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揭秘:孫策為何捨棄兒子,卻把江東大權交給弟弟孫權?

孫權為什麼要這麼做?把兒子交給兒子孫韶為何不妥, 而且周瑜太史慈等人是自己的左膀右臂。

其一, 孫策的孩子太小, 當時江東雖然被自己打下來了,

自己兒子的肩膀稚嫩, 未必能扛得起來江東六郡八十一州的重任。 自古守江山遠遠比打江山更難。

其二, 孫策害怕外戚當政。 歷史上一旦兒子小, 往往母親的勢力過大。 這樣有可能重蹈東漢後期的覆轍。 孫策是個有本事的人, 對當時的情況洞若觀火, 他不想讓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付之一炬。

其三, 為自己留下一條後路。 孫權知道孫策是什麼人。 孫策臨死前對孫權說過這樣一句話:舉江東之眾, 決機於兩陳之間, 與天下爭衡, 卿不如我;舉賢任能, 各盡其心, 以保江東, 我不如卿。 其實鳥之將死, 其言也哀;人之將死, 其言也善。 孫策這句話其實是讓孫權給自己的弟弟留下一條生路。 歷史上皇室從來無父子手足親情。

假如自己不把位子傳給弟弟孫權, 肯定會引來蕭薔之禍。

孫權是什麼人, 孫策非常瞭解。 孫策起兵的時候, 孫權善養賓客。 孫權常參與商議計謀, 孫策感到特別驚奇, 自認為不如他。 每當宴請賓客時, 孫策常常回頭看著孫權說:“這些人,

以後都會是你的手下。 ”其實不是驚奇, 而是害怕, 孫權是一個什麼人, 當哥哥的自然知曉。

其四, 孫策之死有些蹊蹺。 孫策死, 三國志及三國演義都認為是許貢門客所為。 這事情值得推敲, 像孫策這人, 整年在外帶兵征戰, 行止不定、刺客怎知他的行蹤。 再說孫策出外打獵。 外人很難知曉, 許家三客又怎麼會在那裡守株待兔呢?孫家五兄弟中, 孫策、孫翊被人刺殺, 孫匡死得不明不白, 孫朗被孫權囚禁終生, 這事情明顯孫權做了手腳。 孫策之死有可能是孫權暗害的結果。 東吳聚集文武大臣有兩個高峰時期:

一是孫策借兵起家, 到佔據江東這段時期, 來投奔的文人有朱治、呂范、張昭、張竑、虞翻等人;周瑜、蔣欽、周泰、陳武、董襲、太史慈、淩操等良將也紛紛前來效力。

二是孫策死後到孫權征討黃祖一段時期, 先後有魯肅、諸葛瑾、顧雍、闞澤、嚴唆、步騭、程秉、薛綜、陸績、張溫、朱桓等文士來投;還招收了呂蒙、陸遜、徐盛、潘璋、丁奉、甘寧等將士。 孫權很受收買人心, 從孫權用人來看。 朝廷內外大權基本上是掌握在後一批人手中。

把權力交給弟弟, 相信這些人不再會找兒子妻子的麻煩。

孫策故交僅有周瑜周公瑾, 可惜孤掌難鳴。 此人雖有經天緯地之才, 也很難保全孫策之家小。 天下人都知道周瑜和孫策的關係, 至於太史慈不過匹夫之勇, 想要對付孫權更是勝算很小。

孫策為何把權力交給弟弟孫權?其一是避免了無謂的家庭紛爭, 其二是繼續延續了江東的孫氏統治地位, 其三是為自己的妻小留了一條後路。 要知道戰場上所向披靡的小霸王臨死也要對自己低頭, 該有多麼的心不甘情不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