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臥薪嚐膽一詞並非寫越王勾踐,而是大文豪蘇軾為此人專造的詞語

一提到臥薪嚐膽大家肯定都想到了越王勾踐, 吳王夫差之間的吳越之戰, 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臥薪嚐膽其實並非是因越王勾踐而有的。

臥薪嚐膽出處北宋.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僕受遺以來, 臥薪嚐膽, 悼日月之逾邁, 而歎功名之不立, 上負先臣未報之忠, 下忝伯符知人之明。 且權先世以德顯于吳, 權若效諸君有非常之志, 縱不蒙顯戮, 豈不墜其家聲耶?”在信中, 蘇軾發揮想像,

戲說孫權“臥薪嚐膽”。 後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 發憤圖強, 最後可以苦盡甘來。 這是蘇軾為孫權創作出來的成語。

而《史記》原文是:“越王勾踐返國, 乃苦身焦思, 置膽於坐, 坐臥即仰膽, 飲食亦嘗膽也。 ”這裡也僅僅有“嘗膽”, 並沒有提到“臥薪”。 “臥薪嚐膽”是蘇氏發揮想像,

戲說東吳因三代先輩的努力, 到孫權這一代終可以劃江而治, 起三國鼎立之勢而成為一代君主。

南宋時期, 呂祖謙在《左氏傳說》中, 談到吳王夫差“坐薪償膽”。 明朝張溥在《春秋列國》中說, 夫差位, 為報父仇, 臥薪嚐膽激勵自己。 這種說法把夫差舉出來,

沒勾踐什麼事。 而《吳越春秋》中《勾踐歸國外傳》又記載:“王歸國後, 磨礪身心, 日夜操勞。 困極之時, “攻之蓼”。 蓼是非常苦的菜, 蓼菜多了, 就是蓼薪。 勾踐困了, 就用苦菜刺激眼睛鼻子, 打消睡意。 “嘗膽”是嘴體味苦味滋味, “臥薪”則是“目臥則攻之以蓼薪”, 不讓眼睛閉上睡覺。 所以後人把“臥薪”說成是臥倒在柴草上, 是《吳越春秋》的誤解, 誤傳。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