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央視名導鄭燕興——只傍青山不染塵的“畫癡”倪林海(4)

(央視名導 鄭燕興)

近日, 央視知名導演鄭燕興受好友崔永元委託, 向摯友倪林海預約一副“石頭佳作”, 鄭燕興導演隨即電話了摯友——國內有名的“畫癡”倪林海,

在電話中, 鄭燕興導演轉達了好友崔永元對於倪林海畫作的讚賞, 鄭燕興導演還表示, 好友崔永元特別喜歡林海兄的“石頭佳作”。

(上海“延藝堂”堂主、中國著名“畫癡”倪林海)

在這多雨四月, 崔永元想求林海兄“石頭佳作”一副,

博個好彩頭, 喻意“石來運轉”, 並表示對於鄭燕興導演聯合“延藝堂”共同打造的大型人文紀錄片《中國文化名宿》, 給予了很高期望, 崔永元讓好友鄭燕興導演轉達倪林海, 如果到時拍攝過程中需要主持角色, 崔永元將義不容辭!

(崔永元)

同時, 崔永元讓鄭燕興導演轉告倪林海,

六月中旬左右, 他將跟隨鄭燕興導演一起到上海“延藝堂”實地調研采風。 也一併為倪林海準備了隨手禮!上海“延藝堂”, 為何有如此魅力, 讓一代著名主持人崔永元青睞有加?“畫癡”倪林海又具備怎樣藝術素養, 使得崔永元希求畫作?

(鄭燕興與崔永元)

讓我們一同走進這充滿神秘色彩的“延藝堂”, 讓我們一同瞭解這魅力四射的“延藝堂”堂主——倪林海。 江南三月, 草長鶯飛, 桃李芳華。 綿綿春雨中, 位居水鄉朱家角古鎮號稱江南第一官廳的五鳳樓茶香嫋嫋琴聲清遠。 書家駱鈞的狂草書法展就在此展示。 觀者不多, 或立或坐三五成群, 並無喧嘩井然有序。 除去媒體及書法界前輩名宿, 餘多滬上書家舊友。

朱家角古鎮屬於上海青浦區故稱珠溪又稱角裡, 水系發達臨近蘇浙, 歷來不乏文人墨客聚集, 有據可查元四家之一倪雲林即常客舟而來, 筆下山水時見此處澱山湖水景。 都說大隱於市小隱於野, 介於城市和鄉野的水鄉古鎮柔美閒適, 這可能也是眾多藝術家定居于此的原因。 倪雲林走後七百年的珠溪古鎮, 文脈不絕, 海派文化的博大與包容讓此處兼併含蓄, 藏龍臥虎。

展前, 在一處名為長風草堂的別院, 此處臨河而居, 白牆灰瓦看似和旁邊民居無異, 待進入後才會發現, 空間不大上下二層, 這裡的禪意秘境令人感歎。 門口盛唐蓮花盆中種一太湖奇石,玲瓏清雅,竹簾隔斷簡潔樸素,廳正中懸“澄懷味道”四字,架幾之上散放商周古陶、古籍、如意一柄,正中西漢青瓷古缶內插枯荷、蓮蓬。茶室四張清式櫸木禪椅圍一清代蘇作八仙桌,牆壁白素,懸一古琴形制古雅漆藝精良系國內古琴鬼才舒雲濤親斫。東方文人雅士生活的精粹在此盡顯,他傳承了傳統文人審美,為現代都市生活做減法,優雅而淡然。

(“畫癡”倪林海悟禪軒)

草堂主人倪林海字長風,山水畫家,古陶收藏家,他平時自嘲,就是個愛畫畫收點破爛的閒人。此時正和友人駱鈞等聊此次書展策展,倪駱二人雖然一書一畫性情各異,但藝術觀點相近故而常聚三五藝友品茶論藝。

(上海“延藝堂”堂主、中國著名“畫癡”倪林海作品)

長風之畫,澄明靜穆,畫面乾淨空靈,頗有幾分當年倪雲林意味,其畫水墨為主,著墨不多,樸素如其收藏的古陶。畫境透出些許清寂孤寥,清代惲南田曾說:“寂寞無可奈何之境,最宜入想”。寂寞之境,水不流花不開聲色不動。如如不動,實超越塵世超越世俗的禪境。曾有好友,立于畫前,久未言語而淚流滿面。

(上海“延藝堂”堂主、中國著名“畫癡”倪林海作品)

窗外,春雨如織,略帶寒意,室內茶盅水汽升騰,桌上紫砂盆中宋梅綠意盎然,幽香沁人心脾···

如此“只傍青山不染塵,江邊墨灑洗紅心”的藝術素養,也難怪讓一代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為之“石頭佳作”而傾心,“石來運轉”,有句老話說的好“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在此,恭祝“畫癡”林海兄,“長風”破浪臨,雲帆滄海遊!

(人物連結):央視名導 鄭燕興

鄭燕興,筆名鄭博覺,央視知名導演,祖籍河北省邢臺市。2003年入職鳳凰衛視《魯豫有約》任導演;與師姐魯豫並肩戰鬥一年有餘,2004年入職中央電視臺。 2005年製作的《此情我待》獲第七屆“中國殘疾人事業好新聞獎”電視類一等獎。 2008年製作的汶川特別節目《鏗鏘玫瑰》(專訪失去十一位親人的女民警蔣敏)獲公安部最佳影片獎。2011年製作三集《寶藏人間》之《皇陵大案》。同年深入邙山深處採訪製作《拆彈部隊》(上下)在《講述》播出。同年策劃製作中宣部特別節目“講述·文明中國”《盜·非道》《兄弟·裂變》《曠野·盟約》。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參與制作大型紀錄片《西路軍》。同年《軍營又響駝鈴聲》特別節目之《退伍老兵的神秘禮物》。鄭燕興導演在央視製作播出的紀錄片達上百部,成為央視導演隊伍中的佼佼者。2014年鄭燕興導演調任社會與法頻道任主編,審稿,審節目並參與台裡大型節目策劃製作。鄭燕興導演與撒貝南、張紹剛、沙桐、董卿、崔永元為台裡眾同事中感情最為特別的摯友。

門口盛唐蓮花盆中種一太湖奇石,玲瓏清雅,竹簾隔斷簡潔樸素,廳正中懸“澄懷味道”四字,架幾之上散放商周古陶、古籍、如意一柄,正中西漢青瓷古缶內插枯荷、蓮蓬。茶室四張清式櫸木禪椅圍一清代蘇作八仙桌,牆壁白素,懸一古琴形制古雅漆藝精良系國內古琴鬼才舒雲濤親斫。東方文人雅士生活的精粹在此盡顯,他傳承了傳統文人審美,為現代都市生活做減法,優雅而淡然。

(“畫癡”倪林海悟禪軒)

草堂主人倪林海字長風,山水畫家,古陶收藏家,他平時自嘲,就是個愛畫畫收點破爛的閒人。此時正和友人駱鈞等聊此次書展策展,倪駱二人雖然一書一畫性情各異,但藝術觀點相近故而常聚三五藝友品茶論藝。

(上海“延藝堂”堂主、中國著名“畫癡”倪林海作品)

長風之畫,澄明靜穆,畫面乾淨空靈,頗有幾分當年倪雲林意味,其畫水墨為主,著墨不多,樸素如其收藏的古陶。畫境透出些許清寂孤寥,清代惲南田曾說:“寂寞無可奈何之境,最宜入想”。寂寞之境,水不流花不開聲色不動。如如不動,實超越塵世超越世俗的禪境。曾有好友,立于畫前,久未言語而淚流滿面。

(上海“延藝堂”堂主、中國著名“畫癡”倪林海作品)

窗外,春雨如織,略帶寒意,室內茶盅水汽升騰,桌上紫砂盆中宋梅綠意盎然,幽香沁人心脾···

如此“只傍青山不染塵,江邊墨灑洗紅心”的藝術素養,也難怪讓一代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為之“石頭佳作”而傾心,“石來運轉”,有句老話說的好“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在此,恭祝“畫癡”林海兄,“長風”破浪臨,雲帆滄海遊!

(人物連結):央視名導 鄭燕興

鄭燕興,筆名鄭博覺,央視知名導演,祖籍河北省邢臺市。2003年入職鳳凰衛視《魯豫有約》任導演;與師姐魯豫並肩戰鬥一年有餘,2004年入職中央電視臺。 2005年製作的《此情我待》獲第七屆“中國殘疾人事業好新聞獎”電視類一等獎。 2008年製作的汶川特別節目《鏗鏘玫瑰》(專訪失去十一位親人的女民警蔣敏)獲公安部最佳影片獎。2011年製作三集《寶藏人間》之《皇陵大案》。同年深入邙山深處採訪製作《拆彈部隊》(上下)在《講述》播出。同年策劃製作中宣部特別節目“講述·文明中國”《盜·非道》《兄弟·裂變》《曠野·盟約》。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參與制作大型紀錄片《西路軍》。同年《軍營又響駝鈴聲》特別節目之《退伍老兵的神秘禮物》。鄭燕興導演在央視製作播出的紀錄片達上百部,成為央視導演隊伍中的佼佼者。2014年鄭燕興導演調任社會與法頻道任主編,審稿,審節目並參與台裡大型節目策劃製作。鄭燕興導演與撒貝南、張紹剛、沙桐、董卿、崔永元為台裡眾同事中感情最為特別的摯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