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張雷:“玻璃人”的星光之路

李道民記者姜道龍

舞臺上的張雷人雖小, 但表演時不失大氣。

主持人與參加節目的“玻璃人”張雷溝通交流。

經多方打聽, 記者聯繫到了張雷。 13日下午, 我們相約在一家茶館見了面。 坐在輪椅上的張雷, 小胳膊、小腿, 像個五六歲兒童樣的身材, 但成熟的面龐、時尚有型的短髮和頗有磁性的聲音, 還有談笑自如的風采, 讓人感到他已經明星范兒十足。 就連接受採訪的談話方式, 他也顯得頗有經驗。

病床上萌生的夢想

張雷, 1989年出生在我市一個普通礦工之家, 當時在南山區西山樓住。 對他來說, 家庭的普通還不算是最低的“起點”。

他在3個月時, 被確診為先天性成骨發育不全, 俗稱脆骨病, 也被形象地叫做“玻璃人”。 張雷說, 2歲到12歲那一段時間, 是他骨折發生最頻繁的時候, 他就像一件極易破碎的玻璃器皿, 任何不小心的動作都可能造成骨折。 而痛苦還不僅僅是身體的脆弱, 還有內心的苦惱。 他一記事兒時, 就發現自己的身體跟別的小朋友不一樣, 別人能跑出去, 而他只能躺在床上。 最難受時, 有人往他床上哪怕輕輕一坐, 床板的微動, 他都會感到痛苦不堪。 17歲之前, 骨折對他來說就像家常便飯一樣, 有時稍一不注意,

打個噴嚏或者咳嗽一下, 就會骨折, 前前後後也記不清骨折了多少次。

張雷的父母都是南山煤礦職工, 在他6歲的時候, 父母雙雙下崗, 夫妻二人一起去北京打工。 張雷一直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 每天躺在床上, 也做不了什麼事, 只能聽聽廣播、看看電視。 從廣播、電視中, 他既得到了娛樂, 也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特別是奶奶對他無微不至的照顧, 讓他漸漸懂得, 人活著不能只為自己, 也要盡己所能做些事, 即使談不上幫助別人, 但至少能給他人減輕一些負擔、帶來一些快樂也是好的。

在收聽廣播或收看電視的日子裡, 張雷喜歡上了唱歌。 每天躺在床上, 只要聽到廣播或看到電視中有唱歌的節目, 他就會跟著哼唱,

那時的偶像是劉德華, 便經常模仿他。 後來, 他也讓人給自己買喜歡的歌星磁帶, 一遍遍反復聽, 細心模仿。 而他唱出來的歌, 也贏得了大家的稱讚。 這更激發了他唱歌的興趣, 也增強了他生活的自信心。 唱歌的夢想, 就這樣在病床上, 也在他的心裡生了根。

街頭唱出的星路

2006年, 17歲的張雷感覺自己的身體已經趨於穩定了。 此時, 埋藏許久的唱歌夢想也開始在心裡滋長, 他不想成為家裡的累贅, 他想出去闖一闖, 想到舞臺上實現自己的唱歌夢想。

於是, 他同幾個朋友來到了大連。 他想通過唱歌養活自己、證明自己。 離家時, 他只帶了攢的1000多元錢, 一切並沒有當初想的那麼順利, 正應了那句“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的話, 在大連開發區待了兩個多月,

他幾乎跑遍了所有的酒吧, 走過了所有的夜場, 但均被拒之門外。 有的老闆甚至乾脆告訴他, 聘請他會給生意帶來不吉利。

頻頻遭拒的現實並沒有擊倒張雷, 他暗下決心, 一定要在這個城市闖出一番名堂。 兩個月後, 他做了一個決定:去街頭賣藝!身邊的朋友都反對, 但又都知道他很好強, 也只好幫助他去試一試。 他花400元買了一個音箱, 自己做了一個歌單, 早上5點, 他來到大連開發區附近的一個早市, 開始了他第一次面對大眾唱歌。 剛開始時, 張雷很不好意思, 也怕讓別人感到吵, 一直不敢放開大聲唱, 就把音量調到最小, 戴著鴨舌帽, 小聲的唱。 路過的人聽著感覺不錯, 就勸他說, 你唱的這麼好, 大點聲兒唱吧, 我們都喜歡聽。“這個世界上還是好人多,就是因為這些陌生人的鼓勵,讓我更加自信,要讓每一位聽眾都能聽見我的歌聲。”張雷告訴記者,第一次的街頭賣唱,他掙了60多元,感覺非常開心。“這是對我唱歌的肯定,我要更加努力地演唱,不會讓喜歡聽我唱歌的人感到失望。”此後的每天,他都會到大連不同的廣場、街頭“巡迴”演唱。歌單上的60餘首歌,每天他都要迴圈演唱三遍。

經過一年時間的街頭“舞臺”打拼,這個街頭歌者漸漸在當地有了些小名氣,每天來聽他唱歌的人逐漸增多,最多時達到200多人,他們駐足在路邊,為他鼓掌、喝彩,人多時交通都被堵塞了,張雷也成了這裡的街頭明星。不少到酒吧、餐廳娛樂的市民紛紛建議,應該邀請他這個街頭小矮人來唱歌。一些酒吧、餐廳老闆這才意識到他的價值,便紛紛邀請他去酒吧演唱。於是,張雷一邊中午繼續去街頭唱歌,一邊晚上在兩三個酒吧跑場演唱3至4首歌。他想讓他的歌聲被更多的人聽到,給更多的人帶去快樂。

就這樣,張雷坐著輪椅,以自己越來越成熟的歌聲,在街頭、廣場、商場門口、餐廳、酒吧,盡情、投入地向自己的人生夢想邁進著,他也用自己的自強和不斷的打拼,向命運做著挑戰。經過幾年的努力,張雷已經實現了自己當初剛離開家時要“自己養活自己”的目標。隨著演出的增多,溫飽問題對他來說,已不成問題了。而且隨著他的歌越唱越好,他的知名度在大連也越來越響。

生活總是在看似平靜中泛起波瀾。2012年,張雷得知,曾一直陪伴、照顧他的奶奶得了癌症。他歸心似箭地回到了家,想要留在奶奶身邊,奶奶看見大孫子已經不再是當年“弱不禁風”的樣子了,就拉著他的手,面帶微笑地安慰他不要牽掛自己,讓他繼續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就這樣,在奶奶和家人的勸說下,張雷又回到了大連。

可時間不長,張雷就接到了父親的電話,告知他奶奶病危,他急忙趕回家。一周後,奶奶就永遠地離開了他。張雷非常傷心,雖然在別人眼中他是一個堅強的人,但奶奶的離去帶給他打擊很大,感覺天都塌了一樣。在半年的時間裡,他都無心做事,每天都在思念奶奶。親人和朋友都勸他,“你只有自己生活的開心快樂,奶奶的在天之靈才能得到安慰。”張雷這才慢慢走出悲傷,又重新振作了起來,他想唱更多的歌,更好的歌,讓奶奶為他感到驕傲和自豪。

走向夢想大舞臺

再次離開家,重新走上人生夢想的路,張雷開始與電視節目結緣。2013年年末,張雷受邀參加了黑龍江文藝頻道的一期節目,精彩的演出,得到了觀眾的喝彩。他因此引起了省內一些電視臺的關注,並應邀參加了佳木斯春節聯歡晚會的演出。

2014年,張雷得知東方衛視《笑傲江湖》欄目正在海選,他知道這是一個更大的舞臺,便報了名,並順利通過了海選,參加了東方衛視《笑傲江湖》第一期的錄製。張雷說,一開始他是拒絕演喜劇的,因為自己的身體因素,在許多人眼裡本身就是個“小丑”。《笑傲江湖》的導演組知道了張雷的故事,多次與他溝通,並精心為他設計了一個幕布劇,就像演雙簧一樣,他不露手腳,只靠聲音和表情來表演。這雖然不是張雷自己的構思,但表演的內容都是自己想要表達的。節目最後,落幕時的超人動作就表達了他想要自由飛翔的夢想。

因為這個幕布劇表演中有多處嬰兒的哭聲,為了演好,他認真研究,上網搜集了大量嬰幼兒哭泣的聲音和形象,仔細觀察,對著鏡子反復練習,這一個哭聲,他就練習了半個多月。最終,他在舞臺上完美地展示了這個表演,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稱讚,現場觀察員、著名喜劇演員宋丹丹對張雷的喜愛更是溢於言表,主動來到他面前,為他戴上了欄目道具——紅鼻子。成功晉級到下一階段後,張雷在高興的同時也感到了壓力,第一次表演準備了三個月,第二次表演只有半個月的準備時間,他只能更加認真,因為他想帶給大家最好的表演,他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己,最終成功晉級為全國十強選手。

《笑傲江湖》播出後,張雷受到了全國觀眾的喜愛。至今他都非常感謝《笑傲江湖》團隊為他所付出的辛苦。

人“小”志大的張雷,以敢想敢做的勁頭,不斷地跨越著一個又一個人生臺階。勇於追求,勤於努力,讓他的舞臺越來越“寬”,也越來越“大”。2015年到2017年,張雷又先後參加了很多節目,如山東衛視的《我是大明星》,貴州衛視的《讓我幫助你》,遼寧衛視的《完美告白》、《有請主角》,還有黑龍江文藝頻道的一些演出。此外,他還多次登上央視的眾多欄目,如《我愛滿堂彩》、《幸福帳單》、《向幸福出發》、《這廂有禮》。今年2月17日,張雷又“走”上了央視的《星光大道》。當眾人抬著坐在輪椅上的他一出場,就贏得了滿場喝彩,他唱了一首汪峰的歌《像夢一樣自由》。

談起唱歌,張雷滔滔不絕。他說,自己喜歡流行音樂、搖滾和民謠。雖然沒有經過專業的學習,但他對唱歌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認為,情感投入是唱歌最重要的。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這個堅強的大男孩,更被他的精神和樂觀感染著。一位來自南方的粉絲曾專門為他寫了一首詩:一個本應長高的男孩/被疾病萎縮成一個嬰兒/身高定格在輪椅人/抱著堅強活著/活成一個超人,理想飛向太陽/你的經歷,讓人們更加熱愛生活/你說,痛苦多了/反而記不深刻/你還說,不僅僅為自己活著/也要為家人活著……

與張雷握手告別後,看著他瘦小的背影,記者由衷想起了一句歌詞: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我們都喜歡聽。“這個世界上還是好人多,就是因為這些陌生人的鼓勵,讓我更加自信,要讓每一位聽眾都能聽見我的歌聲。”張雷告訴記者,第一次的街頭賣唱,他掙了60多元,感覺非常開心。“這是對我唱歌的肯定,我要更加努力地演唱,不會讓喜歡聽我唱歌的人感到失望。”此後的每天,他都會到大連不同的廣場、街頭“巡迴”演唱。歌單上的60餘首歌,每天他都要迴圈演唱三遍。

經過一年時間的街頭“舞臺”打拼,這個街頭歌者漸漸在當地有了些小名氣,每天來聽他唱歌的人逐漸增多,最多時達到200多人,他們駐足在路邊,為他鼓掌、喝彩,人多時交通都被堵塞了,張雷也成了這裡的街頭明星。不少到酒吧、餐廳娛樂的市民紛紛建議,應該邀請他這個街頭小矮人來唱歌。一些酒吧、餐廳老闆這才意識到他的價值,便紛紛邀請他去酒吧演唱。於是,張雷一邊中午繼續去街頭唱歌,一邊晚上在兩三個酒吧跑場演唱3至4首歌。他想讓他的歌聲被更多的人聽到,給更多的人帶去快樂。

就這樣,張雷坐著輪椅,以自己越來越成熟的歌聲,在街頭、廣場、商場門口、餐廳、酒吧,盡情、投入地向自己的人生夢想邁進著,他也用自己的自強和不斷的打拼,向命運做著挑戰。經過幾年的努力,張雷已經實現了自己當初剛離開家時要“自己養活自己”的目標。隨著演出的增多,溫飽問題對他來說,已不成問題了。而且隨著他的歌越唱越好,他的知名度在大連也越來越響。

生活總是在看似平靜中泛起波瀾。2012年,張雷得知,曾一直陪伴、照顧他的奶奶得了癌症。他歸心似箭地回到了家,想要留在奶奶身邊,奶奶看見大孫子已經不再是當年“弱不禁風”的樣子了,就拉著他的手,面帶微笑地安慰他不要牽掛自己,讓他繼續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就這樣,在奶奶和家人的勸說下,張雷又回到了大連。

可時間不長,張雷就接到了父親的電話,告知他奶奶病危,他急忙趕回家。一周後,奶奶就永遠地離開了他。張雷非常傷心,雖然在別人眼中他是一個堅強的人,但奶奶的離去帶給他打擊很大,感覺天都塌了一樣。在半年的時間裡,他都無心做事,每天都在思念奶奶。親人和朋友都勸他,“你只有自己生活的開心快樂,奶奶的在天之靈才能得到安慰。”張雷這才慢慢走出悲傷,又重新振作了起來,他想唱更多的歌,更好的歌,讓奶奶為他感到驕傲和自豪。

走向夢想大舞臺

再次離開家,重新走上人生夢想的路,張雷開始與電視節目結緣。2013年年末,張雷受邀參加了黑龍江文藝頻道的一期節目,精彩的演出,得到了觀眾的喝彩。他因此引起了省內一些電視臺的關注,並應邀參加了佳木斯春節聯歡晚會的演出。

2014年,張雷得知東方衛視《笑傲江湖》欄目正在海選,他知道這是一個更大的舞臺,便報了名,並順利通過了海選,參加了東方衛視《笑傲江湖》第一期的錄製。張雷說,一開始他是拒絕演喜劇的,因為自己的身體因素,在許多人眼裡本身就是個“小丑”。《笑傲江湖》的導演組知道了張雷的故事,多次與他溝通,並精心為他設計了一個幕布劇,就像演雙簧一樣,他不露手腳,只靠聲音和表情來表演。這雖然不是張雷自己的構思,但表演的內容都是自己想要表達的。節目最後,落幕時的超人動作就表達了他想要自由飛翔的夢想。

因為這個幕布劇表演中有多處嬰兒的哭聲,為了演好,他認真研究,上網搜集了大量嬰幼兒哭泣的聲音和形象,仔細觀察,對著鏡子反復練習,這一個哭聲,他就練習了半個多月。最終,他在舞臺上完美地展示了這個表演,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稱讚,現場觀察員、著名喜劇演員宋丹丹對張雷的喜愛更是溢於言表,主動來到他面前,為他戴上了欄目道具——紅鼻子。成功晉級到下一階段後,張雷在高興的同時也感到了壓力,第一次表演準備了三個月,第二次表演只有半個月的準備時間,他只能更加認真,因為他想帶給大家最好的表演,他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己,最終成功晉級為全國十強選手。

《笑傲江湖》播出後,張雷受到了全國觀眾的喜愛。至今他都非常感謝《笑傲江湖》團隊為他所付出的辛苦。

人“小”志大的張雷,以敢想敢做的勁頭,不斷地跨越著一個又一個人生臺階。勇於追求,勤於努力,讓他的舞臺越來越“寬”,也越來越“大”。2015年到2017年,張雷又先後參加了很多節目,如山東衛視的《我是大明星》,貴州衛視的《讓我幫助你》,遼寧衛視的《完美告白》、《有請主角》,還有黑龍江文藝頻道的一些演出。此外,他還多次登上央視的眾多欄目,如《我愛滿堂彩》、《幸福帳單》、《向幸福出發》、《這廂有禮》。今年2月17日,張雷又“走”上了央視的《星光大道》。當眾人抬著坐在輪椅上的他一出場,就贏得了滿場喝彩,他唱了一首汪峰的歌《像夢一樣自由》。

談起唱歌,張雷滔滔不絕。他說,自己喜歡流行音樂、搖滾和民謠。雖然沒有經過專業的學習,但他對唱歌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認為,情感投入是唱歌最重要的。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這個堅強的大男孩,更被他的精神和樂觀感染著。一位來自南方的粉絲曾專門為他寫了一首詩:一個本應長高的男孩/被疾病萎縮成一個嬰兒/身高定格在輪椅人/抱著堅強活著/活成一個超人,理想飛向太陽/你的經歷,讓人們更加熱愛生活/你說,痛苦多了/反而記不深刻/你還說,不僅僅為自己活著/也要為家人活著……

與張雷握手告別後,看著他瘦小的背影,記者由衷想起了一句歌詞: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