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盤點那些年賺足眼淚的影視劇、視頻片段(1)

大學時候, 課堂上曾經爆發了一場關乎喜劇悲劇的爭論, 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你看。

(這是個大工程, 決定每篇寫5條)

1.《少年楊家將》

尤記得, 當年看這個劇還在上大學(暴露年齡系列), 一共看了兩次, 每次看眼淚都止不住, 從楊家將開始出征一直到葬禮, 眼淚完全像開了閘的洪水, 應了那首歌《霸王別姬》裡的, 我的淚向天沖。 後來推薦給朋友看, 據回饋, 也是哭成狗。

印象最深的幾個片段:

楊家將出征之送別

楊家的女人們歡歡喜喜送自己的丈夫上戰場, 她們怎麼都不會想到, 這一去就是永別。 配上胡彥斌細膩溫柔的《訣別詩》,

感受到那種離別的壯烈, 真的就是訣別。

鄙視這個小婊砸!恨得我牙癢癢。 (雖然歷史上他可能背了黑鍋)

七郎之死

亂箭穿心, 楊家槍作為他身體最後的支撐, 依然傲立。 愛人送他的紅綾上下翻飛, 拂過七郎毫無生氣的臉。 不得不說, 少楊的音樂很成功, 這時候的歌是《越走越遠》, 清澈的女聲, 就和泉水一樣汩汩訴說最後的情話。

紮心啊, 我的七郎。

七子去六子回

這一集, 淚點極度密集, 停不下來。

五郎六郎跪在滂沱大雨裡, 嘶聲呼喊, 那種絕望和痛徹心扉。

小板車拉著屍體, 從城門拐角慢慢出現在天波府的那段路, 氣氛的渲染和悲傷達到了頂點。 白衣素服, 加上《二十年》, 略現代和歡快的旋律, 在這裡竟意外的昇華了悲慟,

冷冷的曠野一如從前 多少當年的英雄, 早已不見。

再次鄙視這個小婊砸!

2.電視劇《紅高粱》

迅哥兒的演技,在九兒之死片段裡,表現的淋漓盡致。唱著《九兒》,慢慢撥開青紗帳,笑著走向死亡。

記得看紀錄片,說拍攝這段的時候,周迅一個回頭,把攝製組很多男人都看哭了。

《九兒》這曲民歌也配的極好,情感的渲染隨著音調的變高,一浪高過一浪,高粱熟來紅滿天啊,九兒我送你去遠方……

還有豆官最後的送別話:娘娘你上西南,寬寬的大陸、長長的寶船……這一段是膠東當地的送葬話,是魂歸故里的意思。

3.電視劇《甄嬛傳》

甄嬛在宮裡最真心對待的眉莊死後,孫儷在這裡貢獻了她教科書般的演技。

甄嬛一步一步,跌跌撞撞走回了自己宮裡,伴隨著回憶殺,在踏上門檻的那一刻突然爆發,不是聲嘶力竭的那種哭喊,而是看起來真的痛到極點無法訴說的那種。

相信看過這個片段的人都被深深震撼了。眉頭一皺,讓人覺得此刻的她心裡在滴血,無法呼吸的悲慟,哭的人心都碎了。

當然,還有做了極大貢獻的《菩薩蠻》這首歌。

4.《亮劍》

騎兵連最後的進攻

李雲龍麾下這個性格有點執拗的騎兵連長孫德聖,瘦瘦黑黑,敢鑽李雲龍話的空子,只為了能夠沖在前方上陣殺敵。

被重重包圍後,彈藥盡、無後援,這些漢子悍不畏死的表現是整部電視劇的振奮點與飆淚點。

“騎兵連!進攻!”

“騎兵連!進攻!”

“騎兵連!進攻!”

一匹馬、一隻斷臂、一腔男兒熱血,單槍匹馬沖進敵陣,讓人看得熱血沸騰。這種壯烈就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向我開炮

秀芹很主動,讓李雲龍這個大老爺們也招架不住。秀芹也有不亞于李雲龍的那股狠勁兒,李雲龍可以衝冠一怒為紅顏(但其實遠不止),秀芹也可以慨然赴死。

當山本一木綁著秀芹站在高高的城樓上,巧舌如簧拖延時間。我們都知道,李雲龍絕不會為了秀芹一人犧牲更多兄弟們。然而,當秀芹喊出“李雲龍 ,開炮”時,我們還是被深深震撼了。

“開炮!開炮!開炮!”愛和熱血在李雲龍嘶聲力竭的呼喊中,變得那麼有淚點。

《亮劍》這部電視劇,沒有那麼多氣氛和音樂渲染,只是依靠故事和演技,就深深震撼了我們。

每次參觀抗戰博物館,讀到那段歷史,從心裡深深敬佩那些革命先烈。我相信,現實的慘烈遠遠超過電視劇或小說,這是血肉築起的長城。

5.《琅琊榜》

琅琊榜中,淚點很多,其中印象深刻的有兩個:

譽王謀反、死守獵宮

這段群戲可謂氣勢磅礴,在這段戲裡,很多人的演技展現的酣暢淋漓,有恐懼者、有猶豫者,但更多的是大無畏的氣節。(最精彩的兩段戲個人認為就是這段和我們的梅長蘇“逼宮”片段)。據說,光這段戲就拍了整整一周。

每一個人都持著必死的勇氣去戰鬥,懵懂的小飛流滿臉是血,女兒身的宮羽決絕廝殺。

這裡有個細節非常感人,其實言豫津本是公子,他的佩劍有劍穗,是為了裝飾好看的,然而在此刻,本應裝飾的寶劍也鏘然出鞘,加入了戰鬥。

劇情在霓凰救夫時達到了高潮,場景、音樂、演員的眼神配合到位,如果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悲壯”。

梅長蘇之死

這是全劇另一個淚點,霓凰顫抖著打開“吾妹霓凰”的信、景琰一步步走向那個蒙著紅布的牌位,一顆夜明珠赫然印入眼簾。

江左梅郎的故事就此落幕。

(淚點有高有低,但好的作品總能打動人心)

再次鄙視這個小婊砸!

2.電視劇《紅高粱》

迅哥兒的演技,在九兒之死片段裡,表現的淋漓盡致。唱著《九兒》,慢慢撥開青紗帳,笑著走向死亡。

記得看紀錄片,說拍攝這段的時候,周迅一個回頭,把攝製組很多男人都看哭了。

《九兒》這曲民歌也配的極好,情感的渲染隨著音調的變高,一浪高過一浪,高粱熟來紅滿天啊,九兒我送你去遠方……

還有豆官最後的送別話:娘娘你上西南,寬寬的大陸、長長的寶船……這一段是膠東當地的送葬話,是魂歸故里的意思。

3.電視劇《甄嬛傳》

甄嬛在宮裡最真心對待的眉莊死後,孫儷在這裡貢獻了她教科書般的演技。

甄嬛一步一步,跌跌撞撞走回了自己宮裡,伴隨著回憶殺,在踏上門檻的那一刻突然爆發,不是聲嘶力竭的那種哭喊,而是看起來真的痛到極點無法訴說的那種。

相信看過這個片段的人都被深深震撼了。眉頭一皺,讓人覺得此刻的她心裡在滴血,無法呼吸的悲慟,哭的人心都碎了。

當然,還有做了極大貢獻的《菩薩蠻》這首歌。

4.《亮劍》

騎兵連最後的進攻

李雲龍麾下這個性格有點執拗的騎兵連長孫德聖,瘦瘦黑黑,敢鑽李雲龍話的空子,只為了能夠沖在前方上陣殺敵。

被重重包圍後,彈藥盡、無後援,這些漢子悍不畏死的表現是整部電視劇的振奮點與飆淚點。

“騎兵連!進攻!”

“騎兵連!進攻!”

“騎兵連!進攻!”

一匹馬、一隻斷臂、一腔男兒熱血,單槍匹馬沖進敵陣,讓人看得熱血沸騰。這種壯烈就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向我開炮

秀芹很主動,讓李雲龍這個大老爺們也招架不住。秀芹也有不亞于李雲龍的那股狠勁兒,李雲龍可以衝冠一怒為紅顏(但其實遠不止),秀芹也可以慨然赴死。

當山本一木綁著秀芹站在高高的城樓上,巧舌如簧拖延時間。我們都知道,李雲龍絕不會為了秀芹一人犧牲更多兄弟們。然而,當秀芹喊出“李雲龍 ,開炮”時,我們還是被深深震撼了。

“開炮!開炮!開炮!”愛和熱血在李雲龍嘶聲力竭的呼喊中,變得那麼有淚點。

《亮劍》這部電視劇,沒有那麼多氣氛和音樂渲染,只是依靠故事和演技,就深深震撼了我們。

每次參觀抗戰博物館,讀到那段歷史,從心裡深深敬佩那些革命先烈。我相信,現實的慘烈遠遠超過電視劇或小說,這是血肉築起的長城。

5.《琅琊榜》

琅琊榜中,淚點很多,其中印象深刻的有兩個:

譽王謀反、死守獵宮

這段群戲可謂氣勢磅礴,在這段戲裡,很多人的演技展現的酣暢淋漓,有恐懼者、有猶豫者,但更多的是大無畏的氣節。(最精彩的兩段戲個人認為就是這段和我們的梅長蘇“逼宮”片段)。據說,光這段戲就拍了整整一周。

每一個人都持著必死的勇氣去戰鬥,懵懂的小飛流滿臉是血,女兒身的宮羽決絕廝殺。

這裡有個細節非常感人,其實言豫津本是公子,他的佩劍有劍穗,是為了裝飾好看的,然而在此刻,本應裝飾的寶劍也鏘然出鞘,加入了戰鬥。

劇情在霓凰救夫時達到了高潮,場景、音樂、演員的眼神配合到位,如果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悲壯”。

梅長蘇之死

這是全劇另一個淚點,霓凰顫抖著打開“吾妹霓凰”的信、景琰一步步走向那個蒙著紅布的牌位,一顆夜明珠赫然印入眼簾。

江左梅郎的故事就此落幕。

(淚點有高有低,但好的作品總能打動人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