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會評審若干情況介紹

2014 年, 我作為評審專家, 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優秀青年基金、面上專案、青年基金和地區專案的會評。 以下是有關會評的一些基本情況, 供科研界同行們參考。

1)分組情況:每個科學處分成若干個小組, 取決於申請書的數量和預先分配的名額, 每個小組約16 名專家, 負責大約十幾個領域, 個別熱的領域可能有兩名專家分別負責。

解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網路評審是分成領域進行評審的, 同一領域的基金申請書分成若干組, 每個組送給相同的一批專家進行審稿。 在最後上會評審階段,

也是在同領域內部競爭, 不同領域之間並不存在明顯的競爭。 這對於非常熱鬧的領域來說, 競爭就非常激烈, 對於某些不大熱鬧的領域來說, 競爭就沒有那麼激烈。 因此, 選題和相應的領域非常重要。 如果要提高命中率, 選一個競爭不太激烈的領域很重要。

2)上會評審資格:所有的專案根據網路評審意見自動分級, 根據每一個專案的評審意見, 賦予A、B、C、D 的評審結果對應的分值, 也賦予“資助”和“不資助”相應的分值, 比如, 優先資助4 分, 資助3 分, 不予資助-3 分, 最後按照公式自動計算每一個專案的得分。 申請書的網路評審意見至少為3 份, 最多4 份。 大體上, 排名前12%的為A 類項目, 12%~35%的為B 類項目, 其他為C 類項目。 原則上, A 類專案為必須資助, 除非有特殊情況,

後面介紹。 B類項目大約有一半多一點的項目可以資助, C 類項目不參與會評, 自動不予資助。 專案分級和是否上會討論, 由電腦自動給出, 並沒有人為干預。 會評的重點就是決定哪些A 類專案有異常, 哪些B 類項目應該得到資助。

解讀:是否上會完全取決於網路評審的好壞, 一般情況下, 不上會的專案評審意見絕大多數是3 個不予資助, 如果一個專案有3位專家判為不予資助, 基本上問題較多。 個別專案的網路評審意見為C 類, 但是如果有兩名知名學者獨立提出覆議, 也可以進入會評, 這種項目稱為非共識項目, 我們評審組沒有遇到非共識項目。

3)會評流程:會評按照青年基金、面上專案、地區專案順序進行, 每一個類別都會按照領域,

指定每一位專家負責一個領域, 稱為主審專家。 主審專家拿到專案申請書和網路評審意見, 先進行申請書和網評意見的閱讀和思考。 這些工作都是會議之外的時間加班完成的。 接著, 每一個主審專家就主審的所有專案進行排隊, 給專案一個順序, 並根據自己分配的名額決定哪些專案可以資助, 哪些專案不能資助, 哪些作為備選項目。

解讀:從這個評審流程看, 似乎主審專家的權力很大, 但其實, 主審專家的權力和責任是同等的。 根據網評結果, 專案意見已經有了自然的一個順序, 主審專家一般不輕易改變網評的順序, 如果調整順序, 需要進行非常詳細的說明, 並且要說服其他專家認可這種調整。

每個與會專家將其他主審專家的推薦意見記錄下來, 作為最後全體投票的參考。 根據整體網評結果來看, 網評結果具有很好的指標意義, 基本上, 網評結果好的申請書總體比網評較差的申請書品質好, B類中排名靠後的申請書命中率比較低。 會評能夠改變順序的機會並不大, 除非排在前面的申請書出現了下面幾種情況被拿下:

(1)個別創新點為重複, 尤其是有些意見明確指出了可能與申請書創新點重複的文獻。

(2)申請人在某些可疑的雜誌上刊登論文, 被網評意見指出。 有些雜誌審稿不嚴, 甚至沒有像樣的審稿, 專家沒有時間去看申請人的論文的內容, 只能由對雜誌不嚴肅的懷疑而懷疑申請人。 個別A 類項目也因為類似的原因不予資助。

在此建議朋友們投稿時候儘量選擇有共識的雜誌, 不要投機取巧, 發表在一些看似容易, 其實是毒藥的雜誌上。

(3)有些創新點被指出不可行, 並給出明確意見。 我們能夠看到一些非常專業而具體的意見, 有的明確指出了技術路線的不可行, 只要出現這樣的很硬的負面意見, 該項目即便打分較高, 也可能不予資助。

(4)爭議比較大, 多數網評意見給的負面意見非常具體而詳細。 有些網評意見儘管也給予資助, 有了上會資格, 但是給予資助的意見如果也有很多詳細具體的負面意見, 並且多數網評意見負面意見集中而具體, 這樣的專案也可能得不到資助。

(5)部分內容缺失, 如技術路線、可行性分析等缺失情況嚴重。 很多基金申請人的基礎較好,課題也是比較熱門的課題,但是申請書撰寫不夠嚴謹,缺少其中必要的部分,尤其是技術路線不詳細,可行性論證不扎實,這些都算是申請書的硬傷。

4)青年基金和麵上項目是基金委的面子工程,從過程、形式到結果都基本保證了公平。有些申請的朋友認為這裡面比較黑暗,這是一廂情願的自我暗示。如果基金沒有得到資助,總是在某些方面還有不足。當然,也有一些比較有新意的項目得不到資助,這也有可能,因為過於獨特的思路,一般不大容易獲得共識性的支持。而很差的專案也瞞不過4~5 位專家的眼睛。說得學術一點,基金委的專案評審過程就是個帶通濾波器。處於中偏高的項目容易命中,兩端都不大可能。

個人以為,有沒有得到資助,最大的原因還是申請人本人,不管是自身的實力,申請書撰寫的品質,這些才是是否能夠得到資助的本質原因。其他因素作為自我安慰可以討論,但是於事無補。與其抱怨網路評審專家的品質,不如思考自己的申請書和科研該如何提高更有效果。(責任編輯 李娜)

作者簡介:彭思龍,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

注:本文發表在2017年第6期《科技導報》,歡迎關注。

很多基金申請人的基礎較好,課題也是比較熱門的課題,但是申請書撰寫不夠嚴謹,缺少其中必要的部分,尤其是技術路線不詳細,可行性論證不扎實,這些都算是申請書的硬傷。

4)青年基金和麵上項目是基金委的面子工程,從過程、形式到結果都基本保證了公平。有些申請的朋友認為這裡面比較黑暗,這是一廂情願的自我暗示。如果基金沒有得到資助,總是在某些方面還有不足。當然,也有一些比較有新意的項目得不到資助,這也有可能,因為過於獨特的思路,一般不大容易獲得共識性的支持。而很差的專案也瞞不過4~5 位專家的眼睛。說得學術一點,基金委的專案評審過程就是個帶通濾波器。處於中偏高的項目容易命中,兩端都不大可能。

個人以為,有沒有得到資助,最大的原因還是申請人本人,不管是自身的實力,申請書撰寫的品質,這些才是是否能夠得到資助的本質原因。其他因素作為自我安慰可以討論,但是於事無補。與其抱怨網路評審專家的品質,不如思考自己的申請書和科研該如何提高更有效果。(責任編輯 李娜)

作者簡介:彭思龍,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

注:本文發表在2017年第6期《科技導報》,歡迎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