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賈寶玉祭完晴雯林黛玉何以忽然來到現場?

評論《紅樓夢》的起碼前提是看過《紅樓夢》, 然而有論者在其評論中竟連賈政的祖父和父親是誰都沒有弄清, 聲稱賈代善是賈政的祖父, 此足以說明該論者根本就沒有看過《紅樓夢》。

還有一位大學教授, 自雲“我看不出《紅樓夢》的反滿, 也看不出其中的淫蕩, 更看不出作者對所謂封建社會的批判。 當然, 也看不出裡面所謂的宮廷鬥爭。 ”恕松樵直言, 四個“看不出”, 足以說明該教授“真的不懂紅樓夢”(網友評語)。

有論者說, 抄檢大觀園是賈府被查抄的預演, 此論似是而非。 松樵認為, 查抄甄家才是賈府被查抄的預兆, 因為甄家與賈府是“老親”, 它們同屬一個政治派系。 抄檢大觀園則是“木石姻緣”毀滅的先兆, 晴雯之死乃林黛玉之死的預演。 這一切, 曹雪芹是通過對賈母的描寫表現出來的。

第七十五回:賈母歪在榻上, 王夫人說甄家因何獲罪, 如今抄沒了家產, 回京治罪等語。

賈母聽了正不自在, 恰好見他姊妹來了, 因問:“從那裡來的?可知鳳姐妯娌兩個的病今日怎樣?”尤氏等忙回道:“今日都好些。 ”賈母點頭歎道:“咱們別管人家的事, 且商量咱們八月十五日賞月是正經。 ”

抄檢大觀園是瞞著賈母悄悄地進行的, 第七十四回說, “至晚飯後, 待賈母安寢了”才開始抄檢。 抄檢的最大成果就是攆走了晴雯, 而晴雯被攆的罪錯就是“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 “是個狐狸精”, “好好的寶玉, 倘或叫這蹄子勾引壞了, 那還了得。 ”晴雯被攆時, “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 懨懨弱息, 如今現從炕上拉了下來, 蓬頭垢面, 兩個女人才架起來去了。 ”被攆的當夜, 晴雯便死了。 誰知晴雯哥嫂見她一咽氣便回了進去, 希圖早些得幾兩發送例銀。

王夫人聞知, 便命賞了十兩燒埋銀子。 又命:“即刻送到外頭焚化了罷。 女兒癆死的, 斷不可留!”她哥嫂聽了這話, 一面得銀, 一面就雇了人來入殮, 抬往城外化人場上去了。 剩的衣履簪環, 約有三四百金之數, 她兄嫂自收了為後日之計。

曹雪芹寫了如上真事後,

轉過頭來便寫王夫人向賈母作專題彙報。 第七十八回說王夫人見賈母喜歡, 便趁便回道:“寶玉屋裡有個晴雯, 那個丫頭也大了, 而且一年之間, 病不離身;我常見他比別人份外淘氣, 也懶;前日又病倒了十幾天, 叫大夫瞧, 說是女兒癆, 所以我就趕著叫他下去了。 若養好了也不用叫他進來, 就賞他家配人去也罷了。 再那幾個學戲的女孩子, 我也作主放出去了。 一則他們都會戲, 口裡沒輕沒重, 只會混說, 女孩兒們聽了如何使得?二則他們既唱了會子戲, 白放了他們, 也是應該的。 況丫頭們也太多, 若說不夠使, 再挑上幾個來也是一樣。 ”王夫人彙報擇定的時機是“見賈母喜歡”—— 心情好, 高興。 賈母聽了, 點頭道:“這倒是正理,
我也正想著如此呢。 ”讀眾不要誤會, 以為賈母是在說如此處理晴雯是“正理”, 賈母所說的“這倒是正理”, 指的是對“那幾個學戲的女孩子”的處置。 對晴雯的處理, 賈母是持保留態度的。 賈母說:“但晴雯那丫頭我看他甚好, 怎麼就這樣起來。 我的意思這些丫頭的模樣爽利言談針線多不及他, 將來只他還可以給寶玉使喚得。 誰知變了。 ”賈母話語的確切資訊是, 晴雯乃賈母選定的賈寶玉未來的姨娘。

晴雯已經被處理了, 而且由頭是“女兒癆”, 而且王夫人又明確表明他已選定襲人為賈寶玉未來的姨娘, 賈母何等老辣、精明, 豈不知二兒媳志在毀滅“木石姻緣”, 令“金玉良緣”取而代之?一則賈母老了, 二則甄家被查抄了, 三則賈寶玉畢竟是王夫人的兒子, 賈母果斷地決定放下,同時警告二兒媳:“我深知寶玉將來也是個不聽妻妾勸的。”——妻者,薛寶釵也;妾者,襲人也。紅樓故事的發展,賈母一語成讖。

曹雪芹誠恐讀眾不明白抄檢大觀園則是“木石姻緣”毀滅的先兆,晴雯之死乃林黛玉之死的預演,在重墨渲染王夫人的言論行動後,還構思晴雯死後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兩個行為細節,讓讀眾理會。

賈寶玉的行為細節為,晴雯死後,寶玉因又想:“雖然臨終未見,如今且去靈前一拜,也算盡這五六年的情常。”“想畢忙至房中,又另穿戴了,只說去看黛玉,遂一人出園來,往前次之處去,意為停柩在內。”賈寶玉本是前往停晴雯靈柩之處拜祭晴雯的,卻“只說去看黛玉”, 這個“謊”撒得也太不近情理了,對黛玉太不吉利了!曹雪芹如此寫法,不正是在說明晴雯之死乃林黛玉之死的預演嗎?

林黛玉的行為細節便是本文的標題——賈寶玉祭完晴雯林黛玉何以忽然來到現場?請看第七十八回、第七十九回文本:

讀畢,遂焚帛奠茗,猶依依不捨。小鬟催至再四,方才回身。忽聽山石之後有一人笑道:“且請留步。”二人聽了,不免一驚。那小鬟回頭一看,卻是個人影從芙蓉花中走出來,他便大叫:“不好,有鬼。晴雯真來顯魂了!”唬得寶玉也忙看時──以上為第七十八回回末文字,第七十九回開頭接著說,話說寶玉祭完了晴雯,只聽花影中有人聲,倒唬了一跳。走出來細看,不是別人,卻是林黛玉……

賈寶玉祭完晴雯林黛玉忽然來到現場,二人就修改誄文發表了談話,最終將“紅綃帳裡,公子多情,黃土壟中,女兒薄命”修改為“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隴中,卿何薄命。”修改完之後黛玉就走了,這顯是一個重大的伏筆,曹雪芹借用悼念晴雯,表達寶玉與黛玉的愛情終將是“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隴中,卿何薄命”。王夫人一直說晴雯媚眼有點像林妹妹,此處之“卿”指的就是是黛玉!在修改稿後,有批語雲:“雙關句,意妥極。”“如此我亦為妥極。但試問當面用“爾”“我”字樣究竟不知是為誰之讖,一笑一歎。一篇誄文總因此二句而有,又當知雖晴雯而又實誄黛玉也。奇幻至此!若雲必因晴雯誄,則呆之至矣。”如上批語很有一些複雜的內涵,松樵只論晴雯和黛玉,批語雲“一篇誄文總因此二句而有,又當知雖晴雯而又實誄黛玉也”,這話值得商榷。《芙蓉女兒誄》就是誄晴雯的,但經過修改後的這兩句,就是在誄林黛玉了,或者說,這兩句是為林黛玉之讖。

還有一點必須提及,就是林黛玉怎麼死的,賈寶玉祭完晴雯林黛玉忽然來到現場,將“紅綃帳裡,公子多情,黃土壟中,女兒薄命”修改為“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隴中,卿何薄命”之後,黛玉走時對寶玉說:“才剛太太打發人叫你明兒一早快過大舅母那邊去。你二姐姐已有人家求准了,想是明兒那家人來拜允,所以叫你們過去呢。”寶玉到了怡紅院中,果有王夫人打發老嬤嬤來,吩咐他明日一早過賈赦那邊去,與方才黛玉之言相對。這更蹊蹺了!賈迎春“已有人家求准了”,“誤嫁中山狼”,被孫紹祖吞噬了。林黛玉之死也與“中山狼”有關聯, 但這只“中山狼”不是孫紹祖,而是賈雨村!

賈母果斷地決定放下,同時警告二兒媳:“我深知寶玉將來也是個不聽妻妾勸的。”——妻者,薛寶釵也;妾者,襲人也。紅樓故事的發展,賈母一語成讖。

曹雪芹誠恐讀眾不明白抄檢大觀園則是“木石姻緣”毀滅的先兆,晴雯之死乃林黛玉之死的預演,在重墨渲染王夫人的言論行動後,還構思晴雯死後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兩個行為細節,讓讀眾理會。

賈寶玉的行為細節為,晴雯死後,寶玉因又想:“雖然臨終未見,如今且去靈前一拜,也算盡這五六年的情常。”“想畢忙至房中,又另穿戴了,只說去看黛玉,遂一人出園來,往前次之處去,意為停柩在內。”賈寶玉本是前往停晴雯靈柩之處拜祭晴雯的,卻“只說去看黛玉”, 這個“謊”撒得也太不近情理了,對黛玉太不吉利了!曹雪芹如此寫法,不正是在說明晴雯之死乃林黛玉之死的預演嗎?

林黛玉的行為細節便是本文的標題——賈寶玉祭完晴雯林黛玉何以忽然來到現場?請看第七十八回、第七十九回文本:

讀畢,遂焚帛奠茗,猶依依不捨。小鬟催至再四,方才回身。忽聽山石之後有一人笑道:“且請留步。”二人聽了,不免一驚。那小鬟回頭一看,卻是個人影從芙蓉花中走出來,他便大叫:“不好,有鬼。晴雯真來顯魂了!”唬得寶玉也忙看時──以上為第七十八回回末文字,第七十九回開頭接著說,話說寶玉祭完了晴雯,只聽花影中有人聲,倒唬了一跳。走出來細看,不是別人,卻是林黛玉……

賈寶玉祭完晴雯林黛玉忽然來到現場,二人就修改誄文發表了談話,最終將“紅綃帳裡,公子多情,黃土壟中,女兒薄命”修改為“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隴中,卿何薄命。”修改完之後黛玉就走了,這顯是一個重大的伏筆,曹雪芹借用悼念晴雯,表達寶玉與黛玉的愛情終將是“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隴中,卿何薄命”。王夫人一直說晴雯媚眼有點像林妹妹,此處之“卿”指的就是是黛玉!在修改稿後,有批語雲:“雙關句,意妥極。”“如此我亦為妥極。但試問當面用“爾”“我”字樣究竟不知是為誰之讖,一笑一歎。一篇誄文總因此二句而有,又當知雖晴雯而又實誄黛玉也。奇幻至此!若雲必因晴雯誄,則呆之至矣。”如上批語很有一些複雜的內涵,松樵只論晴雯和黛玉,批語雲“一篇誄文總因此二句而有,又當知雖晴雯而又實誄黛玉也”,這話值得商榷。《芙蓉女兒誄》就是誄晴雯的,但經過修改後的這兩句,就是在誄林黛玉了,或者說,這兩句是為林黛玉之讖。

還有一點必須提及,就是林黛玉怎麼死的,賈寶玉祭完晴雯林黛玉忽然來到現場,將“紅綃帳裡,公子多情,黃土壟中,女兒薄命”修改為“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隴中,卿何薄命”之後,黛玉走時對寶玉說:“才剛太太打發人叫你明兒一早快過大舅母那邊去。你二姐姐已有人家求准了,想是明兒那家人來拜允,所以叫你們過去呢。”寶玉到了怡紅院中,果有王夫人打發老嬤嬤來,吩咐他明日一早過賈赦那邊去,與方才黛玉之言相對。這更蹊蹺了!賈迎春“已有人家求准了”,“誤嫁中山狼”,被孫紹祖吞噬了。林黛玉之死也與“中山狼”有關聯, 但這只“中山狼”不是孫紹祖,而是賈雨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