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很多學者都苦於無法讀懂易經,其實大家人人都可以自學易經

要自學首先要瞭解一下!《周易》是我國古代哲學、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一部巨著, 歷來被尊稱中國文化的百科全書, 其內涵涉及天文學、氣象學、物理學、數學、醫學、軍事學、氣功學等。 千百年來, 《周易》對我國的哲學、史學、文學、宗教、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都有著巨大的影響, 也就是易經, 我們知道了易經, 易經還有其他兩個戰友, 是《連山》、《歸藏》。 《連山》是夏代的易學, 《歸藏》是殷代的易學, 《周易》是周代的易學。 《連山》、《歸藏》傳說已失傳。 真失傳了嗎?說白了只有少數人知道罷了!這些瞭解一下就成

接下來就翻開《周易》, 《周易》由《易經》和《易傳》兩部分組成。 《易經》由卦辭及爻辭組成。 共有六十四卦, 每卦有六爻, 共三百八十四爻。 《易傳》有十翼即:彖上、彖下、象上、象下、文言、繫辭上、繫辭下、說卦、序卦、雜卦十篇。 一看, 為什麼這麼複雜啊!這就要從它的經歷說起。 《易經》又稱本經,

簡稱《易》, 成書于西周初至晚周, 所以叫《周易》, 距今約三千年前了。 《易傳》成書于春秋至戰國中期, 是對易經的注釋和發揮。 據稱《周易》為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聖合著, 即伏羲畫八卦, 文王作卦辭, 周公著爻辭, 孔子撰《易傳》, 書寫它的都是聖人能不複雜嗎?

但是複雜我們也要讀啊,

也要學啊。 自學的話就從十翼入手吧

一:《彖》:分上下二篇, 解釋《易經》的卦象、卦名和卦辭, 不解釋爻辭。

二:《象》:也分上下二篇, 解釋卦、爻辭之文, 《象》又分《小象》和《大象》, 解卦辭的為《大象》, 釋爻辭的為《小象》。

三:《文言》:為解釋乾、坤兩卦之文。

四:《繫辭》也分上下兩篇, 為釋卦、爻辭之文。

五:《說卦》:為解說卦象及卦文之文。

六:《序卦》:是對六十四卦排列順序作解釋之卦。

七:《雜卦》是對六十四卦中相反卦義作闡釋之文。

我們就從這些入手, 輔佐我們看懂易經, 自學易經

如此我們能讀《周易》了, 但是它更深層次是什麼?那就是著名的《三易》說, 簡易、變易、不易。

簡易:是指世界上的事物再複雜再深奧, 一旦人類的智慧達到, 就可以把它們轉換成人們容易理解和處理的問題。 變易:是指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發展著, 沒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 如果離開這種變化, 宇宙萬物就難以形成。 不易:是指在宇宙間萬物皆變的前提下, 還有唯一不變的東西存在, 就是能變出萬象之物的東西不變。

或者說萬物皆變的規律是不變的。

我們再回到《周易》六十四卦由乾、垢、遁、否、觀、剝、晉、大有、震、豫、解、恒、升、井、大過、隨、坎、節、屯、既濟、革、豐、明夷、師、艮、賁、大蓄、損、睽、履、中孚、漸、坤、複、臨、泰、大壯、快、需、比、巽、小畜、家人、益、無妄、噬嗑、頤、蠱、離、旅、鼎、未濟、蒙、渙、訟、同人、兌、困、萃、鹹、蹇、謙、小過、歸妹組成。 那誰組成了六十四卦?答案是八卦,我們自學的話就要瞭解八卦了。八卦、六十四卦的組成,乾、兌、離、震、巽、坎、艮、坤。

八卦是八經卦的簡稱。在《易經》經文中,用"-"表示陽爻,用"--"表示陰爻,由三個陽爻或三個陰爻,或一個陰爻與兩個陽爻,或一個陽爻與兩個陰爻組成一個單卦,再由八個經卦互相重合,組成六十四卦。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陰陽的變化由太極開始,由太極產生出兩儀即陰陽。即有陰陽,使相互感應,陽育陰,陰含陽,於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所以陰陽二氣,又分為四,名曰四象。四象現在一般是指少陽、老陽、少陰、老陰。根據先天八卦(又稱伏羲八卦)圖按其數字排列運行為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如此便形成了八卦,這就是先天八卦數。當然還有後天八卦,具體詳情可以看我之前文章

學習了八卦,我們還要知道三才,這個之前文章已講解,這裡不加贅述。

回到《易經》我們發現每個卦都由六個爻組成,我們就要去瞭解六爻了,一卦有六個爻,分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初爻、三爻、五爻為陽爻,二爻、四爻、上爻為陰爻。一卦之中上爻為上位。上卦之中爻和下卦之中爻為中位,初爻為下位。五、六爻為天位;三、四爻為人位;初、二爻為地位。初爻、三爻、五爻為地、人、天之正位。初爻居內卦之下,四爻居外卦之下位,是為同位。二爻居內卦之中位,五爻居外卦之中位,是為同在中位。三爻居內卦之上、上爻居外卦之上,同在上位。五爻為尊位,二爻為賤位,為小人之賤。五爻為天之正位,為君位、為尊位。陽居五爻,為陽居尊位。陰居五爻,為陰居尊位。居尊位,象徵人居帝王之位,屬旺勢。初、三、五爻為陽位,二、四、上爻為陰位。陽爻居陽位、陰爻居陰位,為得位,或稱當位、正位、位正、在位。反之,為不得位,或稱失位、未當位、位不正。

這些都是乾貨,每一個知識點都可以寫一篇文章,現在無私奉獻,放在一起給大家看,夜深了,人累了,其他的且聽下回分解!

那誰組成了六十四卦?答案是八卦,我們自學的話就要瞭解八卦了。八卦、六十四卦的組成,乾、兌、離、震、巽、坎、艮、坤。

八卦是八經卦的簡稱。在《易經》經文中,用"-"表示陽爻,用"--"表示陰爻,由三個陽爻或三個陰爻,或一個陰爻與兩個陽爻,或一個陽爻與兩個陰爻組成一個單卦,再由八個經卦互相重合,組成六十四卦。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陰陽的變化由太極開始,由太極產生出兩儀即陰陽。即有陰陽,使相互感應,陽育陰,陰含陽,於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所以陰陽二氣,又分為四,名曰四象。四象現在一般是指少陽、老陽、少陰、老陰。根據先天八卦(又稱伏羲八卦)圖按其數字排列運行為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如此便形成了八卦,這就是先天八卦數。當然還有後天八卦,具體詳情可以看我之前文章

學習了八卦,我們還要知道三才,這個之前文章已講解,這裡不加贅述。

回到《易經》我們發現每個卦都由六個爻組成,我們就要去瞭解六爻了,一卦有六個爻,分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初爻、三爻、五爻為陽爻,二爻、四爻、上爻為陰爻。一卦之中上爻為上位。上卦之中爻和下卦之中爻為中位,初爻為下位。五、六爻為天位;三、四爻為人位;初、二爻為地位。初爻、三爻、五爻為地、人、天之正位。初爻居內卦之下,四爻居外卦之下位,是為同位。二爻居內卦之中位,五爻居外卦之中位,是為同在中位。三爻居內卦之上、上爻居外卦之上,同在上位。五爻為尊位,二爻為賤位,為小人之賤。五爻為天之正位,為君位、為尊位。陽居五爻,為陽居尊位。陰居五爻,為陰居尊位。居尊位,象徵人居帝王之位,屬旺勢。初、三、五爻為陽位,二、四、上爻為陰位。陽爻居陽位、陰爻居陰位,為得位,或稱當位、正位、位正、在位。反之,為不得位,或稱失位、未當位、位不正。

這些都是乾貨,每一個知識點都可以寫一篇文章,現在無私奉獻,放在一起給大家看,夜深了,人累了,其他的且聽下回分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