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涿鹿之戰後蚩尤去了哪裡,現今後人何在

山東省陽穀縣, 更多人的印象是小說中武松曾在這裡打虎, 但或許另一個傳說更扣人心弦, 這是一個有關民族大遷徙, 大轉變的傳說,

一個關於九黎三苗的傳說。

2006年, 在經過數次考古驗證後, 山東省陽谷縣皇姑塚逐漸被更多的人認為是上古戰神蚩尤之墓。 當看到那個土丘, 實在是難以置信這就是那個讓炎黃二帝數戰數敗的英勇神武的蚩尤的葬身之處。 功名財利, 到頭也僅是土饅頭一個!

作為九黎族的首領, 蚩尤給了部族無限的榮耀, 但也帶給了部族滅頂之災。 九黎族, 因蚩尤而勝, 亦因蚩尤而敗。

根據考證, 九黎族的祖先居住在成都平原一帶, 後來由於居住于高原的羌人東下, 九黎祖先被迫東遷, 這是九黎三苗的第一次大遷徙。 部族向東到達了長江中下游, 並在江兩岸居住下來, 開始慢慢的發展演化, 直到不世出的戰神蚩尤出生。

蚩尤成為九黎部族首領後, 迅速壯大了部族力量。 據說蚩尤有八十一位兄弟, 都是野獸, 但能說人話, 銅頭鐵腦, 吃石頭, 兇猛殘暴。 而且, 蚩尤是神州大地上最早冶煉打造青銅兵器的人, 這為他後來戰無不勝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部族強大後, 蚩尤將目光投向了南方霸主炎帝部落,

至少在遠古是沒有和平崛起這一說的, 新興勢力必將挑戰老舊勢力。 但這次挑戰實在是太順利了, 蚩尤輕而易舉打敗了炎帝, 並迫使炎帝北遷, 而蚩尤也因追擊炎帝部落北上駐紮在黃河下游。

蚩尤的強勢震驚天下, 他的到來讓黃河沿岸部族十分的驚恐, 在這種背景下, 炎黃部落摒棄前嫌, 合力東向, 試圖擊敗蚩尤, 收服九黎部族, 但後來蚩尤被封為兵神(兵主)不是沒由頭的, 即便是炎黃聯手也拿他毫無辦法, 炎黃聯軍九戰九不勝, 由此可見蚩尤部族的強大。

黃帝束手無策, 只好歎求上蒼, 上天感其仁義, 派九天玄女下界, 傳授黃帝兵符戰策, 黃帝借此才打敗九黎族, 並擒殺蚩尤。 在今天的山西省西南部運城市有一個大鹽池,

叫解池, 之所以叫解池, 是因為傳說當年蚩尤正是在此被黃帝屍解的, 他的血水化為鹵水, 現在被提煉出來就是鹽, 不知當年蚩尤到底吃了多少礦物鹽!

九黎部被擊敗後, 部族大部分融入了炎黃族中, 成為後來漢人的祖先, 而少部分南遷形成三苗。

各部族聽說蚩尤死了, 無所忌憚, 天下大亂, 黃帝再次束手無策, 最終不得不借助死了的蚩尤的威名, 他命畫師畫了蚩尤的真身像, 並張掛出來, 估計畫的太好, 再加上蚩尤確實兇暴殘忍, 大家都很怕, 遠遠的看到畫像, 以為是蚩尤未死, 便不敢作亂, 天下大定。

黃帝在這次事件中看到了蚩尤的巨大威力, 儘管對蚩尤有所忌恨, 但還是把他視為“兵主”, 受世人祭拜。 而後人也是對這位神武的兵神十分的推崇, 在後來皇帝泰山封禪的時候, 祭拜的第三個神就是兵神蚩尤。

九黎族南遷族人又沿著他們來的路, 從黃河一路向南, 渡長江, 並散佈於中南、西南的崇山峻嶺中。 一直以來, 他們都保持著自己的民族本性。

由九黎族演化而成的苗族特色鮮明,淳樸、傳統,他們甚至還記錄著幾千年遷徙所經過的大江大河。

歷經幾千年,但苗族還是保留著眾多九黎部族的特點,很多苗寨的婦女喜歡戴銀角飾,而傳說九黎族的圖騰就是牛,現在蚩尤的雕塑頭上也是有牛角的。在今天的苗寨,很多足不出村的老人依然能夠清楚的講述出他們的祖先遷徙的經過,他們甚至知道渾水河(黃河)、清水河(長江)。他們把傳統保持得很好。

而苗族也是一個善於創造和發展的民族。苗族在很早的時候就創制出十分先進的曆法,在差不多一萬年前,他們就將一年精確為365.25天,比埃及曆法早了三千八百年。而苗族的銀飾、服裝即便在科技極其發達的今天,仍然為我們所驚歎。

這是一個遷徙中的民族,他們的遷徙歷時數千年,途經半個中國,歷經磨難,久熏戰火,這是一個勇猛而知退的名族,是一個傳統而創新的民族。

由九黎族演化而成的苗族特色鮮明,淳樸、傳統,他們甚至還記錄著幾千年遷徙所經過的大江大河。

歷經幾千年,但苗族還是保留著眾多九黎部族的特點,很多苗寨的婦女喜歡戴銀角飾,而傳說九黎族的圖騰就是牛,現在蚩尤的雕塑頭上也是有牛角的。在今天的苗寨,很多足不出村的老人依然能夠清楚的講述出他們的祖先遷徙的經過,他們甚至知道渾水河(黃河)、清水河(長江)。他們把傳統保持得很好。

而苗族也是一個善於創造和發展的民族。苗族在很早的時候就創制出十分先進的曆法,在差不多一萬年前,他們就將一年精確為365.25天,比埃及曆法早了三千八百年。而苗族的銀飾、服裝即便在科技極其發達的今天,仍然為我們所驚歎。

這是一個遷徙中的民族,他們的遷徙歷時數千年,途經半個中國,歷經磨難,久熏戰火,這是一個勇猛而知退的名族,是一個傳統而創新的民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