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無名文學|李子《鄉韻》——難忘的“嘟嘟戲”

鄉韻

文/李子

難忘的“嘟嘟戲”

過去農村沒有電視, 沒有電影, 長年累月聽不到絲竹之音, 歲月非常枯燥。 每來個耍猴的、練拳腳賣藝的, 變玩戲法兒的, 一敲鑼打鼓, 人很快就聚一大群。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 哪個不來看熱鬧開開眼呀?

今日, 在梨花屯的南小莊上, 來了一台戲, 一敲鑼, 人就圍了一群。 這台戲只一個人演出。 此人有四十多歲, 長得粗粗拉拉的, 不像個藝人, 象個剛放下鋤頭的莊稼漢。

他用扁擔挑著一副擔子。 一頭是個大圓形的高箱子, 一節節的, 足有四五節。 另一頭是一個大包袱, 裡邊好似包了被褥鋪蓋及一些乾糧。 他是唱獨角戲的。 我們這兒叫“嘟嘟戲”, 別看只一個人, 只要把道具支巴起來, 一人可裝成多人, 連說帶唱還敲鑼打鼓, 還耍那些木偶布人, 非常有意思。

今日可開開眼吧!不看“嘟嘟戲”, 又兩三年了, 太想看了。 跟定他了, 他走到哪裡, 我就跟到哪裡, 不吃不喝也得看這台“嘟嘟戲”。

在李振吉家的大門旁邊, 他撂下了挑子。 因這兒向陽, 背風, 前邊場地也寬敞, 可以多站或坐些觀眾。 只是演出待遇, 沒人承擔。 一時不好開演。 此時李三嘎子挺身而出, 他好管閒事。 他說:你就演吧, 每人一個餅子, 還不行嗎?我給你斂,

有我一個也跑不了。 這地方多好, 演你的, 出了事沖我說。

這李三嘎子, 是我遠門的三叔。 在群眾中很有威信。 他哥三個, 排行老三, 大家就叫他李三嘎子, 其實他一點也不嘎。

那唱嘟嘟戲的一聽, 有人給他斂乾糧, 有人幫忙, 馬上千恩萬謝說了好幾句客氣話。 於是他把那高圓箱子打開, 開始弄出道具搭台。

原來他的戲都在這高箱子中。 一會兒就支巴成了一個小戲臺, 又把那長扁擔取過來, 往小戲臺下邊一捅, 那兒有機關, 那扁擔就把小戲臺支了起來。 小戲臺下邊連著黑色的布筒子, 把扁擔也遮在布筒子中, 他把那高櫃子靠牆放好, 也擺在布筒子中, 把小戲臺靠在牆上, 他一俯身子鑽進幕布之中。 我們就只能看到那扁擔懸在空中的小戲臺了。 裡邊一時鑼鼓大作, 人聲鼎沸, 好似有二人說話, 一人就是那個主演, 嗡聲嗡氣地莊稼人。 另一人, 娃聲娃氣, 聽得出他說的是啥, 但聲音好似吹哨兒, 像一年輕人和他對話。

李三嘎子懂行。 他說裡邊這個娃聲娃氣的人還是他, 他嘴裡含了一個薄薄的小鐵片兒,

就是這東西發出嘟歪嘟歪的聲響, 要不怎叫“嘟嘟戲”呢?

繼續演出。 先從戲臺的上場門, 一撩門簾出來了一個渾身穿黑裝的武士。 這我知道, 我看過《水滸》。 這是武松, 那長相打扮就是武松, 青年英俊, 一身英雄之氣。 這齣戲叫《武松打虎》。 武松要上景陽崗, 找了一酒店喝酒, 又出來一個店小二, 給他端酒, 武松仰脖就喝, 裡邊咚咚地配音, 一碗了, 又咚咚咚一碗, 裡邊配音說:兩碗了!武松一連喝了十八大碗酒。 武松有些醉了, 店小二說景陽崗有老虎, 不叫他走。 武松不聽, 還是搖搖晃晃地走了。 老虎出來了。 這老虎是那人用手舉著的, 在下邊能看到舉虎的大手。 老三叔馬上提醒:舉的太高了。 那大手馬上抽回去了。

武松再出場和老虎開打。老虎連撲帶咬,一點也不示弱。武松武藝高強,掄起哨棒向老虎打來。沒打到老虎,哨棒打在小戲臺的邊沿上,被打飛了。武松沒了武器,只好赤手空拳和老虎搏鬥。武松騎在了老虎身上,好一頓拳頭。裡邊娃聲娃氣嘟歪的配音:哎呀哎呀,這是個什麼東西?怎這拳頭這麼硬呀?打死我了,打死我了!

我們一群孩子在台下雀躍:打得好,打得好,看你還吃人不?

裡邊搭話了:再也不敢吃人了,再也不敢吃人了。

好戲。老虎還會說話,和觀眾能隨時溝通交流,多有意思!

《武松打虎》演完,群眾不散。老三叔說再演一齣,我給你去斂餅子。那時在農村,各家主食都是玉米麵窩頭、餅子,有這個吃就非常滿足。

他接著又演了一出《王小二磨豆腐》。這一齣戲也挺有趣,不過不如《武松打虎》好。還是武松有能耐,以後有空就練武,學武松,長大了好為民除害。

演嘟嘟戲的走了。他掙了一堆玉米餅子,幾天可以有飯吃了。

我們看著他挑著擔子離去,大有失落之感。如他不走,再給我們演一場多好!一晃幾十年過去了,一想起那難得的“嘟嘟戲”,就好像又看見那演嘟嘟戲人的背影。他為我們送來了歡樂,自己卻吞咽著歲月的苦澀……

溫馨提示:推廣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

編輯:丁潤龍 劉佳騰

武松再出場和老虎開打。老虎連撲帶咬,一點也不示弱。武松武藝高強,掄起哨棒向老虎打來。沒打到老虎,哨棒打在小戲臺的邊沿上,被打飛了。武松沒了武器,只好赤手空拳和老虎搏鬥。武松騎在了老虎身上,好一頓拳頭。裡邊娃聲娃氣嘟歪的配音:哎呀哎呀,這是個什麼東西?怎這拳頭這麼硬呀?打死我了,打死我了!

我們一群孩子在台下雀躍:打得好,打得好,看你還吃人不?

裡邊搭話了:再也不敢吃人了,再也不敢吃人了。

好戲。老虎還會說話,和觀眾能隨時溝通交流,多有意思!

《武松打虎》演完,群眾不散。老三叔說再演一齣,我給你去斂餅子。那時在農村,各家主食都是玉米麵窩頭、餅子,有這個吃就非常滿足。

他接著又演了一出《王小二磨豆腐》。這一齣戲也挺有趣,不過不如《武松打虎》好。還是武松有能耐,以後有空就練武,學武松,長大了好為民除害。

演嘟嘟戲的走了。他掙了一堆玉米餅子,幾天可以有飯吃了。

我們看著他挑著擔子離去,大有失落之感。如他不走,再給我們演一場多好!一晃幾十年過去了,一想起那難得的“嘟嘟戲”,就好像又看見那演嘟嘟戲人的背影。他為我們送來了歡樂,自己卻吞咽著歲月的苦澀……

溫馨提示:推廣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

編輯:丁潤龍 劉佳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