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古語“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四海”是指什麼?

“四海之內皆兄弟”,語出《論語·顏淵》,司馬牛見別人都有兄弟而自己沒有,很憂愁,說:“人皆有兄弟,我獨亡。 ”子夏對他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全天下人都是你的兄弟,你又何必擔心沒兄弟呢?這裡對“四海”的解釋是“天下”、“全國”。

辭典中對於:“四海之內”的“四海”解釋為:現今的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這種解釋有些牽強。 ,此四海都分佈在中國的東南方向,而西北方向並無海,這只是一種半包圍的狀態,又如何體現出“內”字的涵意呢?

其實四海的“海”指的不是真的大海,而是古代疆域的範圍。 中國古人將天下稱為四海, 所謂的天下, 最早說的天下, 是指能與上天取得溝通感應的下界之地, 具體劃界, 便是四海, 所以古人才有"縱橫天下, 四海為家" 之說。

那麼, 四海, 指的又是什麼?很多人近代人都認為是指四片大海, 不是的, 是指四個族群生活的地方。

唐代時有句話叫"以天下之廣,

四海之眾", 所以, 天下重點指的是區域, 而這個區域, 是指當時四海的民眾所生活的地方, 這四海的民眾, 指的便是與中原地帶相關聯的四個族群, 我們以終南山主山峰為基本座標, 以山下的平原為核心區域, 圍繞其四周的, 北邊, 叫北狄, 東邊, 叫東夷, 南邊叫南蠻, 西邊叫西戎(西羌), 而這些區域, 基本包括的區域, 北到山西內蒙, 東到山東江蘇, 南到廣東廣西, 西到青海西藏。 而這個區域之外的地方, 則是外國, 也就是我們所說海外一詞的真正源起。 又因海內眾人皆源於昆侖山, 故有了"四海之內皆兄弟"的說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