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傳英特爾12英寸晶片廠落戶以色列 中國無緣

有消息稱, 工廠將落戶以色列, 2005年內英特爾確定最後落腳點

本報記者 王如晨 發自上海

中國將很可能與英特爾的12英寸晶片擦肩而過。 英特爾新的12英寸晶片工廠可能落戶以色列。 來自以色列Haaretz網站的消息稱, 英特爾日前已向該國政府方面提起5億美元的投資補助申請, 據悉, 該提案已提交到以色列外貿部長與財政部長層面。

據悉, 英特爾將於2005年內定下這一最為先進的12英寸晶片工廠的落腳點。 在英特爾此前的方案中, 中國是備選地點之一。 目前, 中國大陸僅有一家12英寸晶片工廠, 為中芯國際所有,

地點在北京。

對於工廠選址事宜, 英特爾中國公司公關經理劉婕表示尚不知情, 也不便評論。

四國候選

英特爾這一項目已經引起至少四個國家的爭奪。

在2004年的首輪競爭中, 愛爾蘭以1.7億歐元(約2.25億美元)補助款及其他優惠條件, 擊敗了美國本土與以色列的提案, 獲得了12英寸晶片廠的設立權, 並確立了具體建廠位址。

但是, 今年3月, 歐盟以市場壟斷嫌疑為由, 認為英特爾不符合歐盟嚴格定義下的政府補助案條件, 導致愛爾蘭抽回補助款。 英特爾發言人ChuckMulloy當時失望地暗示, 此舉有可能影響到英特爾未來在該國投資先進制程設備的意向。

美國本土已很難引起英特爾的興趣。 比如, 美國稅率太高, 早就被英特爾多次批評, 該公司新任CEO歐德甯4月曾表示,

在海外設立晶片廠, 10年內, 英特爾可節省下10億美元成本。 除此之外, 海外營收已占英特爾整體收入的75%, 它正全力佈局美國以外市場。

印度也曾一度成為英特爾的首選。

英特爾前任CEO貝瑞特曾高度評價該國良好的軟體產業環境, 並表示英特爾可能在印度設立工廠。 不過他同樣宣稱:“改變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 再過幾年, 也許能在印度看到英特爾的半導體工廠。 ”似乎表明了態度:暫不會投資。

現在, 以色列再次成為奪冠熱門。 不過, 有意思的是, 以色列外貿產業部上月剛剛拒絕了英特爾4.9億美元補助申請。 這個數字與公司目前申請的5億美元補助申請相差無幾。

政策限制無緣中國

中國也曾是英特爾公司重點評估的地點,

但由於美國出口政策限制, 使得中國基本無緣。

劉婕表示, 美國高新技術出口管制非常嚴格, 尤其針對發展中國家, 這使得英特爾暫時無法在中國大陸設立晶片工廠。

這一管制的重要政策是《瓦森納協定》。 作為冷戰時期的產物, 該協議簽署國家達幾十家, 禁止向中國、前蘇聯、中東等國家輸出先進晶片製造設備。 事實上, 隨著中芯國際12英寸廠的成功建立與量產, 這一限制已經失去意義。

貝瑞特曾多次批評美國這一出口控制政策。 去年10月初, 中芯國際與德州儀器就90納米技術簽訂合同時, 他說, “中國國內晶片工廠可以修建90納米生產工藝廠, 完全不需要考慮美國出口控制法, 而英特爾卻不可以, 不實用並且過時的美國法律讓美國廠商在與中國國內廠商競爭時盡處下風。

“這並不妨礙我們其他方面的投資, 多年來, 英特爾不斷持續投資中國大陸, 已在上海、成都等地分別設立全球最為先進的封測廠, 最近還在上海專門成立了封裝測試研發中心。 ”劉婕表示。

目前, 英特爾在華共有兩個晶片封裝測試廠, 分別位於上海和成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