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這書法,這線條,太美了!

李斯之後,

他是篆書第一人!

本作品全名《唐李少溫篆書謙卦碑銘》, 李陽冰作篆書。 “勁利豪爽, 風行而集, 識者謂之蒼頡後身。 ”甚至被後人稱為“李斯之後的千古一人”。

李陽冰, 生於唐玄宗開元年間。 唐代文學家、大書法家。 字少溫, 漢族, 譙郡(治今安徽亳州)人。 李白族叔, 為李白作《草堂集序》。

初為縉雲令、當塗令, 後官至國子監丞、集賢院學士。 世稱少監。 兄弟五人皆富文詞、工篆書。 初師李斯《嶧山碑》, 以瘦勁取勝。 他善詞章, 工書法, 尤精小篆。 自詡“斯翁之後, 直至小生, 曹喜、蔡邕不足也。 ”

李陽冰以篆書為己任, 始學李斯《嶧山碑》, 承玉筋筆法, 然在體勢上變其法。 線條上變平整為婉曲流動, 顯得婀娜多姿。 《金壺記》稱“陽冰尤精書學, 豪駿墨勁, 當時人謂曰筆虎。 ”

張旭的筆法也曾得到李陽冰的傳授。暮年所篆,筆法愈見淳勁。自稱:“ 斯翁(李斯)之後, 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道也。”

康有為《廣藝舟雙輯》稱其為:“以瘦勁取勝,若《謙卦銘》,益形怯薄,破壞古法極矣。”

當時顏真卿所書之碑,必請李陽冰用篆書題額,可見其篆書影響的深遠。大詩人李白有詩雲:“吾家有季父,傑出聖代英”、“落筆灑篆文,崩雲使人驚”,說明李陽冰的篆書確實取得了較大的成就。

清代孫承澤在《庚子消夏記》中也稱,篆自秦漢而後,推李陽冰為第一手,可見對其評價之高。

李陽冰性喜刻石,顏真卿所書之碑多請他篆額。他的著名書作有《三墳記》《怡亭銘並序》《城隍廟碑》《易謙卦》《滑台新驛記》等。其中《易謙卦》筆法尤為瘦健。清代王漱《竹雲題跋》稱它:“運筆如蠶吐絲,骨力如綿裹鐵。”

張旭的筆法也曾得到李陽冰的傳授。暮年所篆,筆法愈見淳勁。自稱:“ 斯翁(李斯)之後, 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道也。”

康有為《廣藝舟雙輯》稱其為:“以瘦勁取勝,若《謙卦銘》,益形怯薄,破壞古法極矣。”

當時顏真卿所書之碑,必請李陽冰用篆書題額,可見其篆書影響的深遠。大詩人李白有詩雲:“吾家有季父,傑出聖代英”、“落筆灑篆文,崩雲使人驚”,說明李陽冰的篆書確實取得了較大的成就。

清代孫承澤在《庚子消夏記》中也稱,篆自秦漢而後,推李陽冰為第一手,可見對其評價之高。

李陽冰性喜刻石,顏真卿所書之碑多請他篆額。他的著名書作有《三墳記》《怡亭銘並序》《城隍廟碑》《易謙卦》《滑台新驛記》等。其中《易謙卦》筆法尤為瘦健。清代王漱《竹雲題跋》稱它:“運筆如蠶吐絲,骨力如綿裹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