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長見識啦!3元面值貨幣也曾流通

中國曾經發行的最大面額的鈔票是多少?古代有一種貨幣能削水果, 你見過嗎?哪個國家發行的貨幣防偽性最強?4月15日, 資訊時報優能訓練營小記者來到廣東金融學院參觀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 為上述問題找到了答案。

據瞭解, 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收藏古今中外貨幣3.5萬件, 囊括了各個歷史時期。 參觀採訪完成後, 不少小記者表示大開眼界, 不僅看到了中國歷代和世界各國的貨幣, 而且還學到了鑒別假幣的方法。

博物館工作人員講解時, 小記者們認真聽講並進行記錄。 資訊時報記者 黃豔 攝

60億元券只能買77粒大米

據瞭解, 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現有藏品3.5萬枚, 占地1700平方米。 該館藏品囊括了古今中外各歷史時期的貨幣, 分設中國古代貨幣、民國時期貨幣、根據地貨幣、新中國貨幣、金銀紀念幣、粵港澳臺貨幣、電子錢、金融票證、世界各國貨幣和貨幣反假等10個展區。

小記者們在博物館內參觀, 猶如走進了錢幣的海洋。

據悉, 該館珍貴藏品包括中國第一套人民幣、根據地貨幣、廣東省1985年流通本票、熊貓金銀幣、世界最大面額紙幣等, 同時還專門設立了人民幣防偽專題展廳。 其中, 館內收藏的中國最大面額的鈔票———新中國成立前新疆銀行發行的60億元券吸引了小記者們的注意。

“這60億元鈔票有多值錢啊?”小記者們瞪大眼睛提問。 據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 在民國時期, 物價飛漲, 錢不值錢, 這張60億元鈔票只能買77粒米。 聽到這個答案後, 小記者們發出驚歎, “還不夠一碗飯呢, 我還以為可以買很多高樓。 ”工作人員表示, 當時通貨膨脹程度非常嚴重, 從這張鈔票可見一斑。

此外, 這裡還有1955年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

裡面有人民幣中唯一的3元面值貨幣。 “從來沒見過3元的人民幣, 真是長見識了。 ”看到新奇的貨幣, 小記者們都很感興趣。 不過, 該館工作人員表示, 這張面值為3元的人民幣“壽命”不長。 據瞭解, 該鈔票於1953年由原蘇聯代印, 1964年5月停止使用。

小記者學貨幣鑒別知識

在參觀過程中, 小記者們還現場學習了貨幣鑒別知識。 新版的百元大鈔有多種鑒別方式, 包括紙鈔上的凹凸感、金線、隱藏的頭像等。 “經過這次參觀, 我肯定不會上當受騙了, 回到家裡還可以告訴爺爺奶奶。 ”有小記者高興地說。 該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 一般市民前來參觀後, 貨幣識別能力會大大提高。

目前有沒有辦法杜絕一些犯罪分子製造假鈔,

例如像澳大利亞那樣製作高成本的塑膠幣?面對小記者的提問, 該館工作人員解釋, 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太大, 目前通用的鈔票都是紙幣。 防止假幣, 除了逐步提高防偽技術外, 市民的鑒別能力也要提高。 澳大利亞人口較少, 其塑膠幣制作成本高於鈔票面值, 因此犯罪分子不會花錢製造假鈔。 參觀採訪後, 小記者們還參與了貨幣真假鑒別的有獎問答, 並領取了一些小面額的世界各地的紙幣作為紀念。

資訊時報記者 黃豔 通訊員 潘靜 梁福敏

小記者稿件選登

穿越時空看貨幣

資訊時報訊 4月15日下午, 資訊時報小記者興高采烈地來到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參觀並學習貨幣知識。 據瞭解, 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位於天河區廣東金融學院內,

博物館現有藏品數萬枚, 包含了古今中外各個歷史時期的貨幣。

小記者們走進博物館, 就如同進入錢幣的海洋。 通過錢幣還可以瞭解歷史, 這讓大家驚歎不已。 其中, 小記者們看到了鎮館之寶三孔布, 一種鑄于戰國晚期的錢幣, 現今可以拍賣出300多萬元。 另外, 我國1948年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在這裡也能看到, 這是最珍貴的一套人民幣, 現在的拍賣價格高達800萬元。 不過, 並非所有的錢都值錢, 世界上面值最大的貨幣——辛巴威100萬億紙幣, 它只值三四元人民幣。

在互動環節, 小記者們還學習了如何識別假鈔, “真是收穫滿滿啊”, 有小記者表示。

如果你也想穿越時空瞭解貨幣歷史, 不妨到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參觀吧。

一起來學習“認錢”吧

資訊時報訊 中國歷史上發行的最大面值的鈔票是什麼?如何鑒別真假貨幣?4月15日,小記者們來到天河龍洞參觀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對貨幣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據瞭解,中國歷史上發行的最大面值的60億元鈔票是新中國成立前新疆銀行發行的,但當時只能買77粒大米。“注意,不是77斤,是77粒。60億只能買這麼點,那得多少錢才能買1斤大米啊?”博物館工作人員的解釋,讓現場的小記者發出驚歎。

在參觀過程中,小記者們還瞭解到,古代的黃金並不是古裝劇中的模樣。黃金在古代作為貨幣,外形是平的,越大越值錢。而最實用的是,小記者們學到了人民幣的反假知識,例如如何看浮水印,如何看鈔票上的頭像,如何看鈔票上的荷花等。小記者們都說,學習了很多鑒別的方法,以後就能識別假幣了。

有趣的貨幣金融中心

資訊時報訊 古代的錢長什麼樣子?4月15日,資訊時報小記者前往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參觀採訪。據瞭解,中國古代的貨幣有貝幣、刀幣、三孔布等。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刀幣,不僅可以當錢使用,還可以當刀具使用,據說可以用來削蘋果。

據悉,戰國時期的三孔布是該館的鎮館之寶。顧名思義,這種貨幣上有三個孔,十分罕見。

此外,歷史上還曾出現過環幣、圓幣等,還有的貨幣看起來像鑰匙。到了唐代,還流傳一種月牙幣。古代多個朝代的貨幣,看起來都非常有趣,讓小記者們大開眼界。

小記者到博物館“認錢”

資訊時報訊 世界各國的錢幣、“火眼金睛”辨別假鈔……4月15日,資訊時報小記者走進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學習“認錢”。

在看到中國歷史上發行的最大面值的鈔票——新中國成立前新疆銀行發行的60億元鈔,讓小記者們眼前一亮。可是,當時它只能買77粒大米。還有世界上面額最大的鈔票——辛巴威發行的100萬億,但它只值三四元人民幣。

在這裡小記者們還看到了世界各國的貨幣。其中,日本貨幣和澳大利亞的貨幣吸引了小記者們的注意。

據瞭解,日本被認為是世界上紙幣防偽技術最好的國家之一。因為日元的印製水準較高,其紙張採用日本特有的“三亞皮漿”為原料,紙張堅韌且有特殊光澤,為淺黃色,紙幣面額越大顏色越深,且該原料被國家嚴格管理起來,因此不法分子很難造假。而澳大利亞的塑膠幣“更絕”,這種貨幣的製作成本甚至高於貨幣面額本身。

最令小記者們長知識的是“火眼金睛”辨假幣環節。隨著解說員的講解,在場的小記者都學會了7種鑒別貨幣的方法。例如,看毛主席頭像的浮水印、看數位100的浮水印、感受紙幣凹凸質感等。小記者們均表示,這一次參觀受益匪淺。

一起來學習“認錢”吧

資訊時報訊 中國歷史上發行的最大面值的鈔票是什麼?如何鑒別真假貨幣?4月15日,小記者們來到天河龍洞參觀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對貨幣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據瞭解,中國歷史上發行的最大面值的60億元鈔票是新中國成立前新疆銀行發行的,但當時只能買77粒大米。“注意,不是77斤,是77粒。60億只能買這麼點,那得多少錢才能買1斤大米啊?”博物館工作人員的解釋,讓現場的小記者發出驚歎。

在參觀過程中,小記者們還瞭解到,古代的黃金並不是古裝劇中的模樣。黃金在古代作為貨幣,外形是平的,越大越值錢。而最實用的是,小記者們學到了人民幣的反假知識,例如如何看浮水印,如何看鈔票上的頭像,如何看鈔票上的荷花等。小記者們都說,學習了很多鑒別的方法,以後就能識別假幣了。

有趣的貨幣金融中心

資訊時報訊 古代的錢長什麼樣子?4月15日,資訊時報小記者前往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參觀採訪。據瞭解,中國古代的貨幣有貝幣、刀幣、三孔布等。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刀幣,不僅可以當錢使用,還可以當刀具使用,據說可以用來削蘋果。

據悉,戰國時期的三孔布是該館的鎮館之寶。顧名思義,這種貨幣上有三個孔,十分罕見。

此外,歷史上還曾出現過環幣、圓幣等,還有的貨幣看起來像鑰匙。到了唐代,還流傳一種月牙幣。古代多個朝代的貨幣,看起來都非常有趣,讓小記者們大開眼界。

小記者到博物館“認錢”

資訊時報訊 世界各國的錢幣、“火眼金睛”辨別假鈔……4月15日,資訊時報小記者走進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學習“認錢”。

在看到中國歷史上發行的最大面值的鈔票——新中國成立前新疆銀行發行的60億元鈔,讓小記者們眼前一亮。可是,當時它只能買77粒大米。還有世界上面額最大的鈔票——辛巴威發行的100萬億,但它只值三四元人民幣。

在這裡小記者們還看到了世界各國的貨幣。其中,日本貨幣和澳大利亞的貨幣吸引了小記者們的注意。

據瞭解,日本被認為是世界上紙幣防偽技術最好的國家之一。因為日元的印製水準較高,其紙張採用日本特有的“三亞皮漿”為原料,紙張堅韌且有特殊光澤,為淺黃色,紙幣面額越大顏色越深,且該原料被國家嚴格管理起來,因此不法分子很難造假。而澳大利亞的塑膠幣“更絕”,這種貨幣的製作成本甚至高於貨幣面額本身。

最令小記者們長知識的是“火眼金睛”辨假幣環節。隨著解說員的講解,在場的小記者都學會了7種鑒別貨幣的方法。例如,看毛主席頭像的浮水印、看數位100的浮水印、感受紙幣凹凸質感等。小記者們均表示,這一次參觀受益匪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