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提前觀《剃刀邊緣》有感:諜戰懸疑燒腦?嬉笑怒駡皆文章

點擊上方“劇能說”可以訂閱哦!

文:蔣順發

由文章攜手馬伊琍和蘆芳生主演的電視劇《剃刀邊緣》即將在本月20日登陸北京衛視, 這是文章繼《小爸爸》之後, 時隔多年再次自導自演, 也是文章和馬伊琍多年後夫妻檔再合體的作品, 加之又是時下討論度頗高的諜戰題材, 《剃刀邊緣》的關注度一直不低。

日前該劇片方在北京組織了一次小範圍的提前看片, 但看完兩集內容的小浪卻矛盾的不知該如何下定義判斷:這是一部無法絕對說好或者壞的電視劇。

一方面, 諜戰、愛情、權謀、推理、小人物成長史……短短兩集的內容, 《剃刀邊緣》就呈現了如此多的訊息, 一掃近來國產劇冗長無物的缺點, 節奏、內容呈現算的上合格。 但這也成了問題:太貪心了, 什麼都想擁有, 想要滿足所有人的口味, 卻成了沒有特色的平庸。

另一方面, 文章和馬伊琍等主演的攜手, 一改此前諜戰劇偶像化帶來的表演災難,

線上的演技也讓劇情有了說服力。 但也正是導演和主演皆為文章的緣故, 也使得整部劇處處充滿了文章的影子:有風格但卻有點用力過猛。

諜戰燒腦?懸疑追愛?

只是及格線的平庸

《剃刀邊緣》的故事發生在抗戰時期的哈爾濱, 這片神奇的土地因為歷史上的特殊環境, 成了無數諜戰劇發生的最佳土壤。

文章飾演的偽滿警察局裡的普通員警許從良, 在面對警察局內勾心鬥角的複雜環境、抗戰時期風起雲湧的敵我鬥爭中, 和馬伊琍飾演的刑事科長關海丹從針鋒相對到互相愛慕, 而許從良也從立場搖擺逐漸堅定了信仰。

單從整個故事主線走向來說, 是滿滿的傳統諜戰劇套路:主人公在鬥爭中完成了個人愛情和信仰上的成長。 這樣的模式我們在《潛伏》、《偽裝者》等大量的諜戰劇中有過類似的體驗。

或許是為了提亮特色, 《剃刀邊緣》並不止滿足于傳統諜戰劇的套路, 而是加入了諸如燒腦破案、辦公室鬥爭、愛情追逐等元素。

許從良不僅要周旋於陰險的警察局長和敵我難分的同僚之間,

上演複雜的辦公室鬥爭。 還要在找出潛伏在警察局內部的“剃刀”的任務, 以及偵破日本特工被殺案, 以及盜取大使館資料各種複雜疑案的任務。

這種多線並進的方式, 讓整部劇的故事內容量異常複雜,

進而對故事的邏輯和情節設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許從良是如何解決這些案件?又是如何轉危為安安全脫身的?缺少了縝密的細節內容支撐, 就會讓所謂的燒腦的設置淪為空架子。

該劇的編劇余飛曾創作過電視劇《重案六組》, 而另一位編劇許偉才不僅是該劇原著小說的原作者, 也是一名懸疑小說創作者, 兩位在看片會上對劇情的“邏輯”和“燒腦程度”很有信心, 據他們介紹, 該劇以五集為單位環環設計, 而且偏愛設計一個看似“死局”的環境給男主角, 再讓他以特殊的方式脫身, 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方式也營造了整部劇緊張的氣氛。

單從前兩集的看片內容來看, 從一名我黨潛伏人員的暴露開始, 警察局內部權力的重新洗牌,一開始就有了緊張的氣氛環境。緊接著許從良就接到了偵破日本特工被殺和去盜取資料的雙重任務,還經歷了一次差點喪命的陷害陰謀。兩集的體量,這樣的節奏確實很快,劇情內容也比較飽滿。

但所謂的燒腦懸疑就卻有點難以服眾,比如許從良被陷害被包圍槍擊的那場戲,給主人公設置的障礙確實是很的危險的“死局”,但他脫身的方式卻並簡單的出人意料,更談不上邏輯縝密,讓好不容易堆積的緊張氣氛有些泄力。而疑案的設計也不甚高明,反而存在不少的bug。

多線並進雖然內容緊湊,但一會是許從良和關海丹之間的暗鬥和調情、一會又要繞回去破案、還要兼顧找出“剃刀”的任務。雖然看得出編劇想要兼顧各個層面觀眾口味的用心,但諜戰、破案、愛情什麼元素都湊齊了,反而顯得雜亂無章主次難分,反而沒有了特色。

韋小寶式人物?

嬉笑怒駡皆文章

《剃刀邊緣》中,所謂的“剃刀”,也就是潛伏在偽滿敵人身邊的我黨潛伏人員,而“邊緣”指的正是文章飾演的許從良這個小人物。而該劇也毋庸置疑就是圍繞著許從良這個人物展開。

根據編劇余飛的解讀,許從良是一個類似“韋小寶”式的小人物,在各種極端惡劣的鬥爭環境下,一路過關逆襲,不僅收穫了女主角的愛情,甚至贏得了對手、敵人的欣賞和喜歡。不可否認,這種類“傑克蘇”的人設很討巧,觀眾只要跟著男主角一路闖關逆襲就可以,雖然“主角光環”有點過盛,但這種人物也比較容易引發觀眾共鳴。

但就從前兩集的觀感來看,文章對於這種混不吝的壞痞小人物把握還是很到位的,而馬伊琍的表演也擺脫了她過往的形象,飾演的亦正亦邪的偽滿員警,還是有不少驚喜的。而眾多實力派演員的加盟也讓《剃刀邊緣》在表演上,跟前段時間頗為流行的諜戰偶像劇,有了明顯的區分。

但身為導演和主演,文章強烈的個人風格在《剃刀邊緣》中過於顯露卻有些用力過猛。嬉笑怒駡,耍貧逗樂,感情充沛情緒激動,雖然演的是許從良,但和文章過往塑造的現代小人物形象也多有重疊,而他在表演上的一貫方式,也讓這個角色更像是“文章”而不是“許從良”,恍恍惚惚滿是“文章”的痕跡,缺少了驚喜。

這是文章首次執導諜戰題材電視劇,此前片方曾經曝光過一款導演製作特輯中,導演在片場“暴君”似的工作方式也被披露。製片人高金璽也透露,文章作為導演簡直“苛刻到令人髮指”,大到現場調度,小到服裝道具,事無巨細都要掌控。

而從成片來看,文章個人風格也強烈輻射到作品中,開場的廣場槍戰,我黨潛伏人員以一敵十的彪悍戰鬥力和360度的花式旋轉拍攝,許從良被員警包圍在家中遭到密集槍戰,也是鏡頭反復突出被槍射穿的牆壁窗戶和滿屋狼藉,都堪比電影式的槍戰場面,無一不透露出導演的野心。

但這種風格掌握得當是彰顯個性,控制不當就容易用力過猛,至少在看劇過程中,這些繁複的鏡頭調度,對於氛圍塑造有所幫助,但對於追求劇情發展的觀眾而言,反而有些刻意至突兀,反而有些不明所以。

(蔣順發/文)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訂閱本帳號

↓↓↓

警察局內部權力的重新洗牌,一開始就有了緊張的氣氛環境。緊接著許從良就接到了偵破日本特工被殺和去盜取資料的雙重任務,還經歷了一次差點喪命的陷害陰謀。兩集的體量,這樣的節奏確實很快,劇情內容也比較飽滿。

但所謂的燒腦懸疑就卻有點難以服眾,比如許從良被陷害被包圍槍擊的那場戲,給主人公設置的障礙確實是很的危險的“死局”,但他脫身的方式卻並簡單的出人意料,更談不上邏輯縝密,讓好不容易堆積的緊張氣氛有些泄力。而疑案的設計也不甚高明,反而存在不少的bug。

多線並進雖然內容緊湊,但一會是許從良和關海丹之間的暗鬥和調情、一會又要繞回去破案、還要兼顧找出“剃刀”的任務。雖然看得出編劇想要兼顧各個層面觀眾口味的用心,但諜戰、破案、愛情什麼元素都湊齊了,反而顯得雜亂無章主次難分,反而沒有了特色。

韋小寶式人物?

嬉笑怒駡皆文章

《剃刀邊緣》中,所謂的“剃刀”,也就是潛伏在偽滿敵人身邊的我黨潛伏人員,而“邊緣”指的正是文章飾演的許從良這個小人物。而該劇也毋庸置疑就是圍繞著許從良這個人物展開。

根據編劇余飛的解讀,許從良是一個類似“韋小寶”式的小人物,在各種極端惡劣的鬥爭環境下,一路過關逆襲,不僅收穫了女主角的愛情,甚至贏得了對手、敵人的欣賞和喜歡。不可否認,這種類“傑克蘇”的人設很討巧,觀眾只要跟著男主角一路闖關逆襲就可以,雖然“主角光環”有點過盛,但這種人物也比較容易引發觀眾共鳴。

但就從前兩集的觀感來看,文章對於這種混不吝的壞痞小人物把握還是很到位的,而馬伊琍的表演也擺脫了她過往的形象,飾演的亦正亦邪的偽滿員警,還是有不少驚喜的。而眾多實力派演員的加盟也讓《剃刀邊緣》在表演上,跟前段時間頗為流行的諜戰偶像劇,有了明顯的區分。

但身為導演和主演,文章強烈的個人風格在《剃刀邊緣》中過於顯露卻有些用力過猛。嬉笑怒駡,耍貧逗樂,感情充沛情緒激動,雖然演的是許從良,但和文章過往塑造的現代小人物形象也多有重疊,而他在表演上的一貫方式,也讓這個角色更像是“文章”而不是“許從良”,恍恍惚惚滿是“文章”的痕跡,缺少了驚喜。

這是文章首次執導諜戰題材電視劇,此前片方曾經曝光過一款導演製作特輯中,導演在片場“暴君”似的工作方式也被披露。製片人高金璽也透露,文章作為導演簡直“苛刻到令人髮指”,大到現場調度,小到服裝道具,事無巨細都要掌控。

而從成片來看,文章個人風格也強烈輻射到作品中,開場的廣場槍戰,我黨潛伏人員以一敵十的彪悍戰鬥力和360度的花式旋轉拍攝,許從良被員警包圍在家中遭到密集槍戰,也是鏡頭反復突出被槍射穿的牆壁窗戶和滿屋狼藉,都堪比電影式的槍戰場面,無一不透露出導演的野心。

但這種風格掌握得當是彰顯個性,控制不當就容易用力過猛,至少在看劇過程中,這些繁複的鏡頭調度,對於氛圍塑造有所幫助,但對於追求劇情發展的觀眾而言,反而有些刻意至突兀,反而有些不明所以。

(蔣順發/文)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訂閱本帳號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