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馬東的這部奇葩說話秘笈,已經在有聲平臺賣出了1000 萬

《康熙來了》完結後, 《奇葩說》似乎就成了最好的下飯菜。 看選手們在臺上唇槍舌劍地過招, 漲姿勢的同時也很過癮。

如今等著《奇葩說》第四季開播,

我們不妨讀一讀節目主創們的心血之作——《好好說話》, 這本書集結了《奇葩說》締造者, 三季冠軍及幕後導師團隊(可能是華語圈最會說話的組合)。 從日常不同場景中的有效溝通, 到演講、辯論中的獨門秘訣。 怎麼說話不得罪人?一起來看看奇葩們的說話之道。

怎樣說話不得罪人

與說服、辯論、談判不同的地方在於, 在衝突溝通中, 我們在意的並不是尋求一個具體的結論或問題的解答, 而是借由衝突的發生宣洩壓抑的情緒、表達自我的感受, 以及促進雙方的理解。

換言之, 從溝通的角度來看, 衝突並不是一個我們需要刻意回避的問題, 而是一個人與人在相處當中必然會產生, 且用以表達自我存在感的過程。

誤區

我又沒說啥, 你幹嗎生氣?

說話這件事, 應用面很廣, 在日常人際交往中最核心的影響就是, 它會決定你的人緣。 很多人羡慕那些會說話的人, 其實, 也就是羡慕他們能說會道帶來的好人緣。 相反, 所謂不會說話, 最重要的標誌就是容易一不小心得罪人, 三言兩語就讓旁人心裡不舒服。

你可能會覺得「說話討厭」都是別人的事, 跟你無關。 可是你想想, 大多數人其實都很看重人緣, 平時在生活中自然也會時時注意自己的表達, 避免口不擇言、開罪他人的情況發生。 然而為什麼總有那麼多人做不到這一點呢?為什麼你質問他們為什麼不好好說話的時候, 他們總會委屈地說:我明明沒說什麼啊, 怎麼就把別人給得罪了呢?

其實, 得罪人有顯性和隱性兩種。 未必非得起了正面衝突、口出惡言才會得罪人, 很多時候, 我們即便心裡並沒有什麼惡意, 但表達上和思路上出了問題, 還是會讓人覺得不舒坦。

更麻煩的是, 在後一種情況下, 對方也知道你不是有意的, 所以那些埋藏在話語間、隱隱約約的不舒坦, 還不好跟你一一攤開來計較, 以致他心裡疙疙瘩瘩, 變得更加不舒坦, 只好對你敬而遠之。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 有三種暗示最容易讓人覺得不舒服:

暗示 1:想表示關心, 在別人聽起來卻是指手畫腳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你這人怎麼這樣啊?」「你屋裡怎麼這麼亂啊?」這就叫評頭論足、指手畫腳。 也許你只是想關心一下人家, 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你突然跳出來說了這麼一句話, 仿佛是評斷別人的法官一樣, 這就讓人不舒服了。

也許你會說, 這是在指手畫腳地批評人, 我當然知道要避免。 可是你知道嗎?即使你本來是想表示關心, 甚至是要誇獎別人, 如果採用了這樣一種說話方式也會讓人不開心。

例如, 你的同事因為工作出色拿到公司的獎金, 你稱讚一句「真棒!祝賀你」這是沒問題的;可是如果你煞有介事地過去拍拍他的肩膀, 用評價的口吻贊許地說:「做得不錯。 」甚至還要發表一些對其工作的點評和建議, 你不覺得哪裡怪怪的?

歸根到底,當你指手畫腳地評判他人的時候,無論評價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傳遞給他人的潛臺詞都是「我處在比你高的地位」。在與人平等溝通時這麼做,當然就會得罪人了。

暗示 2:想表示安慰,在別人聽起來反而是漠不關心

不關心,就是不尊重;不尊重,當然就會得罪人。而這裡最大的誤區在於,有些我們脫口而出的看似安慰的話,常常會起到反作用,反而讓對方覺得我們對他是漠不關心的。比如人家遇到困難時,我們常會說:「人生就是這樣,有時候做事情就是會出錯。」「沒事的,我是過來人,這都是小事。」

類似這種「降低事情重要性」的句型,我們說起來,會以為這是在安慰人家看開點,但聽在當事人耳裡,往往更像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風涼話。因為所謂「看開點」只能他自己說,你不能幫他做決定。這樣,在你完全沒意識到的情況下,就會讓人覺得不爽。

又比如,剛剛組建一個團隊,新加入的成員剛入門沒經驗,常會犯些低級錯誤。此時,有些缺乏經驗的團隊領導為表示善意,通常就會說:「這很正常,大家開始的時候都這樣。」

這句話確實沒錯,但就是溫度有點低,因為你這種口吻,在試圖削弱問題嚴重性的同時,也否定了新員工的獨特性和他們之前工作的重要性,類似於「你們活該這麼笨嘛,我對你們也沒什麼指望,所以別在意」。這種說法,會讓團隊成員覺得你看他們就像是看一窩螞蟻,每只都長得差不多,怎麼努力都差不多,自然容易感到一種漠不關心。

暗示 3:想表示委婉禮貌,別人聽起來卻是暗藏心機

當然我們也理解,會這樣說話的人應該也是怕打擾到對方,所以先明確一下是否說話方便。然而你要知道,對方一旦明確對你表示有空,就意味著很難拒絕你的要求,這其實是有點綁架成分的。所以,你明明是想要禮貌地求人幫忙,最後卻變成了他人心中的別有用心,長此以往,你的人緣當然也好不了了。

小訣竅

焦點放在「人」身上

1.

首先,當你想要評判他人的時候,沒必要非得用那種指手畫腳的評價式表述,不妨試著以自己的感受為出發點。

比如,「你這人怎麼這樣啊」是一個會讓人不舒服的評判,所以在說的時候,如果改成描述自己的感受:「你這樣,讓我很難做。」聽起來就會好很多。

原因在於,前者是對他人居高臨下的評斷,在人際交往中是一種「越界」;而後者只是對自己自身感受的表達。平輩論交,我們無權評判他人,但當然有權表達自我。於是,在意思一樣的情況下,我們就巧妙地把評價別人轉換成陳述自己的狀態,既說明了問題,又不至於得罪人。同樣,在剛才提到的那個祝賀同事的例子裡,你完全可以不去評論人家,而是拿自己說事:「真棒!我要是像你這麼有才就好了!」你看,這樣既表示了祝賀,又避免了評價。順便說一句,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又何必搜腸刮肚去尋找既高大上又貼切的詞語去誇讚對方的長處,還怕別人覺得你不懂行,或者是覺得你在對他指手畫腳、妄加評論呢?

另外,在戀愛中,很多懂得如何撒嬌的女生,從來不會去指手畫腳地評價伴侶「把男朋友當成你這樣真是夠了」,而是直接從「我」出發,說「你這樣做真的讓我很受傷」。同一件事,前者讓人不快,後者卻讓人憐惜。

2.

其次,要怎麼避免給人留下漠不關心的印象呢?那就是在安慰的時候,最好強調人,用「這件事對你真可惜,但你的付出,我都知道」來取代「別難過,這件事根本不重要」。

比如,你與其表示:「沒事的,我是過來人,這都是小事!」還不如說:「唉,我知道你花了很多時間和心血,結果變成這樣,真是非常可惜。」

又比如,在之前提到的新員工犯錯的例子中,團隊領導可以說:「大家辛苦了,你們有多努力我是看在眼裡的,這個階段本來就很容易出現問題,我當年剛來公司時,表現還不如你們呢。」

同樣是場面話,這種表達聽起來就比較熱乎,因為它以「你」為重,突出了個體差異性(我當年剛來公司還不如你們),就不再顯得那麼漠不關心了。這雖然只是說話技術上的一小步,但卻是我們能否擁有好人緣的一大步。

3.

最後,當我們想求他人辦事的時候,其實最需要的就是第一時間把要求說清楚,這是一個思路上常常被忽略的要點。人和人之間少不了相互幫忙,可是得大大方方地說出來,我們才好確定這個人情該不該給,而不是被偷偷摸摸地當傻子利用。

當你問別人「你什麼時候有空」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人家如果幫你,難道僅僅是因為他有空嗎?有空的時候他能幹的事情多了去了;反過來想,就算沒有空,也不意味著他不願意為了你變得有空。

所以,求人辦事就要一股腦地把想辦什麼事、有什麼地方需要幫忙、事情的來龍去脈是什麼、哪些方面是有顧慮的、有沒有什麼實際的好處等事先想明白、跟人說清楚,才算是盡到了求人幫忙的義務。退一萬步講,你先漫天要價,人家也能坐地還錢,你一句話不說先來一句「在嗎」,又不說清楚什麼事情,對方反而不願意跟你溝通,還隱隱覺得有種差點被你套住的不舒服感。

使用說明

看完這篇,有些人或許會覺得太麻煩了,為什麼只不過是說句話還要顧慮這麼多?更何況,只要我是無心的,那麼有些話就算對方聽完不開心,那也只能怪他玻璃心。

但溝通這件事,本就是一個點點滴滴、不厭精細的過程。那些說起話來讓我們覺得舒服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們口才特別好,說了什麼特別讓人開心的話,而是因為他們能預知每個可能的棱角,並且預先進行了包裝或改造。

因此,「好口才」其實都是來自「好用心」。至於那些懶得用心的人,在撞碎別人玻璃心的同時也被玻璃割得滿身傷,這就實在怪不了人啦!

常用例句

● 你這樣做讓我……

當你想表達對他人意見的時候,不要評價他人的行為,而只敘述對自己的影響。用這樣的句式不容易讓人感覺到冒犯,因為你只是在表達自己的感受而已。

● 我認為你做得真的很好,只不過這件事情……

在否定事情的嚴重性之前,先單獨表達對你要安慰、關心的物件的重視和肯定,這樣就不容易讓人覺得你名則關懷、實則漠然了。

● 你好,我有件事情想找你幫忙,事情是這樣的……打擾了!

直接說你想求人的事情,將判斷的權利留給對方,是最節省別人時間的方法。如果要表達禮貌,只需要在最後補上適當的禮貌用語即可。

好好說話:新鮮有趣的話術精進技巧

作者 馬東 馬薇薇 周玄毅 黃執中

↙ 點擊閱讀原文,學習新鮮有趣的話術。

歸根到底,當你指手畫腳地評判他人的時候,無論評價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傳遞給他人的潛臺詞都是「我處在比你高的地位」。在與人平等溝通時這麼做,當然就會得罪人了。

暗示 2:想表示安慰,在別人聽起來反而是漠不關心

不關心,就是不尊重;不尊重,當然就會得罪人。而這裡最大的誤區在於,有些我們脫口而出的看似安慰的話,常常會起到反作用,反而讓對方覺得我們對他是漠不關心的。比如人家遇到困難時,我們常會說:「人生就是這樣,有時候做事情就是會出錯。」「沒事的,我是過來人,這都是小事。」

類似這種「降低事情重要性」的句型,我們說起來,會以為這是在安慰人家看開點,但聽在當事人耳裡,往往更像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風涼話。因為所謂「看開點」只能他自己說,你不能幫他做決定。這樣,在你完全沒意識到的情況下,就會讓人覺得不爽。

又比如,剛剛組建一個團隊,新加入的成員剛入門沒經驗,常會犯些低級錯誤。此時,有些缺乏經驗的團隊領導為表示善意,通常就會說:「這很正常,大家開始的時候都這樣。」

這句話確實沒錯,但就是溫度有點低,因為你這種口吻,在試圖削弱問題嚴重性的同時,也否定了新員工的獨特性和他們之前工作的重要性,類似於「你們活該這麼笨嘛,我對你們也沒什麼指望,所以別在意」。這種說法,會讓團隊成員覺得你看他們就像是看一窩螞蟻,每只都長得差不多,怎麼努力都差不多,自然容易感到一種漠不關心。

暗示 3:想表示委婉禮貌,別人聽起來卻是暗藏心機

當然我們也理解,會這樣說話的人應該也是怕打擾到對方,所以先明確一下是否說話方便。然而你要知道,對方一旦明確對你表示有空,就意味著很難拒絕你的要求,這其實是有點綁架成分的。所以,你明明是想要禮貌地求人幫忙,最後卻變成了他人心中的別有用心,長此以往,你的人緣當然也好不了了。

小訣竅

焦點放在「人」身上

1.

首先,當你想要評判他人的時候,沒必要非得用那種指手畫腳的評價式表述,不妨試著以自己的感受為出發點。

比如,「你這人怎麼這樣啊」是一個會讓人不舒服的評判,所以在說的時候,如果改成描述自己的感受:「你這樣,讓我很難做。」聽起來就會好很多。

原因在於,前者是對他人居高臨下的評斷,在人際交往中是一種「越界」;而後者只是對自己自身感受的表達。平輩論交,我們無權評判他人,但當然有權表達自我。於是,在意思一樣的情況下,我們就巧妙地把評價別人轉換成陳述自己的狀態,既說明了問題,又不至於得罪人。同樣,在剛才提到的那個祝賀同事的例子裡,你完全可以不去評論人家,而是拿自己說事:「真棒!我要是像你這麼有才就好了!」你看,這樣既表示了祝賀,又避免了評價。順便說一句,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又何必搜腸刮肚去尋找既高大上又貼切的詞語去誇讚對方的長處,還怕別人覺得你不懂行,或者是覺得你在對他指手畫腳、妄加評論呢?

另外,在戀愛中,很多懂得如何撒嬌的女生,從來不會去指手畫腳地評價伴侶「把男朋友當成你這樣真是夠了」,而是直接從「我」出發,說「你這樣做真的讓我很受傷」。同一件事,前者讓人不快,後者卻讓人憐惜。

2.

其次,要怎麼避免給人留下漠不關心的印象呢?那就是在安慰的時候,最好強調人,用「這件事對你真可惜,但你的付出,我都知道」來取代「別難過,這件事根本不重要」。

比如,你與其表示:「沒事的,我是過來人,這都是小事!」還不如說:「唉,我知道你花了很多時間和心血,結果變成這樣,真是非常可惜。」

又比如,在之前提到的新員工犯錯的例子中,團隊領導可以說:「大家辛苦了,你們有多努力我是看在眼裡的,這個階段本來就很容易出現問題,我當年剛來公司時,表現還不如你們呢。」

同樣是場面話,這種表達聽起來就比較熱乎,因為它以「你」為重,突出了個體差異性(我當年剛來公司還不如你們),就不再顯得那麼漠不關心了。這雖然只是說話技術上的一小步,但卻是我們能否擁有好人緣的一大步。

3.

最後,當我們想求他人辦事的時候,其實最需要的就是第一時間把要求說清楚,這是一個思路上常常被忽略的要點。人和人之間少不了相互幫忙,可是得大大方方地說出來,我們才好確定這個人情該不該給,而不是被偷偷摸摸地當傻子利用。

當你問別人「你什麼時候有空」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人家如果幫你,難道僅僅是因為他有空嗎?有空的時候他能幹的事情多了去了;反過來想,就算沒有空,也不意味著他不願意為了你變得有空。

所以,求人辦事就要一股腦地把想辦什麼事、有什麼地方需要幫忙、事情的來龍去脈是什麼、哪些方面是有顧慮的、有沒有什麼實際的好處等事先想明白、跟人說清楚,才算是盡到了求人幫忙的義務。退一萬步講,你先漫天要價,人家也能坐地還錢,你一句話不說先來一句「在嗎」,又不說清楚什麼事情,對方反而不願意跟你溝通,還隱隱覺得有種差點被你套住的不舒服感。

使用說明

看完這篇,有些人或許會覺得太麻煩了,為什麼只不過是說句話還要顧慮這麼多?更何況,只要我是無心的,那麼有些話就算對方聽完不開心,那也只能怪他玻璃心。

但溝通這件事,本就是一個點點滴滴、不厭精細的過程。那些說起話來讓我們覺得舒服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們口才特別好,說了什麼特別讓人開心的話,而是因為他們能預知每個可能的棱角,並且預先進行了包裝或改造。

因此,「好口才」其實都是來自「好用心」。至於那些懶得用心的人,在撞碎別人玻璃心的同時也被玻璃割得滿身傷,這就實在怪不了人啦!

常用例句

● 你這樣做讓我……

當你想表達對他人意見的時候,不要評價他人的行為,而只敘述對自己的影響。用這樣的句式不容易讓人感覺到冒犯,因為你只是在表達自己的感受而已。

● 我認為你做得真的很好,只不過這件事情……

在否定事情的嚴重性之前,先單獨表達對你要安慰、關心的物件的重視和肯定,這樣就不容易讓人覺得你名則關懷、實則漠然了。

● 你好,我有件事情想找你幫忙,事情是這樣的……打擾了!

直接說你想求人的事情,將判斷的權利留給對方,是最節省別人時間的方法。如果要表達禮貌,只需要在最後補上適當的禮貌用語即可。

好好說話:新鮮有趣的話術精進技巧

作者 馬東 馬薇薇 周玄毅 黃執中

↙ 點擊閱讀原文,學習新鮮有趣的話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