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鄭州商品交易所“保險+期貨”落地生根

【市商網2017年3月15日訊】

扶農支農效益日漸顯著

陽春三月, 鄭州商品交易所順利完成全部流程。

參與“保險+期貨”試點專案的機構代表認為, “保險+期貨”打通了期貨市場支農惠農的“最後一公里”, 其成本優勢明顯, 同時在棉花、白糖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和補貼方式改進過程中, “保險+期貨”試點為市場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與方法, 而以農業訂單為基礎簽訂雙向保單等, 不但可以增加保險的受益主體, 保障農民基本的種植利益, 還可以為相關產業提供一個穩定的外部發展環境。 試點工作的開展,

有效對接了農業現代化湧現的風險管理新需求, 增強了農民採用金融工具來保護自己收益的意識, 對加快推進農產品價格市場形成機制改革等具有重要意義。 未來涉農企業利用期貨、期權等金融工具管理市場風險將成為主流。

“保險+期貨”對接市場新需求, 試點項目各具特色

2016年, 鄭商所根據證監會統一安排部署, 以“充分論證、穩妥實施、服務實體、助力脫貧”為工作原則, 積極開展“保險+期貨”試點建設工作。 經專家評審和鄭商所黨委會審議, 最終確定10個專案作為鄭商所2016年“保險+期貨”試點規劃專案。 其中3個試點涉及5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截至2017年2月, 華信萬達期貨等6個試點、被保險人相關身份資訊, 被保險人銀行帳戶資訊等,

將上述資訊在互聯網平臺備案。 保險期限到期後, 如發生理賠, 由互聯網平臺進行理賠資料獲取匯總, 以郵件形式發送至保險公司理賠部門, 進行線下理賠。 這種模式使得保戶能隨時隨地查閱保單資訊, 保險公司大量節約了人力、財力、精力、時間等。 期貨公司能即時獲得承保、理賠資料, 更及時對沖, 更精准對沖, 即時監控風險。 通過互聯網的形式提升資料精確度, 便於統計匯總, 極大地提高了承保、理賠效率。

二是引入證券公司降低信用風險。 除了引入互聯網平臺簡化流程提高效率外, 九州期貨“保險+期貨”專案通過母公司九州證券進行期權定價和風險對沖。 證券公司強大的資本實力和更高的信用等級,

極大地提高了期貨公司的業務承載規模和抗風險能力。 同時, 也豐富了鄭商所此次試點專案的參與主體, 並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部分保險公司對“再保機構”履約能力和信用等級的顧慮。

三是運用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進行風險對沖。 通過試點項目的實際運作, 九州期貨認為運用期貨價格來設定保險產品中保障價格, 運用期貨市場、場外期權進行價格保險“再保險”, 再次被證明日漸成熟。 在有效的期貨市場中, 期貨價格已充分包括了各種可預期因素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 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很好地破解了農產品價格保險產品設計中保障價格的設定問題。 保險公司可通過場外期權來分散保險巨額賠付風險。

保險公司給農戶承保相當於賣出看跌期權, 承擔農產品價格下跌的風險, 需要通過在場外購買與承保品種相同的看跌期權來對沖承接風險, 而場外期權的賣方則利用期貨市場進行風險對沖, 以此形成完整的風險分散鏈條。

“保險+期貨”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豐收

從2016年鄭商所“保險+期貨”試點專案效果評估的情況來看, 在試點的經濟效益方面, 一是在實現相同政策目標的前提下, “保險+期貨”試點的補貼成本更低。 在“保險+期貨”模式下, 單位農產品保險費用低於目標價格政策單位成本。 目標價格與現貨價格差幅越大, “保險+期貨”試點的成本優勢更加明顯。 因此, 在棉花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和補貼方式改進過程中,

鄭商所“保險+期貨”試點提供了市場化和低成本的解決思路。 二是“保險+期貨”模式補貼發放效率更高。 由於采價及賠付等環節均由保險公司及期貨公司進行商業化運作, 鄭商所“保險+期貨”試點均在1個月內迅速完成結算及賠付工作, 補貼發放速度和時效性高於目標價格政策, 從而實現穩定農戶種植預期、減輕政府人力物力負擔的目的。

在試點的社會效益方面, “保險+期貨”模式有助於提高扶貧工作的指向性和精准性。 在試點建設過程中, 鄭商所積極回應中國證監會關於“立足行業特色, 發揮期貨行業精准扶貧專業優勢”的工作精神, 改革創新扶貧機制和扶貧方式, 優先支援在符合條件的貧困地區開展“保險+期貨”試點, 打通了期貨市場支農惠農的“最後一公里”。在南疆喀什等貧困地區,“保險+期貨”試點工作的開展,為棉花保險合同履約提供了充分保障,為貧困縣各族棉農的收益提供了有力保護。與此同時,鄭商所對棉農的保險費用進行補償,在保證棉農種植利益的同時降低其初期參與負擔,履行扶貧社會責任,實現支農惠農目的。

華信萬達期貨“保險+期貨”試點專案負責人告訴記者,試點專案的實施改善了棉農“靠天收”的市場發展態勢,回避了很多政策調控市場的弊端,可以有效地實現精准扶貧,減少財政補貼負擔。

“參保的蔗農每畝蔗田可以收到賠付30元。如果按照每個參保戶種植50—80畝甘蔗來測算,相比未參保的蔗農,每戶可增加淨收益600—960元。”新湖期貨“保險+期貨”試點專案負責人認為,以“保險+期貨”為基礎的農產品目標價格管理,除了能為保險公司進而為農戶管理價格波動風險,且保障農戶種植收益以外,還可以做到在放大保障水準的同時降低財政風險,促進土地流轉集中,刺激規模化經營模式的形成,推動農業產業化,更為重要的是打開了保險行業扶持農業的新思路,構建了金融行業服務“三農”的新格局。

參與主體建言優化措施

據記者瞭解,參與“保險+期貨”試點專案的農戶、保險公司及期貨公司等各方主體普遍認為,“保險+期貨”試點實現了“探索建立農產品價格風險管理新模式”這一首要目的,並表示將積極參與2017年試點工作。

為了促進“保險+期貨”模式可持續性發展,各參與主體還就試點工作提出了若干改進意見。

首先,建議通過各種途徑降低試點保險費率(權利金)。目前,試點保費較高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政府財政支持力度不足;二是場內期權缺位;三是參與各方在試點效益和具體流程上存在認知偏差,溝通及協調成本較高。

其次,建議建立試點常規統籌機制和綠色審批通道。在試點建設過程中,因前端保險合同必須經過保監會審批且審批週期較長,試點承保週期大幅縮短,保險賠付概率隨之下降,試點經濟社會效益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部分試點甚至無法按時落地。

最後,建議提升“保險+期貨”試點模式的靈活性。目前,“保險+期貨”產品設計較為單一,不能完全滿足農戶的風險管理實際需求。應進一步做好基差風險控制,探索引入收入保險、美式期權(保險)等更加靈活的保險產品。

華信萬達期貨“保險+期貨”試點專案負責人建議,價格保險設計應增添退出機制,給農戶提供靈活性,並希望政府建立長期有效的農業補貼資金機制,希望保監會推出服務“三農”具體措施,規範農業險的利潤水準,期待鄭商所儘快上市棉花場內期權,提供更多對沖工具。

新湖期貨“保險+期貨”試點專案負責人建議,保險目標價格的確定要考慮農民的種植成本及基本收益,同時兼顧相關農業政策和目標。農產品場內期權應儘快推出,這有利於增加對沖工具、降低對沖成本。

“只有深入調研農戶及合作社需求才能真正實現通過‘保險+期貨’服務‘三農’的目的。試點專案的最終目標是支農惠農,而每個地區的農戶都有其特殊的需求,所以作為產品的設計方,保險公司和期貨公司必須深入當地去瞭解,才能設計出受到農戶歡迎的產品。”九州期貨“保險+期貨”試點專案負責人告訴期貨日報記者,“保險+期貨”模式的一個優勢就是通過場外期權進行風險管理,因此期權結構可以靈活多樣地設置,繼而對個性化需求進行最大程度上的匹配,而農戶和合作社也可以使用較少的資金滿足其避險需求。

業內專家認為,站在農業合作社的角度來看,由於缺乏專業的風險管理人才,其參與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管理風險的廣度和深度不夠,不能實現穩定的風險管理。與此同時,合作社資金比較緊張,面對期貨市場相對較高的保證金要求,無法大規模全方位參與套保。期貨公司設計的場外期權工具很好解決了合作社風險管理人才不足、資金緊張等難題。在他們看來,場外期權工具幫助合作社實現了用少量資金完成大規模套保和保值的目的,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例如:通過“保險+期貨”模式,棉花合作社與棉農在此基礎上簽訂籽棉保價收購合同,給農戶吃了一顆“定心丸”,得到了農戶的信任。在項目開展過程中,雖然棉花價格發生較大波動,合作社在極端行情下依然可以平穩經營,這使得棉農及合作社的種棉和收棉的積極性都得到很大的提升。借助“保險+期貨”業務模式,2017年華容銀華潤農合作社的棉花收購量擬從2016年的1000噸提高至10000噸左右。

對於保險公司來說,一般保險保的更多是自然、疫病和意外風險,但通過期貨可以對市場價格做到保險,這可以擴大保險公司的業務範圍,使保險公司間接進入期貨市場,擴大期貨市場的影響力。“保險+期貨”模式實現了保險產品從傳統現貨價格保險向期貨價格保險的飛躍,將現貨市場價格波動精准地消化在“保險+期貨”的金融活水之中,解決了保險缺乏風險對沖機制,路越走越窄的先天缺陷,打開了保險業一扇風險分散視窗,有效對接了農業現代化湧現的風險管理新需求。對於期貨機構而言,“保險+期貨”模式拓展了期貨公司的業務範圍,為期貨及場外期權服務產業、服務“三農”提供了有益借鑒。

打通了期貨市場支農惠農的“最後一公里”。在南疆喀什等貧困地區,“保險+期貨”試點工作的開展,為棉花保險合同履約提供了充分保障,為貧困縣各族棉農的收益提供了有力保護。與此同時,鄭商所對棉農的保險費用進行補償,在保證棉農種植利益的同時降低其初期參與負擔,履行扶貧社會責任,實現支農惠農目的。

華信萬達期貨“保險+期貨”試點專案負責人告訴記者,試點專案的實施改善了棉農“靠天收”的市場發展態勢,回避了很多政策調控市場的弊端,可以有效地實現精准扶貧,減少財政補貼負擔。

“參保的蔗農每畝蔗田可以收到賠付30元。如果按照每個參保戶種植50—80畝甘蔗來測算,相比未參保的蔗農,每戶可增加淨收益600—960元。”新湖期貨“保險+期貨”試點專案負責人認為,以“保險+期貨”為基礎的農產品目標價格管理,除了能為保險公司進而為農戶管理價格波動風險,且保障農戶種植收益以外,還可以做到在放大保障水準的同時降低財政風險,促進土地流轉集中,刺激規模化經營模式的形成,推動農業產業化,更為重要的是打開了保險行業扶持農業的新思路,構建了金融行業服務“三農”的新格局。

參與主體建言優化措施

據記者瞭解,參與“保險+期貨”試點專案的農戶、保險公司及期貨公司等各方主體普遍認為,“保險+期貨”試點實現了“探索建立農產品價格風險管理新模式”這一首要目的,並表示將積極參與2017年試點工作。

為了促進“保險+期貨”模式可持續性發展,各參與主體還就試點工作提出了若干改進意見。

首先,建議通過各種途徑降低試點保險費率(權利金)。目前,試點保費較高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政府財政支持力度不足;二是場內期權缺位;三是參與各方在試點效益和具體流程上存在認知偏差,溝通及協調成本較高。

其次,建議建立試點常規統籌機制和綠色審批通道。在試點建設過程中,因前端保險合同必須經過保監會審批且審批週期較長,試點承保週期大幅縮短,保險賠付概率隨之下降,試點經濟社會效益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部分試點甚至無法按時落地。

最後,建議提升“保險+期貨”試點模式的靈活性。目前,“保險+期貨”產品設計較為單一,不能完全滿足農戶的風險管理實際需求。應進一步做好基差風險控制,探索引入收入保險、美式期權(保險)等更加靈活的保險產品。

華信萬達期貨“保險+期貨”試點專案負責人建議,價格保險設計應增添退出機制,給農戶提供靈活性,並希望政府建立長期有效的農業補貼資金機制,希望保監會推出服務“三農”具體措施,規範農業險的利潤水準,期待鄭商所儘快上市棉花場內期權,提供更多對沖工具。

新湖期貨“保險+期貨”試點專案負責人建議,保險目標價格的確定要考慮農民的種植成本及基本收益,同時兼顧相關農業政策和目標。農產品場內期權應儘快推出,這有利於增加對沖工具、降低對沖成本。

“只有深入調研農戶及合作社需求才能真正實現通過‘保險+期貨’服務‘三農’的目的。試點專案的最終目標是支農惠農,而每個地區的農戶都有其特殊的需求,所以作為產品的設計方,保險公司和期貨公司必須深入當地去瞭解,才能設計出受到農戶歡迎的產品。”九州期貨“保險+期貨”試點專案負責人告訴期貨日報記者,“保險+期貨”模式的一個優勢就是通過場外期權進行風險管理,因此期權結構可以靈活多樣地設置,繼而對個性化需求進行最大程度上的匹配,而農戶和合作社也可以使用較少的資金滿足其避險需求。

業內專家認為,站在農業合作社的角度來看,由於缺乏專業的風險管理人才,其參與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管理風險的廣度和深度不夠,不能實現穩定的風險管理。與此同時,合作社資金比較緊張,面對期貨市場相對較高的保證金要求,無法大規模全方位參與套保。期貨公司設計的場外期權工具很好解決了合作社風險管理人才不足、資金緊張等難題。在他們看來,場外期權工具幫助合作社實現了用少量資金完成大規模套保和保值的目的,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例如:通過“保險+期貨”模式,棉花合作社與棉農在此基礎上簽訂籽棉保價收購合同,給農戶吃了一顆“定心丸”,得到了農戶的信任。在項目開展過程中,雖然棉花價格發生較大波動,合作社在極端行情下依然可以平穩經營,這使得棉農及合作社的種棉和收棉的積極性都得到很大的提升。借助“保險+期貨”業務模式,2017年華容銀華潤農合作社的棉花收購量擬從2016年的1000噸提高至10000噸左右。

對於保險公司來說,一般保險保的更多是自然、疫病和意外風險,但通過期貨可以對市場價格做到保險,這可以擴大保險公司的業務範圍,使保險公司間接進入期貨市場,擴大期貨市場的影響力。“保險+期貨”模式實現了保險產品從傳統現貨價格保險向期貨價格保險的飛躍,將現貨市場價格波動精准地消化在“保險+期貨”的金融活水之中,解決了保險缺乏風險對沖機制,路越走越窄的先天缺陷,打開了保險業一扇風險分散視窗,有效對接了農業現代化湧現的風險管理新需求。對於期貨機構而言,“保險+期貨”模式拓展了期貨公司的業務範圍,為期貨及場外期權服務產業、服務“三農”提供了有益借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