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隋文帝耗費9月修建世界第一城長安,為何被李世民搶了千古功勞?

長安城, 原名大興城, 是隋唐兩朝的首都, 亦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 外國文獻上稱為胡姆丹。

西元581年, 北周權臣楊堅稱帝,

建立隋朝。 開國之初, 都城仍在漢長安舊城, 但此時的長安城因久經戰亂, 已殘破不堪, 且宮室形制狹小, 不能適應統一的國家都城的需要, 幾百年來城市污水沉澱, 壅底難泄, 飲水供應也成問題, 加之渭水南侵等。 隋文帝遂放棄長安舊城, 于龍首原之南營建新都——“大興城”。 當時也稱長安。

隋高祖開皇二年(582年)起, 大興宮的修建拉開了大興城修建的序幕, 在宇文愷的主持下, 僅用9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建成了宮城和皇城。

隋大興城是經過周密的調查勘測和精心設計後才動工修建的。 宇文愷參照北魏洛陽城和東魏、北齊鄴都南城, 把龍首原以南的6條高坡視為乾之六爻, 並以此為核心, 作為長安城總體規劃的地理基礎。 "六坡"是大興城的骨架, 皇宮、政權機關和寺廟都高高在上, 與一般居民區形成鮮明對照。 岡原之間的低地, 除居民區外, 則開渠引水, 挖掘湖泊, 增大了城市的水域。 大興城充分利用地形的優勢, 增大了立體空間, 顯得更加雄偉壯觀。

大興城的平面佈局整齊劃一,

形制為長方形。 全城由宮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組成, 完全採用東西對稱佈局。 外郭城面積約占全城總面積的88.8%, 居民住宅區的大幅度擴大是大興城建築總體設計的一大特點。 大興城在當時的世界上是最為巨大的城市, 是漢長安城的2.4倍, 明清北京城的1.4倍。 比同時期的拜占庭王國都城大7倍, 較西元800年所建的巴格達城大6.2倍。

可以說, 之後的李朝歷代國都, 都以大興城的建築為樣板, 日本和韓國等的國度也是如此。

開皇三年(583年), 隋王朝遷至新都, 因隋文帝早年曾被封為大興公, 因此便以"大興"命名此城。 開皇之治時人口大60萬(一說25萬)人。

隋煬帝大業九年(613年), 動用10余萬人在宮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 城市的總體格局至此基本形成。

隋朝, 是一個短命的王朝。 618年, 隋朝滅亡, 唐朝之後繼續在此定都, 並更名為長安。 此後進一步修建和完善, 在唐太宗, 唐高宗和唐玄宗年間先後增建了大明宮和興慶宮等宮殿。 到了盛唐時期人口達到100萬左右。

為什麼談及長安城, 就是大唐長安呢?很少有人會說隋朝長安或大興城呢?

自古以來, 成王敗寇, 儘管楊堅是有名的一代明君, 然而隋朝短暫, 再加上其子隋煬帝聲名狼藉, 改名擴建後的長安城, 大多功勞歸到了身為勝利者的唐太宗李世民身上。 尤其大唐盛世, 萬國來朝, 長安城似乎從此之中, 和隋朝一點關係都沒有。

當年也曾萬國來朝, 被稱為第一位“聖人天可汗”的隋文帝, 也從歷史塵煙中被人淡淡忘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