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金曲撈》披沙瀝金喚醒情懷,好音樂永遠都會發光

一部歌曲類綜藝, 在如今琳琅滿目的綜藝大潮之下, 該以何種姿態吸引大眾的目光呢?並不是有著一兩位大咖明星就能搞得定觀眾的, 在當下綜藝潮之下, 哪家最不缺的就是明星大腕, 誰也別怕誰, 而最重要的, 則是內容。

在這個內容為王的時代, 江蘇昨日這款《金曲撈》, 以歌曲類綜藝的形式, 卻是有著不俗的內涵在裡面。

《金曲撈》, 名字很簡單, 內容一點也不簡單。 其節目形式, 就是為了從茫茫音樂的海洋中, 去搜尋那些優秀但不為人知的遺珠。 而“金曲”二字, 也概括了這些優秀的音樂作品, 多數存在於過去的情懷。 作為一名80後, 這個噱頭也是俺關注該綜藝的一個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 去年僅有一期的《端午金曲撈》成功試水, 《我可以忘記你》、《為了遇見你》、《溫習》等被埋沒已久的歌曲也終於重見天日, 一舉佔據各大音樂排行榜數月之久。

為情懷發聲, 開啟喚醒之旅,

是《金曲撈》的主要內核, 因此在節目一開始, 出現在觀眾面前的, 並不是那些曾經風華的歌手, 而是來自當下歌壇正紅的歌手組成的“喚醒師”, 在他們的召喚之下, 用自己的方式去演繹曾經那些名曲, 謂之“喚醒”, 而演唱前主持人李好會提供一些線索讓大家競猜, 既有提示又有難度, 更加活潑有趣, 觀眾抱著懸念和好奇聽歌會更加用心。 當“喚醒”成功之後, 當原唱出場那一刻, 帶著多少經典記憶和情懷, 怎能不讓人激動!

在這樣非常有創意的節目形之下, 一首懷舊的金曲, 背後更有說不盡的故事凝聚其中。

本期《金曲撈》中, 三位喚醒師分別是金志文、何潔、薛之謙。 金志文演唱了一首別樣版的《沉迷》, 喚醒了昔日玉女歌手梁詠琪的出現。 這首歌或許瞭解他的觀眾不多, 卻是梁詠琪的轉型之作。 2004年梁詠琪帶著這首轉型之作, 一度在錄音棚失聲痛哭, 發佈之後甚至一度無人問津。 在現場梁詠琪表示“這首歌是我第九張國語專輯裡的。 那時候我需要一些改變, 因此它是我所有歌裡風格很不一樣的存在。

我從來沒有在現場演唱過它, 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

隨著這首歌曲的再度被演繹, 喚醒了多少塵封的記憶, 那個華語樂壇最迅猛的時代, 那首被遺忘的歌曲, 以及那年一同迷戀過的梁詠琪。

而有著精靈歌手之稱的何潔,

在現場也演繹了譚校長97年的名曲《把你藏在歌裡面》, 譚詠麟滄桑的聲線搭配何潔的清澈和音,一代音樂人和一代音樂人的傳承,音樂就是生命:一直把你藏在歌裡面,不讓世界打擾這隱秘的思念。 ”當在現場, 譚詠麟演唱了哥哥的名作《沉默是金》以及梅豔芳名曲《夢伴》的時候, 聽來滿滿的溫暖與感動, 薛之謙動情落淚。

那個時代, 一去不復返, 那些人也漸漸的離開了我們, 譚校長這位曾經名聲在四大天王之上的歌手如今孑然一身, 希望校長永遠25歲。

最後登場的薛之謙,帶來的是自己偶像張信哲的《王子公主》,優美的旋律令人流連。這首歌題材不局限於小情小愛,靈感甚至來源於戴安娜王妃的情感經歷,在情歌王子張信哲的所有曲目中,卻是那樣的另類。,“因為自戀,所以自私,變得自我;還是心似著火,恣意摸索,終於失落”,李宗盛的歌詞配上林一峰的朗朗上口的旋律,再加以弗拉明戈的傷感與異域風情的新編排,帶你重回屬於那個屬於《信仰》的經典時代。

一首首經典老歌,被重新演繹,一個個創作金曲的幕後故事和演唱者的心路歷程及對歌曲的感悟,更是讓人感動。這就是《金曲撈》的特殊之處。作為歌曲類綜藝,在老歌新唱,保留了如《蒙面歌王》等同類節目的懸念趣味性,又深挖出當年經典遺珠,每一首歌曲被賦予了全新的生命和感情。

這樣的節目形式,個人比較喜歡,而更重要的是,這些經典的老歌,以及原唱者現身那一刻的激動,還有當他們與觀眾分享當年的記憶時,時光仿佛倒流。在那個網路不發達,通訊媒介單一的時代中,懷念那個用自己積攢下的零用錢去音像店,從音樂的海洋中“撈起”心儀作品的少年時代。

最後登場的薛之謙,帶來的是自己偶像張信哲的《王子公主》,優美的旋律令人流連。這首歌題材不局限於小情小愛,靈感甚至來源於戴安娜王妃的情感經歷,在情歌王子張信哲的所有曲目中,卻是那樣的另類。,“因為自戀,所以自私,變得自我;還是心似著火,恣意摸索,終於失落”,李宗盛的歌詞配上林一峰的朗朗上口的旋律,再加以弗拉明戈的傷感與異域風情的新編排,帶你重回屬於那個屬於《信仰》的經典時代。

一首首經典老歌,被重新演繹,一個個創作金曲的幕後故事和演唱者的心路歷程及對歌曲的感悟,更是讓人感動。這就是《金曲撈》的特殊之處。作為歌曲類綜藝,在老歌新唱,保留了如《蒙面歌王》等同類節目的懸念趣味性,又深挖出當年經典遺珠,每一首歌曲被賦予了全新的生命和感情。

這樣的節目形式,個人比較喜歡,而更重要的是,這些經典的老歌,以及原唱者現身那一刻的激動,還有當他們與觀眾分享當年的記憶時,時光仿佛倒流。在那個網路不發達,通訊媒介單一的時代中,懷念那個用自己積攢下的零用錢去音像店,從音樂的海洋中“撈起”心儀作品的少年時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