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告

證券代碼:002466 證券簡稱:天齊鋰業 公告編號:2017- 022

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議公告

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資訊披露的內容真實、準確、完整, 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以下簡稱“會議”)於2017年3月15日下午14:00在成都市高朋東路10號前樓二樓大會議室以現場結合通訊表決的方式召開。 召開本次會議的通知及相關資料已於2017年3月13日通過傳真、電子郵件、專人送達等方式送達各位董事。 本次會議應參加表決董事7人(其中獨立董事3人),

實際參加表決董事7人(其中獨立董事3人), 本次會議由董事長蔣衛平先生召集並主持, 會議的召集、召開與表決程式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本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以下議案:

一、審議通過《關於同意泰利森鋰精礦擴產的議案》

表決結果:同意7票、反對0票、棄權0票

具體內容詳見公司同日披露於巨潮資訊網(www.cninfo.com.cn)及指定資訊披露媒體《證券時報》、《證券日報》、《中國證券報》和《上海證券報》的《關於同意泰利森鋰精礦擴產的公告》(公告編號:2017-023)。

特此公告。

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二〇一七年三月十六日

證券代碼:002466 證券簡稱:天齊鋰業 公告編號:2017-023

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同意泰利森鋰精礦擴產的公告

特別提示:

1、2017年3月14日, 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控股子公司Windfield Holding Pty Ltd(中文名稱:文菲爾德控股私人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文菲爾德”)董事會同意了Talison Lithium Pty Ltd(中文名稱:泰利森鋰業控股私人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泰利森”)建設“化學級鋰精礦擴產專案”的決定。

2、2017年3月15日, 公司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同意泰利森鋰精礦擴產的議案》, 同意泰利森正式啟動“化學級鋰精礦擴產專案”的建設工作。

2、本專案實施主體為泰利森, 主要內容是建造第二個獨立的、專用的大型化學級鋰精礦生產設施和新的礦石破碎設施, 實現鋰精礦產能增加至134萬噸/年的目標, 專案選址位於西澳大利亞州格林布希;專案總投資概算約3.2億澳元,

資金來源為泰利森自籌;項目建設週期為26個月, 預計將於2019年第二季度竣工並開始試生產。

3、本專案經過了泰利森充分、審慎的可行性論證, 專案建成之後將為公司境內外鋰鹽項目提供持續且充足的原料保障, 更好的實現產能匹配和產業鏈協同效應, 進而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但項目也存在一定的實施風險, 提請投資者仔細閱讀本公告之“四、對公司的影響及存在的風險”。

一、概述

公司於2017年3月15日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同意泰利森鋰精礦擴產的議案》, 同意由泰利森以自籌資金建設“化學級鋰精礦擴產項目”, 項目總投資概算約3.2億澳元(按照2017年3月10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受權公佈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折合人民幣16.6048億元)。

此議案無需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

本事項不構成關聯交易, 也不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所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

二、專案基本情況

1、專案實施主體

2、專案名稱:化學級鋰精礦擴產專案。

3、項目選址:西澳大利亞州格林布希。

4、專案內容:建造第二個獨立的、專用的大型化學級鋰精礦生產設施和新的礦石破碎設施。

6、預計專案投資構成:

7、項目建設週期:26個月, 預計2019年第二季度竣工, 開始試生產。

8、專案建設目標:擴建化學級鋰精礦產能至120萬噸/年, 鋰精礦合計產能增至134萬噸/年。

9、專案投產後的營業資料預測

根據可行性研究的靜態測算結果, 專案預計回收週期4.7年,

內含報酬率約為26%。

三、專案實施背景和可行性分析

(一)專案實施背景

近年來, 以動力鋰電池為主流動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取得了迅猛發展;此外, 隨著可穿戴設備、無人機等新興電子產品的發展, 以及鋰電池在儲能領域的應用增長, 鋰電池的需求有望持續提高, 從而大幅帶動對上游鋰電關鍵材料及鋰資源的需求。

泰利森的鋰精礦產能主要供應給天齊鋰業和雅保, 兩個股東日益增長的鋰精礦需求促使泰利森對現有鋰精礦產能規模進行擴產。 基於持續看好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 以及出於不斷提升公司資源加鋰鹽加工的企業價值的目的, 公司在泰利森就近建設的“年產2.4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將於2018年年底投產運行, 正在持續進行達產技改的張家港生產基地均將增加對鋰精礦的需求。

(二)可行性分析

1、資源量支撐

格林布希鋰輝石礦在全球已知項目中儲量最大、品質最優,其資源量足以支持泰利森本次擴產。“化學級鋰精礦擴產專案”建成後,加上技術級鋰精礦,泰利森的鋰精礦總產能將達到134萬噸/年(折合碳酸鋰當量約18萬噸/年)。

2、礦權可持續性

泰利森擁有的礦權的初始有效期限為授予後21年,期滿可再續期21年,在第二個21年期限屆滿後,西澳州礦產與石油資源部部長可酌情決定進一步續期21年。根據澳大利亞相關慣例,在礦權的條款均已獲得遵守的情況下,西澳州礦產與石油資源部部長通常會對活躍開展採礦經營的礦權給予進一步延期。

截止目前,泰利森擁有的每一項礦業權對應的費用要求(Expenditure Requirements)、租金(Rental Commitments)均已經足額繳納,不存在任何礦權不支付租金或未滿足最低支出條件的任何實質性違反義務的情況,礦權到期不予延期的可能性較小。

3、技術可行性

格林布希鋰輝石礦已有上百年歷史,截止目前已連續生產超過30年,泰利森歷史上數次鋰精礦擴產均取得了預期效果。此外,格林布希鋰礦距離珀斯市、班伯里港口均較近,較好的地域優勢保障了本項目擁有穩定的勞動力和便利的運輸條件。

四、對公司的影響和存在的風險

(一)對公司的影響

本項目建成之後,將為公司境內外鋰鹽項目提供持續且充足的原料保障,更好的實現產能匹配和產業鏈協同效應,進而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二)存在的風險

1、市場風險

本項目可行性分析中的經濟測算是根據當前市場行情及對未來市場發展的預期所做出的初步預測,不排除由於全球宏觀經濟形勢變化、相關國家的政策變化以及其他可能的市場風險、行業風險和不可預見的其他風險對項目經營造成不利影響的可能性,預測目標與實際完成目標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

2、專案實施風險

在專案建設、試車和達產的過程中,尚存在相關行政許可是否能及時獲取、籌資是否能及時到位、長交期設備是否延緩交付等不確定性,可能導致專案建設進度、投資總額和產能規模等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公司將督促泰利森與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積極溝通,並審慎進行專案管理,以降低實施風險。

3、匯率風險

因本項目位於澳大利亞,項目資本性支出與運營成本主要以澳元計價,澳元匯率波動將對本項目的建造成本等產生顯著影響,為此,公司將考慮適時採取遠期結售匯、外匯互換、外匯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進行套期保值業務操作,降低因匯率變化給公司帶來的不利影響。

五、備查文件

1、《第四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議》。

正在持續進行達產技改的張家港生產基地均將增加對鋰精礦的需求。

(二)可行性分析

1、資源量支撐

格林布希鋰輝石礦在全球已知項目中儲量最大、品質最優,其資源量足以支持泰利森本次擴產。“化學級鋰精礦擴產專案”建成後,加上技術級鋰精礦,泰利森的鋰精礦總產能將達到134萬噸/年(折合碳酸鋰當量約18萬噸/年)。

2、礦權可持續性

泰利森擁有的礦權的初始有效期限為授予後21年,期滿可再續期21年,在第二個21年期限屆滿後,西澳州礦產與石油資源部部長可酌情決定進一步續期21年。根據澳大利亞相關慣例,在礦權的條款均已獲得遵守的情況下,西澳州礦產與石油資源部部長通常會對活躍開展採礦經營的礦權給予進一步延期。

截止目前,泰利森擁有的每一項礦業權對應的費用要求(Expenditure Requirements)、租金(Rental Commitments)均已經足額繳納,不存在任何礦權不支付租金或未滿足最低支出條件的任何實質性違反義務的情況,礦權到期不予延期的可能性較小。

3、技術可行性

格林布希鋰輝石礦已有上百年歷史,截止目前已連續生產超過30年,泰利森歷史上數次鋰精礦擴產均取得了預期效果。此外,格林布希鋰礦距離珀斯市、班伯里港口均較近,較好的地域優勢保障了本項目擁有穩定的勞動力和便利的運輸條件。

四、對公司的影響和存在的風險

(一)對公司的影響

本項目建成之後,將為公司境內外鋰鹽項目提供持續且充足的原料保障,更好的實現產能匹配和產業鏈協同效應,進而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二)存在的風險

1、市場風險

本項目可行性分析中的經濟測算是根據當前市場行情及對未來市場發展的預期所做出的初步預測,不排除由於全球宏觀經濟形勢變化、相關國家的政策變化以及其他可能的市場風險、行業風險和不可預見的其他風險對項目經營造成不利影響的可能性,預測目標與實際完成目標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

2、專案實施風險

在專案建設、試車和達產的過程中,尚存在相關行政許可是否能及時獲取、籌資是否能及時到位、長交期設備是否延緩交付等不確定性,可能導致專案建設進度、投資總額和產能規模等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公司將督促泰利森與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積極溝通,並審慎進行專案管理,以降低實施風險。

3、匯率風險

因本項目位於澳大利亞,項目資本性支出與運營成本主要以澳元計價,澳元匯率波動將對本項目的建造成本等產生顯著影響,為此,公司將考慮適時採取遠期結售匯、外匯互換、外匯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進行套期保值業務操作,降低因匯率變化給公司帶來的不利影響。

五、備查文件

1、《第四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