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共建文化交流平臺 中國—東盟攜手開拓文化產業合作

中新社南寧4月16日電 (鐘建珊)“東盟的文化產品正受到越來越多的中國民眾關注和喜愛。 ”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副秘書長黃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隨著中國—東盟雙邊經貿文化交流日益緊密, 中國—東盟的文化產業市場逐步打開。

黃媛說, 中國和東盟地理相近, 民族歷史文化相融, 文化交流成為中國—東盟雙邊合作的基石。 近10餘年來, 中國及東盟攜手合力打造了一批文化經貿交流平臺, 促使雙邊人文交流互聯互通。

2004年至今, 中國—東盟博覽會已成功舉辦13屆;中國—東盟文化論壇亦舉辦11屆;於4月13日至16日在中國南寧舉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文化展也已是第三屆。

在這些優質的中國—東盟品牌展會交流管道作用下, 大批中國—東盟文化產品成果“瓜熟蒂落”。

廣西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彭鋼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 近年來廣西借助毗鄰東盟優勢, 通過舉辦文化展演, 與東盟國家聯合譯製影視廣播、書籍作品, 拍攝紀錄片、專題片等方式, 大力推動中國文化產品走出國門, 進入東盟市場。

“廣西平均每年為東盟國家免費輸送數百集中國電視劇, 作品的譯製工作由雙方合力完成。 ”彭鋼說, 目前中國電視劇在泰國、老撾、柬埔寨、越南等國家落地情況良好, 受到當地民眾喜愛。

此外, 廣西與東盟國家還攜手打造了一批反映中國和東盟文化元素的優秀電視劇、紀錄片、電影。

2015年, 由中國—東盟聯手打造的《海上新絲路·東盟萬里行》大型系列紀實專題片專案啟動, 該項目主要展示中國和東盟在經貿人文體育等多領域合作成果, 每年選定不同主題開展錄製。

彭鋼透露, 2017年該紀實片將以農業為主題拍攝, 反映中國—東盟深厚的農業文化淵源, 增進雙方歷史文化瞭解。

“中國和東盟在官方和民間均建立了良好的文化交流互通管道, 這為區域內文化產業合作提供了成長土壤。 ”廣西文化廳文化產業處處長莫志東說, 山水實景演出正成為中國—東盟文化合作的重要領域。

2010年, 由中國雲南創意團隊創作的《吳哥的微笑》大型文化旅遊駐場演出登陸柬埔寨,

成為中國文化企業走向東盟的一次成功嘗試。 2016年, 中國的山水盛典文化產業有限公司與越南文化管理演出公司簽署了越南峴港、下龍灣、河內、會安、富國島五個城市的實景演出合作協定, 進一步開拓中國—東盟山水實景演出市場。

除山水實景演出之外, 動漫產業正逐步成為中國—東盟文化產業合作的又一個先鋒領域。 “我們計畫以廣西壯鄉小吃螺螄粉為創作原型, 打造一系列以東盟特色為主的動漫影視作品、漫畫、網路遊戲等文化產品, 向東盟國家推介柳州美食、旅遊文化。 ”廣西柳州冰凍光能科技有限公司經理陳宇說, 其所在公司正聯合柳州當地螺螄粉企業“試水”東盟市場。

柳州螺螄粉與南寧老友粉、桂林米粉同為廣西三大著名米粉。

目前, 柳州螺螄粉已進駐馬來西亞等東盟市場。 陳宇認為, 借助廣西與東盟民族文化相近的優勢, 以創意、高科技技術為特色的動漫產業更易於在東盟落地。 “動漫產業輻射周邊產業範圍很廣, 其未來帶動的經濟效益將相當可觀。 ”

廣西文化廳負責人表示, 為促進廣西與東盟文化產業深度合作, 廣西目前開工建設了20多個針對中國與東盟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文化項目, 並計畫投入鉅資打造文化產業基地。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