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劉小楓:影視行業缺少中級人才

“在影視製作領域, 比較缺乏偏低層的技術工人, 如專業的場務、製片、燈光等輔助性工種人才。 這些工種很少有科班出身的畢業生, 大多是半路出家, 依託同行“傳幫帶”的方式培養新人。 鑒於相關專業設置的缺失, 急需有職業中專性質的學校提供這方面的基礎培訓。 ”劉小楓接受《綜藝報》獨家專訪時表示。

劉小楓, 男。 中國大陸資深影視製作人、策劃人。 曾任鳳凰傳奇影業(江蘇公司)總經理, 現任江蘇稻草熊影業總經理。 曾製作《千古風流一壇醋》《我愛河東獅》《傻王闖天下》《再婚女人》《雙鳳樓》《牌坊下的女人》《婚姻那些事》《郎本無情》《新萍蹤俠影》《我的抗戰》《怒海情仇》《新白髮魔女傳》《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等多部電視劇。

《綜藝報》:近幾年公司有沒有招錄大學畢業生?有藝考生嗎?

劉小楓:有, 公司一直在招新人, 主要集中在宣傳、策劃、商務、廣告等方面。 近幾年, 商務發展迅速,

廣告植入等方面的專業人才緊缺。 招募方向更多集中在商務創意、策劃領域。 至於藝考生, 公司暫時還沒有招。 相對而言, 經紀公司對學表演的藝考生的需求會比製作部門多。

《綜藝報》:據你瞭解, 經紀公司招錄藝考生主要考察哪些方面?

劉小楓:整體來說都離不開個人對行業的熱愛程度以及願意投入其中的程度。 演員這個職業比較特殊, 較好的外在形象和專業水準還是必要的。

《綜藝報》:未來是否會繼續起用新人?

劉小楓:當然。 未來還是會不斷用新人。 不管是台前還是幕後崗位, 成熟的人才很難找, 我們需要慢慢培養新人。

《綜藝報》:對於當下影視人才的培養制度有何建議?

劉小楓:我覺得在影視製作領域, 比較缺乏偏低層的技術工人,

如專業的場務、製片、燈光等輔助性工種人才。 這些工種很少有科班出身的畢業生, 大多是半路出家, 依託同行“傳幫帶”的方式培養新人。 鑒於相關專業設置的缺失, 急需有職業中專性質的學校提供這方面的基礎培訓。 馮小剛正在打造的“影視藍翔技校”就是在彌補這個層面的缺失, 這種做法非常好, 這樣的學校還可以再多一些。 當前這個行業兩極分化太嚴重, 一邊是高高在上的科班, 一邊是場務、燈光等底層, 缺少職業中專、職業大專類型的專門培訓。

《綜藝報》:對於這種非科班出身的輔助性工種, 在招錄時主要考察哪些方面?

劉小楓:輔助性工種更多看行業經驗、市場經驗, 能不能把活幹好, 畢竟這類人才不是公司在用,

而是劇組在用。 作為一個臨時組織, 劇組可能就存在半年左右的時間, 所以主要還是看有沒有工作經驗, 工作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綜藝報》:目前處於拍攝階段的《蜀山戰紀2》劇組, 在使用新人方面情況如何?

劉小楓:目前劇組有幾十個特約演員和跟組演員, 都是畢業於表演專業的大學生。 關於表演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 主要還是看個人。 影視行業正在飛速發展, 橫店就有60多個劇組同時在拍, 只要個人夠努力, 還是有很多機會的。 關鍵是看專業水準、對這個行業的熱愛程度、努力程度怎麼樣, 這些考察標準放在哪個行業都一樣。 大學生畢業之後被瘋搶的時代已經過去, 要正視當前的現實情況。 此外, 類似編劇這種提供創意、策劃的新人我們也經常用,

一起來策劃選題、完善故事。

《綜藝報》:藝考生在讀書期間應該如何積累相關經驗?

劉小楓:中國的電視劇有其特性, 剛畢業的學生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中國的創作環境、播出機制、平臺屬性。 對於科班出身的學生來講, 需要在一線打磨一段時間。 如果是創意類專業, 比如編劇、導演, 相對會比較快上手。 但如果是製片專業學生, 從新手成長為成熟的製片人, 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建議藝考生利用寒暑假等一切機會, 到影視行業實習, 越早開始越能早些熟悉市場, 早做判斷, 看看未來是否要從事這一行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