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高送轉亂象該如何監管?

日前, 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出席上市公司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時指出:“有的上市公司財務造假, 有的用高送轉來助長股價投機,

一些‘忽悠式’、‘跟風式’重組已成市場頑疾。 ”

這表明高送轉、大股東違規減持等現象將成證監會監管的重要方向;更傳遞出證監會將付諸行動, 開展“高送轉”專項檢查及進行嚴厲處罰的強烈信號。

對高送轉嚴厲監管, 並非要將其“一棍子打死”而“全盤否定”, 畢竟其有滿足資本流動性擴張需求的作用, 如果在規範好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高送轉, 確實具有啟動資本流動性的功效。

但是, 一些上市公司讓高送轉“變質發黴”, 成了暗地利益輸送的“護身符”。 比如, 通過高送轉進行忽悠式分紅, 掩蓋其經營慘澹的頹勢, 欺騙廣大投資者;或利用資訊不對稱, 通過高送轉誘惑廣大投資者跟風, 跟著概念走, 然後將其搖身一變為利益關聯方減持的“障眼法”;或把高送轉變成了炒作股價的工具,

故意釋放利好的煙幕彈, 迷惑投資者, 成為操縱股價和內幕交易的禍根。 從這些亂象看, 高送轉的確到了該嚴厲監管和認真清理的時候了。

從當前看, 嚴厲監管高送轉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方面, 可有效遏制高送轉亂象, 淨化資本市場環境, 進一步規範上市公司經營行為。

目前, 上市公司高送轉風氣盛行, 對正規分紅公司形成較大衝擊。 Wind資料顯示, 截至4月8日, A股市場有1170家上市公司提出了2016年度分紅送轉預案, 有245家轉增股份, 擬每10股轉增10股以上的多達147家, 擬每10股轉增20股以上有43家。 而每10股轉增30股的上市公司有凱龍股份(67.740, -2.36, -3.37%)等7家。 更引人注目的是, 2016年才上市的昆侖萬維(20.250, -0.35, -1.70%)聲稱公司中期高送轉10轉30,

豪氣逼人。

2016年度分紅送轉預案, 無論公司數量還是送轉力度, 都已創歷史新高。 因此, 監管部門只有敢於亮劍, 在監管上動真格, 嚴格把住幾條監管底線, 比如高送轉比例是否與公司業績增長相匹配、高送轉相關資訊披露是否充分、高送轉預案是否與相關股東的後續減持安排有關、提供相應的內幕知情人資訊等, 資本市場高送轉亂象才會收斂, 上市公司才會將現金分紅當成自身最大的經營目標和責任。

另一方面, 可有效保護廣大中小投資者利益, 促進價值投資理念的形成, 使中國資本市場邁向健康發展軌道。

高送轉忽悠式分紅, 炒概念, 吹大股市泡沫, 讓廣大中小投資者盲目跟風, 既助長了投資者投機膨脹心理,

又讓廣大中小投資者成了機構大戶減持套現和股市暴跌的“接盤俠”, 嚴重侵害了投資者利益, 影響了資本市場及社會穩定。

讓人記憶猶新的是, 2015年1月22日海潤光伏(2.310, -0.02, -0.86%)發佈公告, 宣佈前三大股東同時向董事會提議高送轉“10轉20”, 當天大量資金入場, 股價漲停。 結果, 一星期後, 上述三位高送轉提議人搖身一變成了減持人, 二股東九潤管業減持0.784億股, 套現6.89億元, 並退出海潤光伏前三大股東席位。 過了兩天, 海潤光伏發佈預虧8億元的公告, 股價應聲暴跌。 大股東抽身而去, 留下一地雞毛, 被套的中小投資者欲哭無淚。

顯然, 證監會加大高送轉監管力度, 無疑既可監督上市公司規範高送轉行為, 又可倒逼更多上市公司走向現金分紅之路;既能督促上市公司形成正確經營理念,

又能讓廣大中小投資者分享上市公司發展紅利, 最終有效增強資本市場投資功能和吸引力。

要搞好高送轉監管, 筆者希望監管部門從資訊披露規範性、事後監督以及內幕交易核查等多方面下手:嚴防通過高送轉操縱股價和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並及時發佈資訊, 提醒中小投資者關注“高送轉”提前披露背後的動機;嚴格要求上市公司在披露高送轉方案時, 應同時披露在股東大會前公司是否有減持股票的意向, 並詳細說明具體原因。 若此, 則能真正遏制高送轉的不規範行為, 中國資本市場也將迎來蓬勃發展的春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