也許是真的因為活得不夠久,見的人不夠多。相比之下活了40年,經歷了更多的熟女徐小姐,成長的更為豁達。

活過了30歲、40歲,才知道原來活得還挺好。變成了小時候自己眼中的老女人,原來也可以活得有滋有味,活得千嬌百媚。

因為嘗過了一些人生的滋味,所以知道無論是完美偶像還是路人,都只不過是人。是人就不會完美,是人就會有煩惱。

人和人之間有千差萬別,不必奢求討好所有人,“只要我愛的人,愛我,就好”。從本質上來講,任何人都有一樣,都是人,都有自己的所求,都有自己的求之不得。

有些事情,只有老過的人才會懂得。

所以熟女徐會說:

“你怎麼就認為老太太一定沒有自己的仰慕者呢?”

“我不拿自己標準去評價別人,別人結婚我會祝福,不是祝福他們結婚,而是祝福他們得到了幸福。”

“這世界沒有誰一定要照顧誰,別人照顧你,你要當作一個禮物去感謝,而不是心安理得的接受。”

因為知道生活的不容易,知道自己是誰,知道別人是誰。所以才能明白,其實,無論結婚還是不結婚,無論生不生孩子,無論自己是苛求自我完美,還是能坦然接受自己本來的模樣, 都只不過是一場自我糾纏和自我和解的過程。

03

年輕的蔣姑娘尚在和不完美的自己死磕,不斷的自我糾纏。也許等她長大一些,就會學著放過自己。知道一切自我壓抑貶低的理由,其實不是外界的價值導向,不是父母的親情綁架,而是自己對自己的囚禁。

很多所謂標準,在你認同它的時候才是枷鎖。當你不在意,它就什麼都不是,或者只是個笑話。

我所欣賞的一些活的精彩的女人,無一不是能跳出自我鉗制的人。而邁出這一步是很痛的,勇氣和智慧缺一不可。

人類做事的最大動機,就是渴望幸福。無論人生觀有何差別,我們都該祝對方幸福,尊重對方的選擇。

無論你是蔣姑娘還是徐熟女,還是誰。無論是已經跳出籠子還是甘心在牢籠裡自我囚禁,只要你開心就好,祝你幸福。

(參與節目的孟廣美姐姐。)

責任編輯:鈺年

還是很有女人味啊,還是我是個才女,這我覺得太奇怪了。

你管我叫什麼無所謂,你愛叫什麼叫什麼,因為我也不能改變你對我的看法,但這些詞它根本不會出現在我生活中的。

梁文道:女人是分裂的,把自己分為觀察者和被觀察者。觀察者用的眼光是男性的,被觀察者則是成為男性眼光對象的女性。

女人活在男人的眼光所構成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之中成長,女人一直很在乎別人怎麼看她,女人用另一隻眼睛觀察自己,儀態、表現是否得體,事實上是把男人的眼光內化到女人自己。

男人不在意自己外表,而女人是男人目光的奴隸。所以大腹便便毫無儀態可言的男人挽著魅力端莊的女性才成為街頭的常態。

蔣姑娘就像是我們很多人的小時候:在生命最勃發的時期不自信,焦慮又對衰老充滿恐懼鄙夷。

就像一個青春期的小姑娘,無法接納發育完好的自己,只想含胸駝背把自己的第二性征隱藏起來,想和別的發育遲緩的姑娘一樣。

她坦承自己著急結婚,在婚戀市場上被挑選。覺得自己不夠性感,不夠美。

就像一個十八歲的少女,享受青春,卻無法直視衰老。30歲的女人在她眼裡實在是太老了,她覺得女人到了三十歲就可以去死了,她無法想像一個活了三十年的老婦女還有何種存在的價值。

就像一個剛離開校園步入成人社會的姑娘,對未來期盼又焦灼。她渴望自己充滿魅力和能力,能搞定一切,能被所有人喜歡。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完美,可是卻總被不完美的現實不斷的打擊,並對自我產生懷疑。

於是她惶恐不安,開始貶低自己,開始順從這個社會各方面傳遞給她的資訊:你要精明能幹,你要溫婉可人;你要胸大腰細腿長顏好,你要有好的教育背景,有好的家世,要有自己的事業,還必須討男人喜歡,要找個優秀的男人結婚,還要生幾個娃,生完之後還要立刻恢復身材…這樣才有幸福。

沒錯這就是現在這個商業社會傳遞給年輕女孩的資訊。焉知背後有多少整形機構、時尚品牌在做幕後推手,但是造就的現實是在不斷的暗示女人:我必須足夠好,才有可能達到要求幸福的門檻。

也就是這樣,蔣姑娘這樣聞名全國的美女作家,會覺得自己不美,認為自己在婚姻市場處於被挑選的狀態。

這正因為這樣以超模、伊萬卡特朗普這樣的女人來對標的姑娘們,不斷的貶低自己,不斷的追求所謂的精進,執著於和自己的短處死磕,想把自己修成一個完美的人,以期望摸到幸福。同時也造就了一群被慣壞了的中國男人,自以為是的對她們挑挑揀揀。

02

也許是真的因為活得不夠久,見的人不夠多。相比之下活了40年,經歷了更多的熟女徐小姐,成長的更為豁達。

活過了30歲、40歲,才知道原來活得還挺好。變成了小時候自己眼中的老女人,原來也可以活得有滋有味,活得千嬌百媚。

因為嘗過了一些人生的滋味,所以知道無論是完美偶像還是路人,都只不過是人。是人就不會完美,是人就會有煩惱。

人和人之間有千差萬別,不必奢求討好所有人,“只要我愛的人,愛我,就好”。從本質上來講,任何人都有一樣,都是人,都有自己的所求,都有自己的求之不得。

有些事情,只有老過的人才會懂得。

所以熟女徐會說:

“你怎麼就認為老太太一定沒有自己的仰慕者呢?”

“我不拿自己標準去評價別人,別人結婚我會祝福,不是祝福他們結婚,而是祝福他們得到了幸福。”

“這世界沒有誰一定要照顧誰,別人照顧你,你要當作一個禮物去感謝,而不是心安理得的接受。”

因為知道生活的不容易,知道自己是誰,知道別人是誰。所以才能明白,其實,無論結婚還是不結婚,無論生不生孩子,無論自己是苛求自我完美,還是能坦然接受自己本來的模樣, 都只不過是一場自我糾纏和自我和解的過程。

03

年輕的蔣姑娘尚在和不完美的自己死磕,不斷的自我糾纏。也許等她長大一些,就會學著放過自己。知道一切自我壓抑貶低的理由,其實不是外界的價值導向,不是父母的親情綁架,而是自己對自己的囚禁。

很多所謂標準,在你認同它的時候才是枷鎖。當你不在意,它就什麼都不是,或者只是個笑話。

我所欣賞的一些活的精彩的女人,無一不是能跳出自我鉗制的人。而邁出這一步是很痛的,勇氣和智慧缺一不可。

人類做事的最大動機,就是渴望幸福。無論人生觀有何差別,我們都該祝對方幸福,尊重對方的選擇。

無論你是蔣姑娘還是徐熟女,還是誰。無論是已經跳出籠子還是甘心在牢籠裡自我囚禁,只要你開心就好,祝你幸福。

(參與節目的孟廣美姐姐。)

責任編輯:鈺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