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郭樹清改革旋風:7份監管文件和25張罰單

時代週報記者 曾令俊 發自廣州

曾在證監系統刮起改革旋風的郭樹清, 如今將這種旋風帶入了銀監系統。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

自2月底任職銀監會主席以來, 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 郭樹清出席的官方活動不多, 其調研路徑尚未浮出水面。 但他所領導的銀監會已出臺了不少於7份監管檔, 並且處罰了多個銀行, 頻頻亮劍銀行業。

銀監會監管風暴已拉開大幕。

在3月初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 郭樹清已透露出化解風險的緊迫性與嚴整金融秩序的信號, “強監管”的態度非常明確。 向來以改革和創新著稱的郭樹清, 在履新銀監會之初將重心放在監管。

“銀監會近期出臺多份監管檔, 肯定不是偶然, 與郭主席的風格有關。 ”4月13日, 華南一位銀行業研究人士對時代週報記者分析道。

華夏銀行是日前被銀監會處罰的銀行之一, 其相關人士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自2015年以來, 銀行業嚴監管、重處罰已成常態。 此次監管處罰是對2015年監管檢查問題的處罰結果。 針對銀監會指出問題, 華夏銀行逐項查找問題原因、制定有效整改措施, 切實消除和化解風險隱患。

“今年是明確強調強監管的一年, 也是監管問責的一年。 ”銀監會高層在4月7日銀監會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2017年將是“強監管、強問責”的一年。

重罰17家金融機構

郭樹清上任後, 重拳懲處信達資產、平安銀行、恒豐銀行、華夏銀行以及招商銀行、民生銀行、交通銀行等17家銀行業機構。

4月10日, 銀監會在官網掛出25張3月29日作出的處罰決定, 17家銀行業機構被罰金額合計4290萬元。 在這批處罰中, 罰款金額最高的是三家股份制銀行, 分別是平安銀行、華夏銀行和恒豐銀行,

罰金為1670萬元、1190萬元和800萬元。 這其中, 最為引人注目的是恒豐銀行。

恒豐銀行在被處罰的18項事由中, 除了一些業務違規, 銀監會還披露了其“變更持有股份總額5%以上的股東未按規定報銀監會審批”“關聯交易未提交關聯交易控制委員會和董事會審查審批”“未在規定時間內披露更換行長資訊”, 尤為引人注目。

事實上, 恒豐銀行去年亂象頗多。 2016年12月9日, 恒豐銀行公告原行長林治洪被解職, 當日生效, 而這一切發生在林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 根據商業銀行法, 更換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時, 應當報經監管機構審查其任職資格, 顯然恒豐銀行並沒有遵守這一規定。

而在去年以及今年年初, 關於恒豐銀行股東變更的傳聞不斷,

陸續傳出遭第二大股東新加坡大華銀行拋售, 山東魯信集團接盤的消息。 恒豐銀行2015年年報顯示, 該行持股5%以上的股東為煙臺市國資委旗下藍天投資, 要求針對銀行業目前存在的突出風險, 補充完善股東管理、交叉金融產品、理財業務等監管制度。

在3月2日的國新辦發佈會上, 郭樹清表示, 重點整治違規開展關聯交易、花樣翻新的利益輸送、重大經營管理資訊隱瞞不報、違法違規代持銀行股份等不良行為, 充分發揮監管處罰的震懾作用。

“所謂‘牛欄裡關貓’, 沒有完善的監管制度, 銀行業經營必然引發嚴重的風險暴露。 ”郭樹清稱。 7號文正是對上述提議的落地。

除了上述檔之外, 銀監會日前還發佈《關於開展銀行業“違法、違規、違章”行為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

除轉載外, 均為時代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協議授權, 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違反上述聲明者, 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 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