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奧巴馬最痛恨的老闆:坐擁2980億美元 99年未上市!

文/楊大俠

3月7日, 新一輪的胡潤百富公佈。 美國科氏工業集團(以下簡稱“科氏工業”)兩兄弟查理斯·科赫與大衛·科赫, 以2980的財富總值,

再度登臨榜單第八的位置。 這是自2013年來, 他們連續四年問鼎榜單前十。

類似于羅斯柴爾德, 科氏工業也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 查理斯和大衛均屬科氏二代。 到現在, 這個家族企業滲透到了原油開採、煉化、貿易、管道運輸、道路瀝青等諸多工業領域;獲得的殊榮亦是數不勝數:世界最重要的石油貿易商、北美最大液化石油氣加工集團、美國第六大電力供應商、世界最大的道路瀝青生產供應商……

除此之外, 科氏工業還有三個最為引以為傲的標籤:一是它如同老乾媽、華為, 是一家沒有上市的私有化企業;二是它的歷史已長達99年。 馬雲希望阿裡能成為102年的企業。 顯然, 這個目標對科氏工業而言, 只是馬拉松之前的熱身運動;三是科赫兄弟曾幾度惹毛奧巴馬,

但奧巴馬對他們卻束手無策。

40年, 2200倍的投資回報

1967年, 弗雷德·科赫去世。 為紀念父親, 在1968年, 新上任的查理斯將公司更名為科氏工業。

查理斯(左)和大衛(右)

弗雷德的父親也是一名生意人。 在他的影響下, 1918年, 18歲的弗雷德在念大學的同時,

與同學創辦了原油裂解公司, 其後又與朋友組建了木河煉油公司(科氏前身)。 但時運不濟, 在此期間, 弗雷德遭遇二戰, 股東發生內訌, 而收購的煉油廠不到3年就轟然倒閉。 最後, 只剩弗雷德一人咬牙艱難前行, 最終以連續收購的方式建立起以石油和化工為核心的工業帝國。

科氏工業

接過弗雷德授予的重任後, 查理斯經常想起父親的一句話:“我希望你的第一筆生意賠錢, 否則你會高估自己。 ”這是弗雷德坎坷半身獲取的經驗:任何困難面前, 都不會有神的相助;一切的外來投資, 都有可能在下一刻紛紛撤走。 他是在告誡查理斯, 隨時準備好充足的資金, 才能應對一切的意外。 因為他自己的創業過程中, 都是自己掏腰包, 從未要過資本市場一分錢。

因此, 從執掌科氏工業以來, 查理斯一路步步為營, 只有在制定好最完美的退路之後, 他才會與對方建立合作關係, 而這些生意不會讓任何同行染指, 皆由自己獨立完成。

為了讓核心業務具有更嚴密的商業邏輯性,

也讓風險更加可控, 他又開展了石油運輸、加工、貿易、化工、金融等業務, 從生產到銷售再到最終核算, 形成工業生態核心業務的保護傘。

與此同時, 他沿用了父親的套路, 進行了一系列收購:芮斯煤炭、埃爾夫瀝青、美國天然氣管道、工業城水療中心等等。 這些業務周邊如同推動跑車沖向終點的液態氮氧燃料, 讓科氏工業在2008年實現980億銷售額, 並登上當年的“財富500強”第50位。

有人在當時算了筆賬:如果在1968年, 在科氏投進1美元, 40年後, 就能收穫2200美元。

不過很顯然, 查理斯不會讓外人有機會分食這份回報。 他和大衛分別持有科氏工業42%的股份, 剩餘的18%要分給合夥人與家族其它成員。

他始終將父親的告誡奉若神明。

福布斯封面上的查理斯

“除非我死了,科氏才能上市”

2005年,科氏工業收購了佐治亞-太平洋公司。

夜晚的佐治亞-太平洋

佐治亞-太平洋的核心業務是紙漿、紙製品等。二戰期間,科氏工業可謂苟延殘喘、舉步維艱,但佐治亞-太平洋卻風光無限:它成為當時美國軍隊最大的木材供應商。戰後的繁榮,加速了經濟的發展,強盛的經濟,卻成為了紙業的掣肘。薄利多銷的時代已經過去,佐治亞-太平洋的鼎盛也一去不復返。

此次收購,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宗私企收購上市公司的事件,它轟動了商界,也讓科氏打敗了美國嘉吉——後者曾連續29年位居全球最大私有化企業。

而這也引來了一個問題:作為私企龍頭的科氏工業,到底該不該上市?

這是一種商業大流。每個行業冠軍的結局,好像都應該走上上市之路,蘋果、穀歌、臉書,概莫能外。

弗雷德應該也應該料到科氏會走到這一天,因此他留下的遺訓是“只要不將公司賣掉,你怎麼辦都行”。言外之意,就是上市也不無不可。然而,查理斯卻根本沒有考慮過這種可能性:“除非我死了,科氏才能上市!”

這種定論,並非是查理斯的一時意氣,而是他謀定而後動的判斷。企業上市後,要定期公開運營資料,股價會受到股票市場整體氛圍的影響而起伏不定。特別是一家專注于長遠發展的企業,在這個過程中因為開發新產品而可能面臨結構重組、增加投入,營收就將面臨萎縮;如果遇到經濟衰退、行業蕭條,投資回報減少的同時,資本市場就會要求企業採取各種短期行為來降低虧損,這就打亂了長期發展的計畫,現金流的把控也將面臨失控。

而作為工業巨頭的科氏,很明顯是依賴制定、執行長遠規劃而發展前行,這個過程中,任何環節的資金出現問題,都有可能讓科氏元氣大傷。近幾年工業環境蕭條引發的工業企業集體走衰,就是最好的應證。

此外,上市以後,資金、話語權很多時候都由不得你,而是由一群人分配、制定。這群人中,難免有的暗懷鬼胎。如果有人將上市當成盈利的目的,而非發展公司的手段,那麼鐘聲敲響那刻,或許就只能成為公司最後的輝煌。

奧巴馬最痛恨的商業大佬

政商不離家,這放在科赫兄弟頭上也不例外。從查理斯做事的風格亦可判斷,他除了擁有縝密的思維,還有極大的野心;大衛跟他如出一轍:大衛還有個叫比爾的雙胞胎弟弟,但大衛從小就跟查理斯合得來,而不喜歡比爾。

野心的背後,通常會暴露出一個人的問題;對於科赫兄弟而言,他們的問題就是激進——即國外所謂的“右派”(這和中國恰好相反)。美國右派還有個稱呼,叫做“茶黨”——發軔於1773年的波士頓傾茶事件。

早在1979年,科赫兄弟就有了從政的想法。當年,大衛在查理斯的勸說下,參與了公職競選。在當時,他就表達了“茶黨”的右派願望:廢除稅收、聯邦調查局,終結社會保障、槍支管制等制度。他覺得,政府只需做一件事:保護個人權利。

抵制稅收的茶黨上街遊行

那次競選,兄弟兩人花了200萬美元,僅獲得1%的選票。可見,美國民眾對“茶黨”右傾主義的深惡痛絕。終於,在多年後,他們的行為激怒了奧巴馬。

2008年,奧巴馬提出必須採取措施阻止全球變暖。第二天的報紙上,出現諷刺的報導:如果全球變暖,政府就會對經濟控制更多。言下之意,當前的政府已經對企業和人民的收入干預、攫取太多,民眾已經忍無可忍。

調查後得知,這所謂的報導,都是科赫兄弟在背後興風作浪。從1979年選舉失敗以後,科赫兄弟一直沒有停止與政府的鬥爭。他們花錢買通了美國智庫——卡托研究所,該所的觀點常被美國主流媒體引用。同時,科赫兄弟還向近40個政治和政策組織提供經濟資助,與他們聯合起來對抗奧巴馬政府,甚至在2012年準備將獲得連任的奧巴馬趕下臺,而奧巴馬卻無可奈何,因為在美國,政治就是利益集團之間的金錢遊戲。

2016年,美國大選前夕,兩兄弟又花費8.89億的“戰爭基金”對抗奧巴馬。如今,奧巴馬如他們所願下臺了,只不過,不知道連WTO都要拋棄的特朗普,是否合了科赫兄弟的心意?

科氏工業的發展邏輯

與政府的抗爭,粗略看來仿似一出嘩眾取寵的鬧劇,它跟花錢炒作的性質如出一轍。但從某種層面上,它也反映了科氏領導人的某些特質:為目的而執著,為理想而抗爭。在政治上,這或許是跳樑小丑的把戲;但在商業上,它是一種精神,同時代表了為爭取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做的努力,尤其當更多外界人反對這種努力的時候,這種精神更顯可貴。

查理斯作品:做大私企

縱觀科氏工業,除了堅持,我們還能梳理出更多的商業邏輯,而科氏高管早已總結如下:

首先,是企業必須身陷困難,才能成長。如果一家企業始終順風順水,它上生的空間不會太大,遇到問題也無法有效解決。只有咬牙走過了風雨,才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晴天。

其次,交易必須有長遠的表現。上市公司成倍增長的營收資料不代表好的表現,因為資料背後的波動無法估測,它只能蒙惑投資者的雙眼。有錢要揣在兜裡,事情要靜下心來做,而不是口沫橫飛地說。

再次,企業必須要有賺錢的技能。技術和產品,始終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花錢打廣告找投資,不如花錢開發技術做產品;要是沒有技術,那就花錢去收購企業、去學習技術。

當然,如果企業在能成為行業老大的同時,還能惹怒(前)國家老大,那麼,它離查理斯的理想——建立一家偉大的公司——也就不遠了。

福布斯封面上的查理斯

“除非我死了,科氏才能上市”

2005年,科氏工業收購了佐治亞-太平洋公司。

夜晚的佐治亞-太平洋

佐治亞-太平洋的核心業務是紙漿、紙製品等。二戰期間,科氏工業可謂苟延殘喘、舉步維艱,但佐治亞-太平洋卻風光無限:它成為當時美國軍隊最大的木材供應商。戰後的繁榮,加速了經濟的發展,強盛的經濟,卻成為了紙業的掣肘。薄利多銷的時代已經過去,佐治亞-太平洋的鼎盛也一去不復返。

此次收購,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宗私企收購上市公司的事件,它轟動了商界,也讓科氏打敗了美國嘉吉——後者曾連續29年位居全球最大私有化企業。

而這也引來了一個問題:作為私企龍頭的科氏工業,到底該不該上市?

這是一種商業大流。每個行業冠軍的結局,好像都應該走上上市之路,蘋果、穀歌、臉書,概莫能外。

弗雷德應該也應該料到科氏會走到這一天,因此他留下的遺訓是“只要不將公司賣掉,你怎麼辦都行”。言外之意,就是上市也不無不可。然而,查理斯卻根本沒有考慮過這種可能性:“除非我死了,科氏才能上市!”

這種定論,並非是查理斯的一時意氣,而是他謀定而後動的判斷。企業上市後,要定期公開運營資料,股價會受到股票市場整體氛圍的影響而起伏不定。特別是一家專注于長遠發展的企業,在這個過程中因為開發新產品而可能面臨結構重組、增加投入,營收就將面臨萎縮;如果遇到經濟衰退、行業蕭條,投資回報減少的同時,資本市場就會要求企業採取各種短期行為來降低虧損,這就打亂了長期發展的計畫,現金流的把控也將面臨失控。

而作為工業巨頭的科氏,很明顯是依賴制定、執行長遠規劃而發展前行,這個過程中,任何環節的資金出現問題,都有可能讓科氏元氣大傷。近幾年工業環境蕭條引發的工業企業集體走衰,就是最好的應證。

此外,上市以後,資金、話語權很多時候都由不得你,而是由一群人分配、制定。這群人中,難免有的暗懷鬼胎。如果有人將上市當成盈利的目的,而非發展公司的手段,那麼鐘聲敲響那刻,或許就只能成為公司最後的輝煌。

奧巴馬最痛恨的商業大佬

政商不離家,這放在科赫兄弟頭上也不例外。從查理斯做事的風格亦可判斷,他除了擁有縝密的思維,還有極大的野心;大衛跟他如出一轍:大衛還有個叫比爾的雙胞胎弟弟,但大衛從小就跟查理斯合得來,而不喜歡比爾。

野心的背後,通常會暴露出一個人的問題;對於科赫兄弟而言,他們的問題就是激進——即國外所謂的“右派”(這和中國恰好相反)。美國右派還有個稱呼,叫做“茶黨”——發軔於1773年的波士頓傾茶事件。

早在1979年,科赫兄弟就有了從政的想法。當年,大衛在查理斯的勸說下,參與了公職競選。在當時,他就表達了“茶黨”的右派願望:廢除稅收、聯邦調查局,終結社會保障、槍支管制等制度。他覺得,政府只需做一件事:保護個人權利。

抵制稅收的茶黨上街遊行

那次競選,兄弟兩人花了200萬美元,僅獲得1%的選票。可見,美國民眾對“茶黨”右傾主義的深惡痛絕。終於,在多年後,他們的行為激怒了奧巴馬。

2008年,奧巴馬提出必須採取措施阻止全球變暖。第二天的報紙上,出現諷刺的報導:如果全球變暖,政府就會對經濟控制更多。言下之意,當前的政府已經對企業和人民的收入干預、攫取太多,民眾已經忍無可忍。

調查後得知,這所謂的報導,都是科赫兄弟在背後興風作浪。從1979年選舉失敗以後,科赫兄弟一直沒有停止與政府的鬥爭。他們花錢買通了美國智庫——卡托研究所,該所的觀點常被美國主流媒體引用。同時,科赫兄弟還向近40個政治和政策組織提供經濟資助,與他們聯合起來對抗奧巴馬政府,甚至在2012年準備將獲得連任的奧巴馬趕下臺,而奧巴馬卻無可奈何,因為在美國,政治就是利益集團之間的金錢遊戲。

2016年,美國大選前夕,兩兄弟又花費8.89億的“戰爭基金”對抗奧巴馬。如今,奧巴馬如他們所願下臺了,只不過,不知道連WTO都要拋棄的特朗普,是否合了科赫兄弟的心意?

科氏工業的發展邏輯

與政府的抗爭,粗略看來仿似一出嘩眾取寵的鬧劇,它跟花錢炒作的性質如出一轍。但從某種層面上,它也反映了科氏領導人的某些特質:為目的而執著,為理想而抗爭。在政治上,這或許是跳樑小丑的把戲;但在商業上,它是一種精神,同時代表了為爭取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做的努力,尤其當更多外界人反對這種努力的時候,這種精神更顯可貴。

查理斯作品:做大私企

縱觀科氏工業,除了堅持,我們還能梳理出更多的商業邏輯,而科氏高管早已總結如下:

首先,是企業必須身陷困難,才能成長。如果一家企業始終順風順水,它上生的空間不會太大,遇到問題也無法有效解決。只有咬牙走過了風雨,才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晴天。

其次,交易必須有長遠的表現。上市公司成倍增長的營收資料不代表好的表現,因為資料背後的波動無法估測,它只能蒙惑投資者的雙眼。有錢要揣在兜裡,事情要靜下心來做,而不是口沫橫飛地說。

再次,企業必須要有賺錢的技能。技術和產品,始終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花錢打廣告找投資,不如花錢開發技術做產品;要是沒有技術,那就花錢去收購企業、去學習技術。

當然,如果企業在能成為行業老大的同時,還能惹怒(前)國家老大,那麼,它離查理斯的理想——建立一家偉大的公司——也就不遠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