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奧迪不按常理出牌,A8或將國產最低售價50?賓士寶馬表示我服

50萬買奧迪A8?這或許真的不是一個夢!最近坊間有傳聞, 奧迪將把自己的旗艦豪華轎車A8拿到中國投產, 開啟大型豪華轎車國產的時代, 憑藉更低門檻和強大性價比的優勢, 國產的A8無疑極具吸引力。 而通過國產, A8能夠完美阻擊賓士S級和寶馬7系, 完成彎道超車嗎?

說起全球大型豪華車市場, 都知道BBA的S級、7系和A8是具有絕對統治力、並且是真正全球化的車型(不像雷克薩斯LS只在美國市場有所建樹)。 S級和7系排在前頭, 前者這幾年的優勢比較大, A8雖被它們甩得還比較遠, 但作為這裡面最年輕的車型, A8的崛起實際上是很令人刮目相看的。 最近這一代車型於(代號D4)2009年發佈, 從之後的2010年開始, 到2015年, 其全球銷量都保持在大3萬輛、近4萬台的水準, 表現很穩。 而且在奧迪過去表現很一般的美國市場, A8的勢頭還挺好的, 它正在不斷的壓迫和接近從前大紅大紫的雷克薩斯LS,

去年4990台的銷量僅僅比LS的5514台少了500多台, 也說明美國人對於A8的認知度在不斷的提升。

作為三駕馬車裡面最稚嫩的車型, 這樣的表現已經算得上成功了。 可以說, A8可謂是一步一個腳印, 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在賓士和寶馬兩個品牌所佔領的大型豪華轎車市場佔據了屬於自己的位置, 並不斷擴大著自己的市場份額。

當然, 在其中扮演了最重要作用的無疑還是中國市場。 得益於奧迪在中國官車形象的深入人心, 它的旗艦車型自然有著不錯的號召力, 加上本身更為低調和內斂的設計風格, 配合相比S級和7系更為突出的性價比, 這樣的A8在中國很自然的收穫了成功。 以最近的資料來看, 2015年, A8在中國15826台的銷量差不多占到了全球銷量的近6成的銷量, 由此可見, 它在中國, 比在任何其他地方都要受歡迎。

並且A8 2015年在中國還比7系多賣了2千多台, 僅次於S級, 奧迪在中國的號召力就是如此讓人吃驚。 而無論是之於A8, 還是之於S級和7系, 它們的最大單一市場無一例外的都在中國, 再放眼望去,

中國大型豪華車市場的需求量正不斷的增長, 賓士和寶馬已經賺得盆滿缽溢, 奧迪肯定不想錯過更多。

所以, 對於A8來說, 要想加快追趕的步伐,中國市場無疑將發揮最為有效和關鍵的作用。而最直接的辦法或許就是引入國產,進一步的增強價格的吸引力才是王道。畢竟在產品力方面,很多人不認為A8比不了S級和7系,甚至於在大型豪華車最大訴求的舒適性和內飾豪華感的營造上面,A8還是很有功力的,可能比不了S級,但比7系絲毫不差,甚至在很多人看來還要更好。

眾所周知,奧迪在中國向來是敢於吃螃蟹的那一個,而且很多時候都吃到了甜頭,對快動作的好處體會很深。遠一點的就不要提了,用近一點的事例來說,Q3是第一個國產的豪華緊湊型SUV,上市後銷量很好;已經準備國產奧迪Q2還將成為第一個要國產的豪華小型SUV,同樣是被看好。然而,其他車型還好,但身為品牌的旗艦,大型豪華轎車要國產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平臺、技術和工藝等等要求都要更高,再說此前也沒有大型豪華車國產的先例。

印度產的S級

不過,在我看來,這都不是難事兒。早就聽說在印度銷售的賓士S級也是在當地進行CKD組裝的,所以生產豪華車並非想像的那麼難以操作。再者,中國工廠和零部件配套也是不需要擔心的,據傳A8將在生產新一代的Q5的青島工廠投產,這家全新工廠的先進程度自不必說了,關鍵是A8和Q5都是出自於MLB Evo平臺。還有,富豪S90L、別克昂科威也是國內產海外銷。所以,A8國產的條件是具備的。當然,誰都不想把自己的旗艦搞砸了,付出更多肯定是必須的,但奧迪第一代A8的推出告訴我們,它們有這樣的勇氣和實力。

奧迪第一代A8

奧迪1993年在法蘭克福車展上發佈的Audi Space Frame概念車

回頭來看第一代A8的推出,奧迪可以說是傾注了全力。作為奧迪V8(Audi V8)的後繼車型,一款真正意義的大型豪華車,第一代A8所要面對的是佔據絕對話語權的S級和7系,不能做到一鳴驚人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目標定得很高,就是要將其打造成同級最輕的一款車。但是事與願違,奧迪看家的quattro四驅系統因為本身就要比7系或者S級的後驅重100千克左右,所以減重是必須首先要做的事情。由此,奧迪的ASF全鋁車身框架技術誕生,它幫A8獲得了相比對手們更輕的車重,因此這一代A8的研發費用也高達7億美元,可以說,為進入豪華車市場,奧迪是下了血本的。所以,A8僅僅十多年時間就能快速的崛起絕非偶然,而是奧迪先進技術、精准定位和優質產品的體現。

那麼,將A8的國產真正能夠讓奧迪在大型豪華車市場裡實現彎道超車嗎?我想機會還是很大的。雖說奧迪的品牌力可能相比賓士和寶馬稍微弱一些,但誰也招架不住巨大的價格優勢啊,特別是在進口的S級和7系還要80、90萬的時候,如果你A8國產後能夠將售價拉低到50萬元左右起步,這個吸引力將是巨大的。也就是說以前買中大型車高配車的錢現在就能買一台氣場和面子更足的大型豪華車了,不僅切中商務需求的要害,對於家用需求的用戶的吸引力也將是巨大的。或許看一看中大型豪華車在國內的火爆程度,特別是A6和5系大一萬台的銷量表現,我們就能對國產A8的市場潛力有個大概的預判了。

所以,綜合來看奧迪A8的國產在情理之中,而且就是在今年9月法蘭克福車展首發的新一代車型上實施。當A8都國產了,那大戲可能就開始了,最大的可能就是加快其他大型豪華車國產的進程,在中國,豪華品牌之間的競爭必將滲透得更深

要想加快追趕的步伐,中國市場無疑將發揮最為有效和關鍵的作用。而最直接的辦法或許就是引入國產,進一步的增強價格的吸引力才是王道。畢竟在產品力方面,很多人不認為A8比不了S級和7系,甚至於在大型豪華車最大訴求的舒適性和內飾豪華感的營造上面,A8還是很有功力的,可能比不了S級,但比7系絲毫不差,甚至在很多人看來還要更好。

眾所周知,奧迪在中國向來是敢於吃螃蟹的那一個,而且很多時候都吃到了甜頭,對快動作的好處體會很深。遠一點的就不要提了,用近一點的事例來說,Q3是第一個國產的豪華緊湊型SUV,上市後銷量很好;已經準備國產奧迪Q2還將成為第一個要國產的豪華小型SUV,同樣是被看好。然而,其他車型還好,但身為品牌的旗艦,大型豪華轎車要國產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平臺、技術和工藝等等要求都要更高,再說此前也沒有大型豪華車國產的先例。

印度產的S級

不過,在我看來,這都不是難事兒。早就聽說在印度銷售的賓士S級也是在當地進行CKD組裝的,所以生產豪華車並非想像的那麼難以操作。再者,中國工廠和零部件配套也是不需要擔心的,據傳A8將在生產新一代的Q5的青島工廠投產,這家全新工廠的先進程度自不必說了,關鍵是A8和Q5都是出自於MLB Evo平臺。還有,富豪S90L、別克昂科威也是國內產海外銷。所以,A8國產的條件是具備的。當然,誰都不想把自己的旗艦搞砸了,付出更多肯定是必須的,但奧迪第一代A8的推出告訴我們,它們有這樣的勇氣和實力。

奧迪第一代A8

奧迪1993年在法蘭克福車展上發佈的Audi Space Frame概念車

回頭來看第一代A8的推出,奧迪可以說是傾注了全力。作為奧迪V8(Audi V8)的後繼車型,一款真正意義的大型豪華車,第一代A8所要面對的是佔據絕對話語權的S級和7系,不能做到一鳴驚人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目標定得很高,就是要將其打造成同級最輕的一款車。但是事與願違,奧迪看家的quattro四驅系統因為本身就要比7系或者S級的後驅重100千克左右,所以減重是必須首先要做的事情。由此,奧迪的ASF全鋁車身框架技術誕生,它幫A8獲得了相比對手們更輕的車重,因此這一代A8的研發費用也高達7億美元,可以說,為進入豪華車市場,奧迪是下了血本的。所以,A8僅僅十多年時間就能快速的崛起絕非偶然,而是奧迪先進技術、精准定位和優質產品的體現。

那麼,將A8的國產真正能夠讓奧迪在大型豪華車市場裡實現彎道超車嗎?我想機會還是很大的。雖說奧迪的品牌力可能相比賓士和寶馬稍微弱一些,但誰也招架不住巨大的價格優勢啊,特別是在進口的S級和7系還要80、90萬的時候,如果你A8國產後能夠將售價拉低到50萬元左右起步,這個吸引力將是巨大的。也就是說以前買中大型車高配車的錢現在就能買一台氣場和面子更足的大型豪華車了,不僅切中商務需求的要害,對於家用需求的用戶的吸引力也將是巨大的。或許看一看中大型豪華車在國內的火爆程度,特別是A6和5系大一萬台的銷量表現,我們就能對國產A8的市場潛力有個大概的預判了。

所以,綜合來看奧迪A8的國產在情理之中,而且就是在今年9月法蘭克福車展首發的新一代車型上實施。當A8都國產了,那大戲可能就開始了,最大的可能就是加快其他大型豪華車國產的進程,在中國,豪華品牌之間的競爭必將滲透得更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