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任國軍:中國釀酒大師中的“多面手”

[任國軍]

任國軍——河套酒業集團總工程師, 1968年12月出生于內蒙古杭錦後旗, 1991年7月畢業于內蒙古農牧學院食品工程系, 同年10月份到內蒙古河套酒業技術科工作,

從科員到車間主任、酒體設計中心主任兼資訊中心主任、品質部部長、技術中心主任, 再到如今的總經理助理、釀酒部部長兼技術中心主任。 他見證、參與了河套酒業從一個“邊陲小廠”成長為“北國酒都”的全過程, 並在此過程中不斷歷練、成長, 由一個科員蛻變成河套酒業集團的“多面手”、中國白酒工藝大師, 成為河套酒業管理層的中堅力量。

多面手, 通常指通過學習和實踐, 掌握並擅長多種知識、技能或技藝的人, 而用這個詞形容“中國白酒工藝大師”、內蒙古河套酒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釀酒部部長技術中心主任的任國軍再合適不過了, 因為他並不“安分”於做一位安靜的釀酒師。

任國軍從1991年10月份到河套酒廠參加工作, 一直到2016年年底, 他在河套酒業耕耘26載, 履歷涉及技術、生產、資訊化、基建、銷售等各個環節, “除了燒鍋爐, 從制曲、釀造、灌裝到銷售的每一個環節我都有所涉獵, 因為我想真正的瞭解消費者對白酒的消費需求, 釀造出消費者真正需求的白酒產品”任國軍說。

他是這樣說的, 也是這樣做的。 在河套酒業工作的26個春秋, 任國軍從一名技術科的科員做到總經理助理、釀酒部部長, 期間在酒廠內部多個部門任職, 熟知白酒釀造、銷售的每一個環節。 “主要是因為我喜歡搞研究, 對於不懂的事物善於一探到底, 以前的領導常開玩笑說我‘不務正業’”, 任國軍說。 這是任國軍對自己過於謙虛的自我評價,

也是他成為中國釀酒大師群體中“多面手”根本緣由。

一面手:創領淡雅型濃香

河套是淡雅濃香的創領者, 自1979年“香型概念”提出以後, 河套酒業就開始著手研究白酒香型的創新。 1991年任國軍來到河套酒廠, 因為專業對口被分配到酒廠技術科工作, 一直處於白酒香型研究與創新的前線。

在他的參與下, 河套酒業“淡雅濃香”香型基本成型, “因為河套酒業地處西北, 想要研究濃香型白酒, 需要向長江名酒帶和淮河名酒帶的濃香型白酒企業學習, 然後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 不斷摸索研究, 將濃香型白酒的釀造工藝本土化, 從而形成了帶有河套地區特色的濃香型白酒——淡雅濃香”任國軍說, 同時河套“淡雅濃香型”白酒的定型還打破了白酒行業“北方無濃香”的定論。

在河套淡雅濃香型白酒成型之後, 任國軍並未停止對淡雅濃香的探索和研究。 首先, 是河套王酒的開發。 在河套開發高檔產品——河套王酒之時, 他以短短10個月的時間完成39度河套王的酒體設計, 通過了公司的驗收,

同時還被自治區政府授予科技進步三等獎, 被行業專家稱為“天賦神韻、淡雅濃香”, 具有“窖香幽雅、綿甜醇厚、協調甘爽、味淨香長”的典型特點。 直到現在39度河套王仍然是河套酒業的暢銷產品, 每年為公司帶來1.2億元的銷售收入, 3000多萬的利潤。

其次, 參與開發河套精製系列酒。 2004年為了實現銷售配套, 河套酒業做了中檔白酒方面的銷售規劃, 時任河套酒業品質部部長兼酒體設計中心主任的任國軍參與新酒體的開發;2005年年初任國軍及酒體設計中心的工作人員完成了河套精製系列酒的酒體設計工作, 並與同年上市, 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好評且取得良好效益。

第三, 河套戰略新品——淡雅河套的開發及上市。 2016年11月19日淡雅河套上市, 酒體風格在延續河套“淡雅濃香”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形成了具有河套地域特色的“生態淡雅”風格,相較于原先的淡雅濃香型,淡雅河套更加凸顯出生態的優勢,主張全產業鏈生產的清潔化、生態化。

二面手:“因地制宜”ERP系統

ERP系統是企業資源計畫的簡稱,是指建立在資訊技術基礎上,集資訊技術與先進管理思想於一身,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員工及決策層提供決策手段的管理平臺。它對於改善企業業務流程,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顯著優勢,因此在2000年河套酒業集團決策建立ERP系統,由任國軍擔任專案組組長職務,負責整個系統的建立、人員的組織、電腦培訓等工作。

“2000年受公司委託,與中國金蝶軟體公司合作,在河套酒業建立ERP系統,當時最大的困難在於無法將ERP系統很好的與企業融合”,任國軍說。整個ERP系統共建立個11個模組,包括財務分析、財務總帳、現金管理等,“由於對財務專業知識的欠缺,需要不斷的向財務部門請教,然後再研究系統在財務分析方面的具體應用”,任國軍回憶道,“但是在試運行的過程中遇到很多預料之外的問題,當時我和專案組全體成員共同努力、排除故常,終於在2003年12月份通過驗收”。

ERP系統覆蓋產、供、銷、財務等所有部門,實施後有效的控制了庫存積壓導致的資金佔用,為快速的生產調度提供了真實的資料;所有銷售辦事處的財、物均可通過遠端報表系統及時傳回總公司;生產成本能夠快速計算;現金管理井然有序;財務狀況實現快速分析。

三面手:白酒生產機械化

河套酒業白酒釀造實行機械化改造的初衷是為了降低勞動強度,改善白酒釀造環境,從而形成清潔化生產的概念,而這一概念的形成是在2009年年底,2010年年初開始著手白酒生產的機械化改造,以清香型白酒為試點,建立了第一家機械化清香型白酒生產基地——內蒙古河套五原酒業有限公司。在制曲環節實現機械化的基礎上,五原河套開發了可以移動的不銹鋼發酵糟車,實現了酒醅發酵環節採用傳統方式,而在起窖和糟糧運輸環節實現機械;蒸餾環節,通過實施機械化和自動化改造,基本實現了智慧化流程操控。

雖然機械化生產的研究成果最早應用于五原酒廠,但是機械化的最初試驗和試點是在河套酒廠內部,“由於我對白酒釀造環節的熟知,由我負責設計草圖的構思,熱能、水用量比的計算工作,並與機械化生產設備廠家進行對接。因為這是行業內初次探索白酒生產的機械化,並無典型案例可以學習,只能門頭苦幹,自己摸索”,任國軍說。

因此,河套的清潔化、機械化生產改造方面取得了5項國家專利,在白酒行業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成為中國白酒機械化生產、清潔化生態釀造體系的創立者,符合標準化的工藝管理體系和國際化的酒類品質保障體系。

四面手:規模化的白酒釀造

2005年為了適應市場銷售的不斷擴大,河套酒業集團於5月份決定新建3萬噸酒庫,並組成了項目組,由任國軍擔任組長,主要負責專案的設計、工程建設、投資控制等。2005年7月25日項目正式開工,占地6045平方米,總投資2836萬元,酒庫內設888m3不銹鋼立式酒罐14個,460m3不銹鋼立式酒罐40個,專案完成後儲存白酒能力達到3萬噸。

另外,任國軍還參與了5000噸河套王擴建項目,負責工藝技術方案的制定以及工程進度的控制、工程投資的控制等職責,2006年9月生產車間完工投產;2007年負責新建河套酒業集團萬噸大麯基地,負責生產工藝策劃及基建設備的建設。

從技術科科員到ERP系統的引入、白酒的機械化改造,再到河套酒業的規模化建設,任國軍在河套酒業的角色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技術人才,因為他實現了釀酒人和管理者之間的切換,將自己的釀酒優勢轉化為企業的行銷力,成為河套酒業管理層的中堅力量,釀酒大師中的“多面手”。

任國軍,一個“不安分”的釀酒大師!

酒體風格在延續河套“淡雅濃香”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形成了具有河套地域特色的“生態淡雅”風格,相較于原先的淡雅濃香型,淡雅河套更加凸顯出生態的優勢,主張全產業鏈生產的清潔化、生態化。

二面手:“因地制宜”ERP系統

ERP系統是企業資源計畫的簡稱,是指建立在資訊技術基礎上,集資訊技術與先進管理思想於一身,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員工及決策層提供決策手段的管理平臺。它對於改善企業業務流程,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顯著優勢,因此在2000年河套酒業集團決策建立ERP系統,由任國軍擔任專案組組長職務,負責整個系統的建立、人員的組織、電腦培訓等工作。

“2000年受公司委託,與中國金蝶軟體公司合作,在河套酒業建立ERP系統,當時最大的困難在於無法將ERP系統很好的與企業融合”,任國軍說。整個ERP系統共建立個11個模組,包括財務分析、財務總帳、現金管理等,“由於對財務專業知識的欠缺,需要不斷的向財務部門請教,然後再研究系統在財務分析方面的具體應用”,任國軍回憶道,“但是在試運行的過程中遇到很多預料之外的問題,當時我和專案組全體成員共同努力、排除故常,終於在2003年12月份通過驗收”。

ERP系統覆蓋產、供、銷、財務等所有部門,實施後有效的控制了庫存積壓導致的資金佔用,為快速的生產調度提供了真實的資料;所有銷售辦事處的財、物均可通過遠端報表系統及時傳回總公司;生產成本能夠快速計算;現金管理井然有序;財務狀況實現快速分析。

三面手:白酒生產機械化

河套酒業白酒釀造實行機械化改造的初衷是為了降低勞動強度,改善白酒釀造環境,從而形成清潔化生產的概念,而這一概念的形成是在2009年年底,2010年年初開始著手白酒生產的機械化改造,以清香型白酒為試點,建立了第一家機械化清香型白酒生產基地——內蒙古河套五原酒業有限公司。在制曲環節實現機械化的基礎上,五原河套開發了可以移動的不銹鋼發酵糟車,實現了酒醅發酵環節採用傳統方式,而在起窖和糟糧運輸環節實現機械;蒸餾環節,通過實施機械化和自動化改造,基本實現了智慧化流程操控。

雖然機械化生產的研究成果最早應用于五原酒廠,但是機械化的最初試驗和試點是在河套酒廠內部,“由於我對白酒釀造環節的熟知,由我負責設計草圖的構思,熱能、水用量比的計算工作,並與機械化生產設備廠家進行對接。因為這是行業內初次探索白酒生產的機械化,並無典型案例可以學習,只能門頭苦幹,自己摸索”,任國軍說。

因此,河套的清潔化、機械化生產改造方面取得了5項國家專利,在白酒行業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成為中國白酒機械化生產、清潔化生態釀造體系的創立者,符合標準化的工藝管理體系和國際化的酒類品質保障體系。

四面手:規模化的白酒釀造

2005年為了適應市場銷售的不斷擴大,河套酒業集團於5月份決定新建3萬噸酒庫,並組成了項目組,由任國軍擔任組長,主要負責專案的設計、工程建設、投資控制等。2005年7月25日項目正式開工,占地6045平方米,總投資2836萬元,酒庫內設888m3不銹鋼立式酒罐14個,460m3不銹鋼立式酒罐40個,專案完成後儲存白酒能力達到3萬噸。

另外,任國軍還參與了5000噸河套王擴建項目,負責工藝技術方案的制定以及工程進度的控制、工程投資的控制等職責,2006年9月生產車間完工投產;2007年負責新建河套酒業集團萬噸大麯基地,負責生產工藝策劃及基建設備的建設。

從技術科科員到ERP系統的引入、白酒的機械化改造,再到河套酒業的規模化建設,任國軍在河套酒業的角色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技術人才,因為他實現了釀酒人和管理者之間的切換,將自己的釀酒優勢轉化為企業的行銷力,成為河套酒業管理層的中堅力量,釀酒大師中的“多面手”。

任國軍,一個“不安分”的釀酒大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