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榕江縣平陽鄉有位手工製作傳統香藝人

在榕江縣平陽鄉平陽街上中心村五組椎裡寨安喬花的家門前看到晾曬許多香, 村民安喬花老人用傳統自製的手工香。 安喬花今年64歲, 她從8歲就跟父親學手工制香法, 已延續50多年了。 傳統製作的香是到山上採集香樹皮作原料, 經過用石堆粉碎, 而後攪拌、熬釀等眾多工序, 最後製成凝聚了香文化精髓的香。

把粘合香粉後的香棒拿到屋外晾曬

香, 除用於祭祀慶典、熏衣外, 更有藥用價值。 它的藥用起源很早, 漢代有以香淨化空氣, 消除瘟疫的記載。 在制香過程也很講究, 所以在製作過程中要求一切都以聖潔為主, 否則會被視為是對神靈的不敬。

用香樹皮、樹葉及配料用石碓舂後的香楂

將粘有配水的竹簽放進香粉盆裡粘合香粉

香的製作是先把香樹皮, 香葉晾曬乾。 用石堆舂碎, 然後放在水槽裡浸泡, 而水量的多少也要靠經驗來掌握, , 水分過多, 粘度不夠, 而晾曬時間過久就會散去香樹皮原有的香氣, 經磨成粉末的香葉、香樹皮和各種香料一起搓揉, 是製作香的一道關鍵程式, 在這過程中, 需先把竹簽放到水槽裡浸泡三分之二, 然後再把它放到已經磨成粉末的香葉和各種香料的香粉堆裡一起搓揉。 直到每一根竹簽都均勻的裹上了香粉, 接著把一根一根香鋪開晾曬幾分鐘, 重複數次, 製作香的最後一道程式是晾曬, 不能長時間暴曬, 只能在陽光充足但溫度不高的地方擺放。 樹皮香原料的配製過程中, 水的比例較少, 這樣能夠使香料更多,

香味更純正。 樹皮香經過最後兩到三天的晾曬程式便可以包裝出售了。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 機器制香技術將要代替手工製作, 搶救和保護傳承手工制香技藝及民族傳統文化刻不容緩, 這對於鄉村弘揚樹皮香傳統製作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和經濟價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