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故宮僅有兩座洋樓:一座藏23萬件國寶,一座邪門無比成爛尾樓

在中國傳統建築風格集大成的故宮裡, 竟然豎立著兩座洋樓, 難免讓人有種不倫不類之感。 當初劉伯溫設計故宮時房屋數量是9999間半, 怎麼還會有多餘的地方建洋樓呢?

更奇怪的是, 這僅有的這兩座洋樓, 命運卻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一座曾藏23萬件價值連城的國寶, 當年從熱河行宮、瀋陽故宮運回的文物都存放著這裡。

而另一座建了沒一半就停工了, 成了故宮裡最大的爛尾樓。 此外這個爛尾樓還非常邪門, 住在這裡的人都非常倒楣。 故宮這麼富麗堂皇的地方, 怎麼能留下爛尾樓來影響皇室尊嚴呢?

1

無比豪華的故宮裡竟然也會有一座巨大的爛尾樓, 這樓還是一個西洋建築, 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水晶宮。 怎麼會冒出個西洋建築呢, 當初劉伯溫規劃故宮的時候可是9999間半根本沒有多餘的宮殿。 其實水晶宮根本不是另辟地方所建, 而是建在延禧宮的原址上。

故宮的結構是前朝後寢各三大殿, 此外還有東西各六宮, 延禧宮就屬於東宮建築群。 延禧宮初名長壽宮, 清朝時改為延禧宮, 是明清兩朝妃嬪居住的地方, 清朝的道光帝之恬嬪、成貴人在此居住, 乾隆帝之孝儀純皇后曾在此居住。

水晶宮之所以邪門根源就在於延禧宮。 原因有三:

一是曾經在住在這裡的妃子都不太得寵, 且大多沒有好下場, 誰進去誰倒楣。 許多人到了這裡都要繞道走。 看過《甄嬛傳》的人都知道, 住在延禧宮的富察貴人最後瘋了夏常在被華妃賜了一丈紅淳常在被人推進水裡淹死了。

可見戲裡戲外延禧宮都不太吉利。

二是延禧宮的風水真的不太好。 從地理位置上看, 它位於紫禁城東北, 屬於八卦中艮位, 最容易著火, 這個位置不適合建宮殿。 果不其然, 延禧宮在歷史上就經常發生火災, 在道光二十五年發生的一次火災中,

延禧宮的正殿、後殿及東西配殿等所有的25間房全被燒毀, 僅剩下一個宮門。 複建後咸豐五年在讀被燒毀。 考慮到風水的問題, 延禧宮一直沒有再建。

三是延禧宮的地理位置太不好,和它挨著的淨是邪門之地。延禧宮離蒼震門比較近,自門東出就是東筒子長街,是指內廷東路與內廷外東路之間的南北向長街,南起箭亭後廣場,北抵北橫街,夾在西六宮、奉先殿、北五所與甯壽宮之間的宮道。

蒼震門

東筒子夾道是故宮各種傳說中最負盛名的陰陽道。所謂陰陽道是指明月高掛的夜裡,在長長的夾道地面上呈現一陰一陽兩個介面,傳說鬼雖是在夜裡出來,但會躲著人走。人走陽道鬼就走陰道,人走陰道鬼就走陽道。但是人如果一腳踩陽道一腳踩陰道,或是踩著中線走路,那鬼就沒有地方走了,一百步就會把人撞個跟鬥。傳說陰陽道上經常發生靈異事件。近墨者黑,和這條邪道挨著,延禧宮自然沒什麼好風水了,最終毀於大火。

至於延禧宮火災頻發的原因,許多人說是風水不好,不吉利。其實根本的原因其實是人為。東筒子是紫禁城東部之交通要道,宮外長街上商販雲集、魚龍混雜,宮女太監長經常從這裡走,走的人一多,就容易發生事情,比如火災之類的。

2

延禧宮自燒毀之後就一直沒建,直到溥儀繼位,原住在延禧宮旁的光緒寵妃瑾妃升為端康太貴妃,此時光緒和慈禧已經先後去世,她覺得自己的地位升高了,因此向主持後宮的隆裕皇后提議將延禧宮改建成一座水晶宮,瑾妃還請隆裕皇后給水晶宮題寫了“靈沼軒”的匾額。而皇宮中有沒有空地了,就在延禧宮的遺址上修建了這個宮殿。

端康太貴妃在水晶宮看魚

延禧宮的風水不好人盡皆知,為什麼瑾妃還想在它原址上建宮殿呢?除了故宮裡沒有多餘的空地之外,也考慮到了避免火災的因素,此水晶宮是模仿英國的水晶宮,可以把金水河水引進去,這樣就不擔心火災了。

英國水晶宮

這個西洋建築水晶宮長什麼樣子呢?據《清捭史》及《清宮詞》上記載,水晶宮上下分三層,以銅作棟、以玻璃為牆四望空明,進入其中如同置身玻璃世界。在玻璃牆的夾層中引入金水河的水,水中養金魚,最下層地板也用玻璃鋪成俯視四周可見魚遊其中,荷藻參差,青翠如畫。

這麼美麗的水晶宮建成後會成為故宮的焦點吧,可惜的是,水晶宮命途多舛,因為太貴妃不是太后,修建速度自然慢了些,後來因為列強入侵,清朝國庫空虛,水晶宮只修到了一半就被迫停了下來。張勳復辟的時候,西北軍打過來,一炮正好打中這個水晶宮,又毀掉了好多,現在就只剩一個鋼架子了,那個美麗願景‘水晶宮’就成了故宮裡最大的爛尾樓。

曾藏23萬件國寶的藏寶庫

1

除了水晶樓,故宮裡還有一個西洋風格的建築,叫寶蘊樓。與水晶樓命運差的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水晶樓是爛尾樓,寶蘊樓曾經是藏23萬件國寶的藏寶庫。

寶蘊樓非常特別的一點是它既不是明代所建,也不是清代所建而是民國時期建造的,建成於 1915年,距今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了它是故宮裡唯一的民國建築。

寶蘊樓顧名思義就是藏寶的地方,當年存放在瀋陽故宮和承德避暑山莊的文物運到北京,但京城缺少妥善保管文物的地方。1914年,袁世凱下令從庚子賠款中撥出20萬元在在武英殿以西的咸安宮地基上建成了中國近代第一座專門用於文物保存的大型庫房。

從瀋陽故宮和承德避暑山莊運來的文物多達3150箱,23萬餘件文物,多是金石玉寶和珍貴秘笈。寶蘊樓所收藏的皆是歷朝歷代的珍品,“歷代文物之所粹、品類最宏、舉凡金石書畫、陶瓷珠玉、罔不珍且奇,極美且備”可謂名副其實的寶蘊樓。

寶蘊樓是在原紫禁城咸安宮的地基上建造的,咸安宮位於西華門內,它曾是康熙廢太子允礽被囚禁的地方。後雍正六年奉旨:咸安宮間在空閒,著設立官學。咸安宮官學是指為三旗子弟及景山官學中之優秀者而開設的官學。以和珅為代表的官宦子弟就曾在這裡上學。1912年咸安宮被一把大火燒毀,只剩下咸安宮的宮門咸安門坐北朝南、面闊三間,匾曰“咸安門”

咸安宮與咸安門

2

寶蘊樓於1915年建成。按照西洋建築的式樣設計、建造。無論在造型,結構用料等方面,都與宮中原有建築不同。

寶蘊樓為封閉的周邊式佈局,圍繞咸安宮舊址的北、東、西三面各建一座二層磚木結構的樓房,下層是半截露明的地下室。

北樓為主樓,體量大,外觀別致,東樓、西樓左右對稱。三座樓的牆身均用大塊城磚砌築,外牆抹飾水泥刷以紅漿。

外牆上開有縱向窄長的窗戶,每扇窗戶的窗扇均包有厚鐵皮,窗戶終年緊閉。樓房屋頂為四坡式屋頂,鋪有綠色、灰色的片石,石瓦層層相疊,色彩斑駁相間。

北樓正中開門,門外有四柱式雨棚,雨棚上設有女兒牆,形成二層的一座室外平臺,女兒牆正面兩端有一對臥獅。東樓、西樓也分別在正中開門,但門外雨棚較小,未設柱子。

雖然是座西洋風格的建築,但是位於皇家故宮之中,終究要打上中國宮殿建築的印記。寶蘊樓最特別之處就在於它三個大字,在洋樓上懸匾額也是中西合璧吧。

紫禁城內凡是重要的建築,無論是宮門宮殿都要在屋簷下懸掛匾額標其名稱。,古有橫匾樹額之說,但是寶蘊樓走的是西洋的建築風格,既無深遠的出簷又與其他建築不同。匾額若掛於雨棚之下,一方面採光不好,不顯眼另一方面雨棚高度不高,沒有氣魄,

這自然難不倒聰明的工匠,他們在在大門的上方,設計了一處隔離,利用閣樓的山牆 ,鑲嵌了一塊石質的匾額,在四周做出簡單的邊框,“寶蘊樓”三個字就成功的放在了最顯眼的位置上。據考證,寶蘊樓這三個字極有可能是林徽因父親林長民所寫。

林徽因及父親林長民自建成起,寶蘊樓作為珍貴文物的庫房,一直秘不示人,1947年,寶蘊樓所藏文物被逐轉移到首都博物館、國家博物館等地收藏。

現在的寶蘊樓已經無法達到現代文物存放的安全要求,2015年已有百歲之齡的寶蘊樓修繕完成,現在的寶蘊樓已經從“文物庫房”變成了“院史展廳”用來展示民國時期故宮的歷史變遷。修繕過程中意外發現在它地下還有明代建築遺址,現在也對外開放了。

低頭看明代建築基礎,抬頭望清朝建築,進入民國建築內,參觀故宮博物院近百年院史,進入故宮參觀,寶蘊樓也是別有故事。

三是延禧宮的地理位置太不好,和它挨著的淨是邪門之地。延禧宮離蒼震門比較近,自門東出就是東筒子長街,是指內廷東路與內廷外東路之間的南北向長街,南起箭亭後廣場,北抵北橫街,夾在西六宮、奉先殿、北五所與甯壽宮之間的宮道。

蒼震門

東筒子夾道是故宮各種傳說中最負盛名的陰陽道。所謂陰陽道是指明月高掛的夜裡,在長長的夾道地面上呈現一陰一陽兩個介面,傳說鬼雖是在夜裡出來,但會躲著人走。人走陽道鬼就走陰道,人走陰道鬼就走陽道。但是人如果一腳踩陽道一腳踩陰道,或是踩著中線走路,那鬼就沒有地方走了,一百步就會把人撞個跟鬥。傳說陰陽道上經常發生靈異事件。近墨者黑,和這條邪道挨著,延禧宮自然沒什麼好風水了,最終毀於大火。

至於延禧宮火災頻發的原因,許多人說是風水不好,不吉利。其實根本的原因其實是人為。東筒子是紫禁城東部之交通要道,宮外長街上商販雲集、魚龍混雜,宮女太監長經常從這裡走,走的人一多,就容易發生事情,比如火災之類的。

2

延禧宮自燒毀之後就一直沒建,直到溥儀繼位,原住在延禧宮旁的光緒寵妃瑾妃升為端康太貴妃,此時光緒和慈禧已經先後去世,她覺得自己的地位升高了,因此向主持後宮的隆裕皇后提議將延禧宮改建成一座水晶宮,瑾妃還請隆裕皇后給水晶宮題寫了“靈沼軒”的匾額。而皇宮中有沒有空地了,就在延禧宮的遺址上修建了這個宮殿。

端康太貴妃在水晶宮看魚

延禧宮的風水不好人盡皆知,為什麼瑾妃還想在它原址上建宮殿呢?除了故宮裡沒有多餘的空地之外,也考慮到了避免火災的因素,此水晶宮是模仿英國的水晶宮,可以把金水河水引進去,這樣就不擔心火災了。

英國水晶宮

這個西洋建築水晶宮長什麼樣子呢?據《清捭史》及《清宮詞》上記載,水晶宮上下分三層,以銅作棟、以玻璃為牆四望空明,進入其中如同置身玻璃世界。在玻璃牆的夾層中引入金水河的水,水中養金魚,最下層地板也用玻璃鋪成俯視四周可見魚遊其中,荷藻參差,青翠如畫。

這麼美麗的水晶宮建成後會成為故宮的焦點吧,可惜的是,水晶宮命途多舛,因為太貴妃不是太后,修建速度自然慢了些,後來因為列強入侵,清朝國庫空虛,水晶宮只修到了一半就被迫停了下來。張勳復辟的時候,西北軍打過來,一炮正好打中這個水晶宮,又毀掉了好多,現在就只剩一個鋼架子了,那個美麗願景‘水晶宮’就成了故宮裡最大的爛尾樓。

曾藏23萬件國寶的藏寶庫

1

除了水晶樓,故宮裡還有一個西洋風格的建築,叫寶蘊樓。與水晶樓命運差的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水晶樓是爛尾樓,寶蘊樓曾經是藏23萬件國寶的藏寶庫。

寶蘊樓非常特別的一點是它既不是明代所建,也不是清代所建而是民國時期建造的,建成於 1915年,距今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了它是故宮裡唯一的民國建築。

寶蘊樓顧名思義就是藏寶的地方,當年存放在瀋陽故宮和承德避暑山莊的文物運到北京,但京城缺少妥善保管文物的地方。1914年,袁世凱下令從庚子賠款中撥出20萬元在在武英殿以西的咸安宮地基上建成了中國近代第一座專門用於文物保存的大型庫房。

從瀋陽故宮和承德避暑山莊運來的文物多達3150箱,23萬餘件文物,多是金石玉寶和珍貴秘笈。寶蘊樓所收藏的皆是歷朝歷代的珍品,“歷代文物之所粹、品類最宏、舉凡金石書畫、陶瓷珠玉、罔不珍且奇,極美且備”可謂名副其實的寶蘊樓。

寶蘊樓是在原紫禁城咸安宮的地基上建造的,咸安宮位於西華門內,它曾是康熙廢太子允礽被囚禁的地方。後雍正六年奉旨:咸安宮間在空閒,著設立官學。咸安宮官學是指為三旗子弟及景山官學中之優秀者而開設的官學。以和珅為代表的官宦子弟就曾在這裡上學。1912年咸安宮被一把大火燒毀,只剩下咸安宮的宮門咸安門坐北朝南、面闊三間,匾曰“咸安門”

咸安宮與咸安門

2

寶蘊樓於1915年建成。按照西洋建築的式樣設計、建造。無論在造型,結構用料等方面,都與宮中原有建築不同。

寶蘊樓為封閉的周邊式佈局,圍繞咸安宮舊址的北、東、西三面各建一座二層磚木結構的樓房,下層是半截露明的地下室。

北樓為主樓,體量大,外觀別致,東樓、西樓左右對稱。三座樓的牆身均用大塊城磚砌築,外牆抹飾水泥刷以紅漿。

外牆上開有縱向窄長的窗戶,每扇窗戶的窗扇均包有厚鐵皮,窗戶終年緊閉。樓房屋頂為四坡式屋頂,鋪有綠色、灰色的片石,石瓦層層相疊,色彩斑駁相間。

北樓正中開門,門外有四柱式雨棚,雨棚上設有女兒牆,形成二層的一座室外平臺,女兒牆正面兩端有一對臥獅。東樓、西樓也分別在正中開門,但門外雨棚較小,未設柱子。

雖然是座西洋風格的建築,但是位於皇家故宮之中,終究要打上中國宮殿建築的印記。寶蘊樓最特別之處就在於它三個大字,在洋樓上懸匾額也是中西合璧吧。

紫禁城內凡是重要的建築,無論是宮門宮殿都要在屋簷下懸掛匾額標其名稱。,古有橫匾樹額之說,但是寶蘊樓走的是西洋的建築風格,既無深遠的出簷又與其他建築不同。匾額若掛於雨棚之下,一方面採光不好,不顯眼另一方面雨棚高度不高,沒有氣魄,

這自然難不倒聰明的工匠,他們在在大門的上方,設計了一處隔離,利用閣樓的山牆 ,鑲嵌了一塊石質的匾額,在四周做出簡單的邊框,“寶蘊樓”三個字就成功的放在了最顯眼的位置上。據考證,寶蘊樓這三個字極有可能是林徽因父親林長民所寫。

林徽因及父親林長民自建成起,寶蘊樓作為珍貴文物的庫房,一直秘不示人,1947年,寶蘊樓所藏文物被逐轉移到首都博物館、國家博物館等地收藏。

現在的寶蘊樓已經無法達到現代文物存放的安全要求,2015年已有百歲之齡的寶蘊樓修繕完成,現在的寶蘊樓已經從“文物庫房”變成了“院史展廳”用來展示民國時期故宮的歷史變遷。修繕過程中意外發現在它地下還有明代建築遺址,現在也對外開放了。

低頭看明代建築基礎,抬頭望清朝建築,進入民國建築內,參觀故宮博物院近百年院史,進入故宮參觀,寶蘊樓也是別有故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