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最全的姓氏認祖歸宗,多年研究,良心出品,看完你還需看別人的?

我在這裡給你解釋所有的姓氏來源與傳承, 若是遺漏的姓氏, 請評論下方, 我一 一解答。

因為專注, 所以專業, 要取名的小夥伴也在評論下方留言。

大家都知道百家姓, 而中國的人民也被親切的稱為“百姓”, 其實姓遠不止“百家”這麼少, “百家”只是代表多的意思。

中國的姓氏到底有多少呢?其實目前還沒有一個準確的資料, 經過我的研究:如先秦時期的姓氏書籍《世本》收入18姓875氏, 儘管其中有些姓氏沒有留傳下來, 比如獨孤姓, 就是現在的劉姓, 姓劉的朋友可以把獨孤求敗吹一陣子了, 比如愛新覺羅姓, 滿清亡國後都改了金姓, 要是你身邊有滿族而且姓金的朋友, 大概就是滿清的後裔。

兩漢以後, 一些新的姓氏和由少數民族漢化改姓而來的姓氏大量湧現, 唐代中葉人林寶編撰《元和姓纂》, 收入姓氏1233個。

中國姓氏大全中, 中國的四個大姓是張、王、李、趙, 歷史悠久,

分佈十分廣泛, 如李氏是皇帝賜姓最多的。 姓的產生、發展後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 涉及到社會學、歷史學、語言學、文字學、地理學、民俗學、人口學、地名學、星象學(不是指大家研究的星座),心理學等眾多社會科學。

姓氏名錄

趙 錢 孫 李 周 吳 鄭 王 馮 陳 褚 衛 蔣 沈 韓 楊 朱 秦 尤 許 何 呂 施 張 孔 曹 嚴 華 金 魏 陶 姜 戚 謝 鄒 喻 柏 水 竇 章 雲 蘇 潘 葛 奚 范 彭 郎 魯 韋 昌 馬 苗 鳳 花 方 俞 任 袁 柳 酆 鮑 史 唐 費 廉 岑 薛 雷 賀 倪 湯 滕 殷 羅 畢 郝 鄔 安 常 樂 于 時 傅 皮 卞 齊 康 伍 餘 元 卜 顧 孟 平 黃 和 穆 蕭 尹 姚 邵 湛 汪 祁 毛 禹 狄 米 貝 明 臧 計 伏 成 戴 談 宋 茅 龐 熊 紀 舒 屈 項 祝 董 梁 杜 阮 藍 閔 席 季 麻 強 賈 路 婁 危 江 童 顏 郭 梅 盛 林 刁 鐘 徐 邱 駱 高 夏 蔡 田 樊 胡 淩 霍 虞 萬 支 柯 昝 管 盧 莫 經 房 裘 繆 幹 解 應 宗 丁 宣 賁 鄧 郁 單 杭 洪 包 諸 左 石 崔 吉 鈕 龔 程 嵇 邢 滑 裴 陸 榮 翁 荀 羊 於 惠 甄 曲 家 封 芮 羿 儲 靳 汲 邴 糜 松 井 段 富 巫 烏 焦 巴 弓 牧 隗 山 穀 車 侯 宓 蓬 全 郗 班 仰 秋 仲 伊 宮 甯 仇 欒 暴 甘 鈄 曆 戎 祖 武 符 劉 景 詹 束 龍 葉 幸 司 韶 郜 黎 薊 溥 印 宿 白 懷 蒲 邰 從 鄂 索 鹹 籍 賴 卓 藺 屠 蒙 池 喬 陽 鬱 胥 能 蒼 雙 聞 莘 党 翟 譚 貢 勞 逄 姬 申 扶 堵 冉 宰 酈 雍 卻 璩 桑 桂 濮 牛 壽 通 邊 扈 燕 冀 僪 浦 尚 農 溫 別 莊 晏 柴 瞿 閻 充 慕 連 茹 習 宦 艾 魚 容 向 古 易 慎 戈 廖 庾 終 暨 居 衡 步 都 耿 滿 弘 匡 國 文 寇 廣 祿 闕 東 歐 殳 沃 利 蔚 越 夔 隆 師 鞏 厙 聶 晁 勾 敖 融 冷 訾 辛 闞 那 簡 饒 空 曾 毋 沙 乜 養 鞠 須 豐 巢 關 蒯 相 查 後 荊 紅 遊 竺 權 逮 盍 益 桓 公 萬俟 司馬 上官 歐陽 夏侯 諸葛 聞人 東方 赫連 皇甫 尉遲 公羊 澹台 公冶 宗政 濮陽 淳于 單于 太叔 申屠 公孫 仲孫 軒轅 令狐 鐘離 宇文 長孫 慕容 司徒 司空 召 有 舜 葉赫那拉 叢 嶽 寸 貳 皇 僑 彤 竭 端 赫 實 甫 集 象 翠 狂 辟 典 良 函 芒 苦 其 京 中 夕 之 章佳 那拉 冠 賓 香 果 依爾根覺羅 依爾覺羅 薩嘛喇 赫舍裡 額爾德特 薩克達 鈕祜祿 他塔喇 喜塔臘 訥殷富察 葉赫那蘭 庫雅喇 瓜爾佳 舒穆祿 愛新覺羅 索綽絡 納喇 烏雅 范姜 碧魯 張廖 張簡 圖門 太史 公叔 烏孫 完顏 馬佳 佟佳 富察 費莫 蹇 稱 諾 來 多 繁 戊 樸 回 毓 鉏(chi) 稅 葷 靖 緒 愈 碩 牢 買 但 巧 枚 撒 泰 秘 亥 紹 以 壬 森 齋 釋 奕 姒 朋 求 羽 用 占 真 穰 翦 閭 漆 貴 代 貫 旁 崇 棟 告 休 褒 諫 銳 皋 閎 在 歧 禾 示 是 委 釗 頻 嬴 呼 大 威 昂 律 冒 保 系 抄 定 化 萊 校 麼 抗 禰 綦 悟 宏 功 庚 務 敏 捷 拱 兆 醜 丙 暢 苟 隨 類 卯 俟 友 答 乙 允 甲 留 尾 佼 玄 乘 裔 延 植 環 矯 賽 昔 侍 度 竹 百 福 言 第五 佟 愛 年 笪 譙 哈 墨 連 百里 欽 鄢 汝 法 閆 楚 晉 谷梁 宰父 夾谷 拓跋 壤駟 樂正 漆雕 公西 巫馬 端木 顓孫 子車 督 仉 司寇 亓官 三小 鮮于 鐘離 蓋 逯 庫 郟 逢 陰 薄 厲 稽 閭丘

介紹部分姓氏來源,
遺漏的評論補充,
解釋不按次序陳(女朋友姓, 先介紹)

得姓始祖:西周初年,舜帝后代陳胡公。

圖騰釋義:陳是太昊氏炎帝氏及其後裔的天文中心的象形。陳由"東"和"太陽升降的階梯"組成。東為日在木中,此木又叫槫木、扶木、扶桑、若(叒)、建木。日在木下為杳,日在樹頂為杲,日在地平為旦,日在山下為昏,日在午前午後為昃,當槫木轉為建木天干時稱為"重",所以古代"重"、"東"為一義。樹立"扶桑"或"扶木"的地方為陳,古代有陳倉、陳留等。

周(朋友叫周勇,介紹他的)

周姓的起源,出自姬姓。以國為氏。據《元和姓纂》所載,帝嚳生後稷,至太王(古公亶父)邑于周,文王以國為氏。古公亶父率領姬姓部落遷至周,建立周國。周武王克商紂,建立周朝。歷經三十四王,共八百多年。到西元前256年,被齊國所滅。周王族也就淪為平民,遂以周為氏,也是堂堂國姓

得姓始祖:上古舜帝之臣豢龍氏。

圖騰釋義:龍姓是以龍為圖騰。龍為鼉龍。俗名揚子鰐,成年鱷頭上生乳黃色雙角。以龍為物候曆法標誌,在地為青龍或蒼龍又名大龍,在天為青龍星座。蛇為小龍,與大龍是兩種動物。現今藝術作品中的龍不是自然動物的寫照。龍頭上的""為通天尺木。始祖雷澤氏,風姓別支。

得姓始祖:夏朝初期,羅國國君季連。圖騰釋義:羅姓是以社會發明捕鳥時用的網,為圖騰命名族稱的典型。這種發明由他的後代承襲,因此得姓。最初作網羅的是虎伏羲氏的裔子句芒。句芒的圖騰像是白色四方方面鳥身(因為以重儀確定了天地四方方位),網下的鳥代表句芒。所以羅姓圖騰由一張網和鳥組成。但是羅又代表虎圖騰。羅又是虎圖騰支的遠古三苗之一柯挪耶勞分支的族稱。

得姓始祖:商末周初,比干之子林堅。圖騰釋義:林姓是東夷一支稱林方,南遷後稱"郴"。林義與曹近似,"木"是建木,也就是天杆圭表,又名扶桑、扶木。二建木並立為林。"林"下為天齊壇台(漸台)。林姓是風姓別支,又作梵。商末比干之子避難長林山得姓。

得姓始祖:東周初期,周平王之子梁唐。圖騰釋義:梁姓是大山槫木紀曆圖騰由水、刃、木(槫木)組成,以刀(辛)刻木為紀曆方法。此山名"梁山",在泰山,古代封禪之地。又有"梁州",是梁人聚居之地。"梁山"山下有水,山四周環水,山中央主峰為天齊,上立槫木,又名重章東,又名,左手持弓、於,即渾儀和矩尺;右手持刀具契刻日升降度位,故為""。蠃姓別支,始祖周代秦仲,因居梁得姓。

得姓始祖:東周春秋時,呂國國君呂夷汲。

圖騰釋義:呂是炎帝族支發明宮室型會堂的氏族的族稱,呂由兩個"口"組成,代表宮殿基址的平面圖,上面的鳳鳥代表炎帝氏大陽火鳥圖騰。始祖伯夷父裔太岳分支。

得姓始祖:東周春秋時,宋國大司馬孔父嘉。圖騰釋義:孔是玄鳥族裔的族稱。少昊玄枵是孔姓的始祖。孔由左邊人形的子,右邊展翅飛翔的玄鳥組成。子得于"玄鳥殞卵"的傳說。"玄鳥殞卵"是東夷民族的一個傳說。少昊的後裔帝嚳陪同妻子簡狄和建疵到桑社遊玩,飛來的燕子產了一卵,簡狄把卵吞吃後就生了商的始祖祖契。所以"契"以子為姓。孔姓也是子姓的分支。

得姓始祖:商朝末年皋陶後裔李利貞。圖騰釋義:李姓是九黎民族之一的氏族的族稱。皋陶是李姓的始祖。黎就是虎,又可以寫作狸、理,通假諧音作李。李姓圖騰由虎、木、子三部分組成。虎代表皋陶的祖先少昊,木代表皋陶玄鳥族的圖騰,子是鳥卵,象徵後代子孫。李姓圖騰象徵白虎少昊的後代。史載皋陶為大理;又傳皋陶裔理征因諫商紂王被追殺、食李果充饑得救,因得"李"姓。

得姓始祖:帝嚳時吳回之子陸終。

圖騰釋義:陸姓是祝融氏八姓之一,初為陸吾氏(昆俞山開明氏),帝嚳時代為吳回之子陸終氏。圖騰以危屋華蓋重屋(中)和日月升降符號"非"組成(左右)。

得姓始祖:商朝中期,彭國國君彭鏗。

圖騰釋義:彭是炎帝第五世祝融氏八姓之一殳鼓族的族稱,鼓族是發明樂器鼓的氏族。敲鼓發出的聲音為彭,彭由和敲鼓的人擊鼓發出的聲音組成。下面跪著的女人代表女姓的祖先安登,所以彭姓又是安登的後代,在彭姓的族微中就有安登的"登"的"文化基因"。始祖彭祖錢鏗。

得姓始祖:東周春秋時,潘國太子,楚國太師潘崇。

圖騰釋義:潘是燧人氏一支的族稱。潘由"風"和"番"(讀播)組成,燧人氏首創中國第一姓--風,風的上半部"幾"為天穹蓋天,裡面的一橫代表祭天的靈台,下面蟲字代表燧人氏的氏族分支。總分為紅蟲和黑蟲部。主要以龍蛇為主,龍生長水中,所以潘從水,代表水龍,番就是餘、重、甾、甫、,訛作"米",首先由燧人氏發明,最初作,是遂的初文,也是最早的天文儀器,用來辨方正位元。建在水澤、湯穀中的番(讀播)為潘。其邑名鄱,即鄱陽湖,其裔吐番等。

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後。後衍化為三支王姓族派。一是周文王弟15子畢公高的後裔,因本來是王族,所以他們以王為姓。二是東周靈王太子姬晉,因直諫被廢為庶人,世人稱為"王家",以後便以王為姓。三是魏國信陵君無忌,魏被滅後,其子孫被稱為"王家",隨以王為姓。

少昊子揮造弓箭,姓源啟自黃帝賜出自黃帝之後揮。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少昊青陽氏弟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以為姓

源出於姬姓。春秋時,周匡王封小兒子王季于劉邑(河南偃師縣南),號劉康公,後代也稱劉氏。劉姓歷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劉隗家族、南陽劉瑾家族、諸城劉墉家族在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至於開劈大漢帝國的沛縣劉邦家族就更不用說了。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劉氏你帝400多年;三國時劉備建立蜀漢,兩代稱帝43年;南北朝劉裕建立宋,歷時60年;元末劉伯溫輔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統一中國276年。可見劉氏善於建基立業。

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于唐,人稱唐叔虞。唐叔虞的 兒子燮繼位後,因唐地有晉水,就改稱晉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 時被封為楊侯,春秋時晉國滅楊,楊成為晉國羊舌肸的封地。晉武公 (燮的第10世孫)時封次子伯僑于楊,稱楊侯,是為楊姓人的受姓始 祖。伯僑之孫突食采於羊舌,為羊舌大夫,是為羊舌氏。突之孫肸, 字叔向,又稱叔肸,因戴晉有功,被分封于楊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 為氏,稱楊氏。西元前514年,晉滅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華山仙穀 ,遂居華陰,稱為楊氏,史稱楊氏正宗。

據《古今姓氏書辨證》所載,黃氏起源于金天氏之後。台駘是上古時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世代為水官之長,顓頊時受封於汾川,後世尊為汾水之神。春秋時,台駘的後人曾建立沈、姒、蓐、黃諸國,後來都被晉國滅掉了。其中黃國公族子孫以國為姓,成為黃姓。

吳姓,最早起源于炎帝薑姓距今已有5000多年歷史,吳姓的第二個起源源自祝融氏吳回氏族距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吳姓的第三個起源是出自姚姓距今已有3500多年歷史,吳姓的第四個起源是出自黃帝姬姓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太伯,被後世吳姓人稱為開氏始祖。

總所周知,中國的文明起源于黃河流域,也就是現在河南河北地區,史稱中原。

所以請大家不要再黑河南兄弟,千年前大家本一家。

河南省前100大姓氏排名(按姓氏漢族人口數從多到少的順序排)

1.王2.李3.張4.劉5.楊6.趙7.陳8.郭9.孫10.馬11.周12.朱13.吳14.高15.徐16.胡17.宋18.黃19.韓20.鄭21.馮22.曹23.董24.崔25.杜26.程27.賈28.任29.田30.魏31.閆32.許33.梁34.何35.呂36.袁37.丁38.範39.牛40.孟41.謝42.傅43.秦44.常45.於46.侯47.蘇48.姚49.史50.段51.餘52.薛53.石54.彭55.白56.盧57.羅58.潘59.喬60.肖61.申62.郝63.翟64.武65.蔡66.蔣67.邢68.薑69.夏70.孔71.焦72.嶽73.唐74.鄧75.尚76.賀77.樊78.雷79.汪80.邵81.尹82.耿83.靳84.毛85.齊86.林87.方88.金89.康90.戴91.葛92.沈93.安94.葉95.魯96.苗97.萬98.路99.裴100.司。

部分姓氏的來源地區


姓氏大省

我在這裡給你解釋所有的姓氏來源與傳承,若是遺漏的姓氏,請評論下方,我一 一解答。

因為專注,所以專業,要取名的小夥伴也在評論下方留言。

更多優質內容請關注我:Beloved過兒

先介紹)

得姓始祖:西周初年,舜帝后代陳胡公。

圖騰釋義:陳是太昊氏炎帝氏及其後裔的天文中心的象形。陳由"東"和"太陽升降的階梯"組成。東為日在木中,此木又叫槫木、扶木、扶桑、若(叒)、建木。日在木下為杳,日在樹頂為杲,日在地平為旦,日在山下為昏,日在午前午後為昃,當槫木轉為建木天干時稱為"重",所以古代"重"、"東"為一義。樹立"扶桑"或"扶木"的地方為陳,古代有陳倉、陳留等。

周(朋友叫周勇,介紹他的)

周姓的起源,出自姬姓。以國為氏。據《元和姓纂》所載,帝嚳生後稷,至太王(古公亶父)邑于周,文王以國為氏。古公亶父率領姬姓部落遷至周,建立周國。周武王克商紂,建立周朝。歷經三十四王,共八百多年。到西元前256年,被齊國所滅。周王族也就淪為平民,遂以周為氏,也是堂堂國姓

得姓始祖:上古舜帝之臣豢龍氏。

圖騰釋義:龍姓是以龍為圖騰。龍為鼉龍。俗名揚子鰐,成年鱷頭上生乳黃色雙角。以龍為物候曆法標誌,在地為青龍或蒼龍又名大龍,在天為青龍星座。蛇為小龍,與大龍是兩種動物。現今藝術作品中的龍不是自然動物的寫照。龍頭上的""為通天尺木。始祖雷澤氏,風姓別支。

得姓始祖:夏朝初期,羅國國君季連。圖騰釋義:羅姓是以社會發明捕鳥時用的網,為圖騰命名族稱的典型。這種發明由他的後代承襲,因此得姓。最初作網羅的是虎伏羲氏的裔子句芒。句芒的圖騰像是白色四方方面鳥身(因為以重儀確定了天地四方方位),網下的鳥代表句芒。所以羅姓圖騰由一張網和鳥組成。但是羅又代表虎圖騰。羅又是虎圖騰支的遠古三苗之一柯挪耶勞分支的族稱。

得姓始祖:商末周初,比干之子林堅。圖騰釋義:林姓是東夷一支稱林方,南遷後稱"郴"。林義與曹近似,"木"是建木,也就是天杆圭表,又名扶桑、扶木。二建木並立為林。"林"下為天齊壇台(漸台)。林姓是風姓別支,又作梵。商末比干之子避難長林山得姓。

得姓始祖:東周初期,周平王之子梁唐。圖騰釋義:梁姓是大山槫木紀曆圖騰由水、刃、木(槫木)組成,以刀(辛)刻木為紀曆方法。此山名"梁山",在泰山,古代封禪之地。又有"梁州",是梁人聚居之地。"梁山"山下有水,山四周環水,山中央主峰為天齊,上立槫木,又名重章東,又名,左手持弓、於,即渾儀和矩尺;右手持刀具契刻日升降度位,故為""。蠃姓別支,始祖周代秦仲,因居梁得姓。

得姓始祖:東周春秋時,呂國國君呂夷汲。

圖騰釋義:呂是炎帝族支發明宮室型會堂的氏族的族稱,呂由兩個"口"組成,代表宮殿基址的平面圖,上面的鳳鳥代表炎帝氏大陽火鳥圖騰。始祖伯夷父裔太岳分支。

得姓始祖:東周春秋時,宋國大司馬孔父嘉。圖騰釋義:孔是玄鳥族裔的族稱。少昊玄枵是孔姓的始祖。孔由左邊人形的子,右邊展翅飛翔的玄鳥組成。子得于"玄鳥殞卵"的傳說。"玄鳥殞卵"是東夷民族的一個傳說。少昊的後裔帝嚳陪同妻子簡狄和建疵到桑社遊玩,飛來的燕子產了一卵,簡狄把卵吞吃後就生了商的始祖祖契。所以"契"以子為姓。孔姓也是子姓的分支。

得姓始祖:商朝末年皋陶後裔李利貞。圖騰釋義:李姓是九黎民族之一的氏族的族稱。皋陶是李姓的始祖。黎就是虎,又可以寫作狸、理,通假諧音作李。李姓圖騰由虎、木、子三部分組成。虎代表皋陶的祖先少昊,木代表皋陶玄鳥族的圖騰,子是鳥卵,象徵後代子孫。李姓圖騰象徵白虎少昊的後代。史載皋陶為大理;又傳皋陶裔理征因諫商紂王被追殺、食李果充饑得救,因得"李"姓。

得姓始祖:帝嚳時吳回之子陸終。

圖騰釋義:陸姓是祝融氏八姓之一,初為陸吾氏(昆俞山開明氏),帝嚳時代為吳回之子陸終氏。圖騰以危屋華蓋重屋(中)和日月升降符號"非"組成(左右)。

得姓始祖:商朝中期,彭國國君彭鏗。

圖騰釋義:彭是炎帝第五世祝融氏八姓之一殳鼓族的族稱,鼓族是發明樂器鼓的氏族。敲鼓發出的聲音為彭,彭由和敲鼓的人擊鼓發出的聲音組成。下面跪著的女人代表女姓的祖先安登,所以彭姓又是安登的後代,在彭姓的族微中就有安登的"登"的"文化基因"。始祖彭祖錢鏗。

得姓始祖:東周春秋時,潘國太子,楚國太師潘崇。

圖騰釋義:潘是燧人氏一支的族稱。潘由"風"和"番"(讀播)組成,燧人氏首創中國第一姓--風,風的上半部"幾"為天穹蓋天,裡面的一橫代表祭天的靈台,下面蟲字代表燧人氏的氏族分支。總分為紅蟲和黑蟲部。主要以龍蛇為主,龍生長水中,所以潘從水,代表水龍,番就是餘、重、甾、甫、,訛作"米",首先由燧人氏發明,最初作,是遂的初文,也是最早的天文儀器,用來辨方正位元。建在水澤、湯穀中的番(讀播)為潘。其邑名鄱,即鄱陽湖,其裔吐番等。

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後。後衍化為三支王姓族派。一是周文王弟15子畢公高的後裔,因本來是王族,所以他們以王為姓。二是東周靈王太子姬晉,因直諫被廢為庶人,世人稱為"王家",以後便以王為姓。三是魏國信陵君無忌,魏被滅後,其子孫被稱為"王家",隨以王為姓。

少昊子揮造弓箭,姓源啟自黃帝賜出自黃帝之後揮。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少昊青陽氏弟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以為姓

源出於姬姓。春秋時,周匡王封小兒子王季于劉邑(河南偃師縣南),號劉康公,後代也稱劉氏。劉姓歷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劉隗家族、南陽劉瑾家族、諸城劉墉家族在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至於開劈大漢帝國的沛縣劉邦家族就更不用說了。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劉氏你帝400多年;三國時劉備建立蜀漢,兩代稱帝43年;南北朝劉裕建立宋,歷時60年;元末劉伯溫輔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統一中國276年。可見劉氏善於建基立業。

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于唐,人稱唐叔虞。唐叔虞的 兒子燮繼位後,因唐地有晉水,就改稱晉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 時被封為楊侯,春秋時晉國滅楊,楊成為晉國羊舌肸的封地。晉武公 (燮的第10世孫)時封次子伯僑于楊,稱楊侯,是為楊姓人的受姓始 祖。伯僑之孫突食采於羊舌,為羊舌大夫,是為羊舌氏。突之孫肸, 字叔向,又稱叔肸,因戴晉有功,被分封于楊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 為氏,稱楊氏。西元前514年,晉滅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華山仙穀 ,遂居華陰,稱為楊氏,史稱楊氏正宗。

據《古今姓氏書辨證》所載,黃氏起源于金天氏之後。台駘是上古時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世代為水官之長,顓頊時受封於汾川,後世尊為汾水之神。春秋時,台駘的後人曾建立沈、姒、蓐、黃諸國,後來都被晉國滅掉了。其中黃國公族子孫以國為姓,成為黃姓。

吳姓,最早起源于炎帝薑姓距今已有5000多年歷史,吳姓的第二個起源源自祝融氏吳回氏族距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吳姓的第三個起源是出自姚姓距今已有3500多年歷史,吳姓的第四個起源是出自黃帝姬姓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太伯,被後世吳姓人稱為開氏始祖。

總所周知,中國的文明起源于黃河流域,也就是現在河南河北地區,史稱中原。

所以請大家不要再黑河南兄弟,千年前大家本一家。

河南省前100大姓氏排名(按姓氏漢族人口數從多到少的順序排)

1.王2.李3.張4.劉5.楊6.趙7.陳8.郭9.孫10.馬11.周12.朱13.吳14.高15.徐16.胡17.宋18.黃19.韓20.鄭21.馮22.曹23.董24.崔25.杜26.程27.賈28.任29.田30.魏31.閆32.許33.梁34.何35.呂36.袁37.丁38.範39.牛40.孟41.謝42.傅43.秦44.常45.於46.侯47.蘇48.姚49.史50.段51.餘52.薛53.石54.彭55.白56.盧57.羅58.潘59.喬60.肖61.申62.郝63.翟64.武65.蔡66.蔣67.邢68.薑69.夏70.孔71.焦72.嶽73.唐74.鄧75.尚76.賀77.樊78.雷79.汪80.邵81.尹82.耿83.靳84.毛85.齊86.林87.方88.金89.康90.戴91.葛92.沈93.安94.葉95.魯96.苗97.萬98.路99.裴100.司。

部分姓氏的來源地區


姓氏大省

我在這裡給你解釋所有的姓氏來源與傳承,若是遺漏的姓氏,請評論下方,我一 一解答。

因為專注,所以專業,要取名的小夥伴也在評論下方留言。

更多優質內容請關注我:Beloved過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