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旺旺年報公佈,王牌單品業績下滑為哪般?

3月14日, 旺旺集團發佈了2016年業績報告。 2016年, 旺旺集團營收總額為197.1億元人民幣, 較2015年下滑7.9%, 毛利率受惠於部分原材料價格下跌, 較2015年上漲3.9個百分點至47.8%。

旺旺集團的營收主要分為米果類產品、乳品飲料、休閒食品三大部分。 與2015年相比, 只有米果類產品實現了4.6%的上漲, 乳品飲料、休閒食品分別下滑13.4%和8.6%。

縱觀旺旺集團2016年整體的運營情況, 乳品飲料業務的萎縮尤為值得關注, 那個曾經創造了百億單品神話的旺仔牛奶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程度的業務下滑?

大環境所致?

對於業務下滑的原因, 旺旺官方解釋為收大環境疲軟的影響。 2016年,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為6.7%, 較2015年進一步放緩, 經濟仍然處於深度調整期。 另外, 伴隨著席捲全球的互聯網浪潮, 消費者群體特徵也發生了深刻的變革。 全球快消品行業的經營環境都日趨複雜, 旺旺也不例外。

另外, 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來,

中國地區乳品業整體增長放緩。 各大廠家紛紛研發新品, 尋求突破。 消費者的注意力也被這部分新品所吸引, 如這兩年大火的常溫優酪乳便是其中翹楚。 旺仔牛奶在這種浪潮中反而成為了“可替代產品”。 雖然在兒童市場依舊佔有競爭優勢, 但兒童市場整體的變化使得旺旺力不從心。

新品擴張不利?

面對市場的變化, 旺旺沒有坐以待斃。 2016年的半年報中, 旺旺曾提出, 集團計畫陸續推出乳酸菌、O泡等乳飲料。 另外, 旺旺還專門推出了一款適合兒童飲用的優酷乳。 當時的旺旺希望借助新品的推出, 完善現有乳製品的結構, 從而帶動整個品類的良性發展。

然而事與願違, 由於缺乏相應的推廣, 旺旺在2016年推出的一系列新品都未曾在市場引發太大波動。

相反, 由於這些產品與旺仔牛奶定位相似,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旺仔牛奶的市場份額。

值得注意的是, 雖然在大陸深耕兒童市場18年, 但無論是主流媒體還是新興媒體, 旺旺新品的廣告卻十分罕見。 假如僅靠旺旺的傳統管道來推廣新品, 也無外乎這些產品擴張不利了。

創新與行銷的雙軟肋

雖然旺旺宣稱在2016年推出了多款產品, 但如果仔細分析, 我們很容易發現, 實際上旺旺的創新能力並不強。

依靠著旺仔牛奶打下來的江山, 多年來旺旺只需要推出一款新品便可在兒童市場引發較大關注。 這種江湖地位嚴重制約了旺旺的創新研發能力。 現如今, 旺旺開始進軍常溫優酪乳等領域。

但經過光明、伊利、蒙牛的多年深耕, 常溫優酪乳早已成為一片紅海。 旺旺急需一款真正自主研發, 具有開疆辟土意義的大單品提振士氣。

與創新相同, 行銷也是旺旺集團的軟肋。 現在的市場環境決定了一款產品想要熱銷, 畢竟具有足夠的話題性。 而創造話題一直是旺旺的軟肋。

下滑歸下滑, 旺旺依舊佔據著兒童乳製品市場不可動搖的半壁江山。 這位中國乳製品行業曾經的王者能否推出一款具有革命性的新品, 讓我們拭目以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