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梁山好漢阮小七的故事,經典連環畫《打漁殺家》(1953年版)

老姜村長在百忙中收集了網路上的資源, 編輯村民喜愛的連環畫, 供廣大村民業餘時間欣賞。 本期為1953年版的經典連環畫《打漁殺家》。 朝花美術出版社出版。

本書初版名為《蕭恩打漁》, 50開, 於1951年7月出版。 1953年6月第二版時更名為“打漁殺家”。 現經重新整理納入連環畫出版社“名家名作鑒賞”系列重新出版, 以滿足廣大讀者和連環畫愛好者的需求。 此版本的開本是24開, 是傳統圖畫書的2倍(通常為48開), 書中的圖畫幅面開闊了許多, 文字的字型大小也更大, 約相當於四號字體。 閱讀的舒適感很好, 更適合少年兒童閱讀。

【內容簡介】

梁山英雄阮小七不受朝廷招安, 隱姓埋名(改名蕭恩), 同女兒桂英流落到太湖邊上打魚為生。 丁家莊莊主丁子燮見桂英貌美, 便想娶她做小老婆, 但遭到蕭恩父女的拒絕。 丁子燮和管家經過一番密謀, 誣以罪名, 將蕭恩告上公堂。 蕭恩在公堂挨了四十大板不說, 縣官還要讓他帶著銀兩去向丁子燮磕頭賠罪。 蕭恩不忍這種迫害, 當夜同女兒將丁子燮和其管家殺死, 離開了這個罪惡的地方。

【畫家簡介】

徐燕蓀(1898-1961),又名徐操、徐燕蓀,別號霜紅樓主。1898年8月生於北京,祖籍河北深縣。早年參加中國畫研究會,專攻工筆人物畫,兼作寫意人物畫,多次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舉辦個人畫展。曾在北京京華美術專科學校任教,被譽為中國人物畫“北方畫派”的著名畫家。1951年調入人民美術出版社創作室,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連環畫、年畫的專業畫家。1961年11月3日在北京去世。

【徐燕蓀與連環畫藝術】

當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黨中央為了儘快佔領青少年的文化陣地,把建立和發展連環畫的編繪出版工作作為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一批擅長中國人物畫的畫家積極回應党的號召,熱情百倍地投身到連環畫藝術事業中來,以優秀的作品和嚴謹從藝的態度,為新連環畫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徐燕蓀先生就是這支隊伍的帶頭人之一。

徐燕蓀,又名徐操、徐燕孫,別號霜紅樓主,1898年8月生,1961年11月3日逝世,河北深縣人,早年參加中國畫研究會,專攻工筆人物畫,兼作寫意人物畫,多次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舉行個人畫展。曾在北京京華美專任教,並在畫學研究會和個人畫室授徒教學。培育了一批被譽為中國畫人物畫“北方畫派”的著名畫家,如新中國成立以來連環畫壇名流王叔暉、任率英、蔔孝懷都是徐燕蓀的高徒。人民美術出版社于1951年成立不久,徐燕蓀和任率英、王叔暉、卜孝懷都參加了人美社創作室,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連環畫、年畫的專業畫家。徐燕蓀一方面為新建的連環畫創作隊伍進行業務輔導工作,一方面勤奮不息地從事創作實踐,不斷為連環畫陣地提供藝術精品。在1951年創刊的《連環畫報》上,當年他就接連發表了富有現實意義的古代題材連環畫《愚公移山》、《宋景詩》、《古城會》、《失街亭》等,還有一些是直接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如《程雙玉翻身記》等。從1951年到1956年期間,他先後創作出版的連環畫據不完全統計有《三打祝家莊》、《蕭思打漁》(再版改名為《打漁殺家》)、《魯達拳打鎮關西》、《婚姻自由的故事》、《傳家寶》(凡之改編)、《火燒赤壁》(洛幹改編)、《王佐斷臂》(張再學改編)等,大都是在連環畫界具有重大影響的作品。《三打祝家莊》在後來的長篇連環畫《水滸》畫庫中,又重新繪畫(1958年出版),成為這套久印不衰的畫庫中的重點作品。

綜觀徐燕蓀的連環畫,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他那以豐厚淵博的藝術功力和嫺熟精湛的工筆藝術技巧,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特色,從而推動了剛剛起步的新連環畫藝術,使之跨上一個新的高度。他塑造了眾多的古代英雄人物形象,這些形象以生動的典型性而給人以真實有力的感染力。他的作品常常是篇幅浩繁.但總是保持嚴謹而又富於變化的藝術創造性;用線遒勁有力而又流暢瀟灑,給人以不盡的美的享受。

本文僅供村民欣賞,所有圖片均取自28LU網站。

【畫家簡介】

徐燕蓀(1898-1961),又名徐操、徐燕蓀,別號霜紅樓主。1898年8月生於北京,祖籍河北深縣。早年參加中國畫研究會,專攻工筆人物畫,兼作寫意人物畫,多次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舉辦個人畫展。曾在北京京華美術專科學校任教,被譽為中國人物畫“北方畫派”的著名畫家。1951年調入人民美術出版社創作室,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連環畫、年畫的專業畫家。1961年11月3日在北京去世。

【徐燕蓀與連環畫藝術】

當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黨中央為了儘快佔領青少年的文化陣地,把建立和發展連環畫的編繪出版工作作為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一批擅長中國人物畫的畫家積極回應党的號召,熱情百倍地投身到連環畫藝術事業中來,以優秀的作品和嚴謹從藝的態度,為新連環畫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徐燕蓀先生就是這支隊伍的帶頭人之一。

徐燕蓀,又名徐操、徐燕孫,別號霜紅樓主,1898年8月生,1961年11月3日逝世,河北深縣人,早年參加中國畫研究會,專攻工筆人物畫,兼作寫意人物畫,多次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舉行個人畫展。曾在北京京華美專任教,並在畫學研究會和個人畫室授徒教學。培育了一批被譽為中國畫人物畫“北方畫派”的著名畫家,如新中國成立以來連環畫壇名流王叔暉、任率英、蔔孝懷都是徐燕蓀的高徒。人民美術出版社于1951年成立不久,徐燕蓀和任率英、王叔暉、卜孝懷都參加了人美社創作室,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連環畫、年畫的專業畫家。徐燕蓀一方面為新建的連環畫創作隊伍進行業務輔導工作,一方面勤奮不息地從事創作實踐,不斷為連環畫陣地提供藝術精品。在1951年創刊的《連環畫報》上,當年他就接連發表了富有現實意義的古代題材連環畫《愚公移山》、《宋景詩》、《古城會》、《失街亭》等,還有一些是直接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如《程雙玉翻身記》等。從1951年到1956年期間,他先後創作出版的連環畫據不完全統計有《三打祝家莊》、《蕭思打漁》(再版改名為《打漁殺家》)、《魯達拳打鎮關西》、《婚姻自由的故事》、《傳家寶》(凡之改編)、《火燒赤壁》(洛幹改編)、《王佐斷臂》(張再學改編)等,大都是在連環畫界具有重大影響的作品。《三打祝家莊》在後來的長篇連環畫《水滸》畫庫中,又重新繪畫(1958年出版),成為這套久印不衰的畫庫中的重點作品。

綜觀徐燕蓀的連環畫,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他那以豐厚淵博的藝術功力和嫺熟精湛的工筆藝術技巧,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特色,從而推動了剛剛起步的新連環畫藝術,使之跨上一個新的高度。他塑造了眾多的古代英雄人物形象,這些形象以生動的典型性而給人以真實有力的感染力。他的作品常常是篇幅浩繁.但總是保持嚴謹而又富於變化的藝術創造性;用線遒勁有力而又流暢瀟灑,給人以不盡的美的享受。

本文僅供村民欣賞,所有圖片均取自28LU網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