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吳敬璉:無論如何要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16日在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SAIF)和中信出版集團上海公司聯合主辦的“名家講堂”上表示, 歷年多種指導發展的口號, 指向的都是同一個問題, “其實講的都是同一回事:提高效率, 實現經濟增長模式(或稱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 ”

人口紅利消失 海量投資效果遞減、杠杆率高企

他認為分析中國經濟就要回到基本, 他用索洛的增長函數作為框架對當前中國經濟做出了分析。 “中國過去的增長一靠人口紅利, 二靠資本海量投資, 目前這兩種方式都遇到了問題, 人口紅利在2005年、2006年的時候已經消失了, 中國勞動力總量從去年開始下降;資本海量投資則出現回報遞減的狀況, 且杠杆率的副作用非常大。 ”

(索洛的增長函數)

無論如何要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

他認為, 當前中國正在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其中間環節就是提高效率、優化結構、糾正資源誤配, 而提高效率就是要發揮市場的決定作用。 “市場有兩個作用, 一個作用就是能夠有效地配置資源, 能夠糾正資源的誤配;另外一個作用就是建立一個所謂相容的激勵機制, 使得人們有創新和創業的積極性, 這樣才有可能創新。

他還表示, “如果改革推進不夠, 那麼效率提不高, 也糾正不了資源誤配, 結構就優化不了。 那麼用什麼辦法?就用行政命令下指標。 比如說, 鋼鐵下個指標今年降多少萬噸, 然後下到省, 省下到縣, 縣跟企業定合同、責任書。 在市場還不完善的情況下, 行政手段是要用的, 但無論如何要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 ”

關於房價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張春說:“目前, 老百姓的錢怎麼轉到創新企業手裡, 有很大的問題。 因為股市和銀行不行, 老百姓的錢沒有一個安全的去處, 於是就湧向房地產。 房地產在一定程度上, 尤其是一線城市的房地產, 供給是很少的。 如果阿裡巴巴和騰訊這樣的好公司都在中國上市,

大家都會把錢投到那裡, 也不會有錢去炒房地產了。 這個也說明, 中國的金融配置本身以及股市和銀行的管道都是錯配的, 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無效的。 當然, 過去這十年有一定的改善, 但在很大程度上還是錯配的。

關於股市

吳敬璉說:“對於股市來說為什麼要監管?就是因為資訊的高度不對稱, 資訊高度不對稱就需要監管。 監管需要做一件什麼事?需要讓資訊落實方面得到充分的保證, 然後根據各人對於風險的偏好, 自己決定該買還是不該買入。 所以, 正確的監管路線是嚴格執行資訊約束機制。 但在中國, 一直以來的監管路線是審批制, 審批制的結果是造成了所謂的尋租。 不能說簡單地加強監管就是好的, 要看你怎麼監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