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北師大舉辦“世界文化視下的中華經典”論壇

京師論壇是由北京師範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中華傳統文化學科交叉平臺、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共同主辦的高端國際學術文化論壇。

京師論壇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 是中華文化學術體系和傳播話語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北京師範大學中華傳統文化學科交叉平臺的品牌項目, 延續著百年前京師大學堂的文化血脈和文化思考, 肩負著當代學人的文化追求和文化使命。

論壇每年舉辦六期, 2017年度的主題為“文化的傳承與自信”,

以 “古今貫通”、“中外融通”、“上下打通”的“三通”為總體追求, 採用對話形式, 每期首先由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進行對話, 之後由專業學者、媒體人、社會大眾提問辯難。 每期時長約兩到三個小時, 對話成果最終結集出版。

2017年4月17日于北京師範大學京師學堂京師廳舉辦了京師論壇2017年度第一期, 題為“世界文化視野下的中華經典”。 本期論壇由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郭英德教授主持, 邀請了清華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國學研究院院長陳來教授和北京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哲學系安樂哲教授進行對話, 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的劉成紀教授和歷史學院的羅新慧教授作為嘉賓學者出席。

論壇伊始, 由“京師論壇”組委會主任、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黃會林教授致開幕詞,

並介紹了京師論壇的創辦宗旨和學術追求。 接下來, 本期主持人郭英德教授介紹了對話學者、嘉賓學者及本期論壇主題“世界文化視野下的中華經典”。

陳來教授根據本期論壇主題, 發言中介紹了以六經為代表的中華經典典籍, 它們以先秦禮樂文明為土壤, 具備敬德、保民、重孝、慎罰等主流核心價值, 突出體現了人文精神、歷史精神、道德精神和協和精神。 儒家學派以六經為己任, 對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因此, 經典文化在現代中國仍需傳承、發展, 一方面要加強文化傳承的自覺, 另一方面, 我們必須重視典籍文本的開放性和解釋者的創造性,

古為今用、接陳出新。

安樂哲教授的發言主題為《解讀中西近代以來的不對稱》, 他提出, 中西文化之間存在明顯的不對稱關係, “現代化”被簡單等同“西方化”。 中國經典典籍作為西方宗教的影子被排斥於哲學之外, 儒學價值在中西方均被貶低。 當今世界格局發生變化, 在這個重要的歷史節點上, 我們需要克服對儒學的誤解, 建立新的文化秩序成為可能。 儒學渾然相融的文化形態、以人為中心、基於倫理秩序、治國修身的理念、家國一體的概念都有助於新文化秩序的形成。

論壇進入對話環節, 郭英德教授首先針對經典的海外傳播提問, 陳來教授指出, 中華文化經典原則上講應該是全方位的, 但經典具有嚴肅性和莊重性,

要作為完整的整體, 主要問題存在于翻譯過程中。 幾位學者一致認為, 中華經典的翻譯存在很大困難, 特別是術語的翻譯, 這種困難不僅在於中西翻譯, 也在於古文到現代漢語的翻譯中。 陳來教授在發言中指出經典核心價值的當代意義, 他補充到最重要、最有價值的就是協和精神, 安樂哲教授則認為, “和”的內涵非常豐富, 意味著最大化, 是一個具有生命性的概念。 郭英德教授進而提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如何界定, 陳來教授指出弘揚傳統文化要經過過濾, 去其糟粕, 適於當下, 安樂哲教授則肯定了中國文化中對人性和道德的思考意義。

在嘉賓提問環節中, 歷史學院的羅新慧教授提問在范式轉型時代,

研究人員應以何種方式傳承文化。 陳來教授回答學者應具備跨學科、跨文化的知識儲備和眼光, 擺脫西方中心論的影響, 賦予研究物件新的內涵使之具有普遍性。 安樂哲教授認為宗教以人性共性把人們凝聚在一起, 在中國則有“天地之大德曰生”之說。 哲學學院的劉成紀教授提問中體西用的邊界在哪裡, 科學植入傳統, 經典的邊界又在哪裡。 陳來教授認為經典更多是對人生的指導, 中國固有文化也並不排斥科學, 體用不一是可以理解的。 劉成紀教授繼續提問, 中西文化間能否克服這種不對稱關係, 現代化是否應該跨越中西。 安樂哲教授回答, 中華文明是一種混合性的文化傳統, 中西方文化具有巨大差異, 現代化應當是中西方化。

接下來,在場的師生積極提問,面對現代化挑戰、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是大家極為關心的問題。幾位學者紛紛表示,新一代應具備國際化視野、把傳統文化納入到國民教育體系,這是一個過程,需要被熱情和責任帶動,也需要不斷進行交流。對於體用不一致的問題,陳來教授指出,價值觀是有層次的,淺層次與社會根本價值並不等同,安樂哲教授補充道,體用是中國特有的,中國哲學經常出現“合一的”概念。

會議最後,主持人郭英德教授做了總結發言,強調京師論壇的意義致力於傳播傳統文化,並啟發大家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思考。至此,京師論壇第一期圓滿結束。

接下來,在場的師生積極提問,面對現代化挑戰、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是大家極為關心的問題。幾位學者紛紛表示,新一代應具備國際化視野、把傳統文化納入到國民教育體系,這是一個過程,需要被熱情和責任帶動,也需要不斷進行交流。對於體用不一致的問題,陳來教授指出,價值觀是有層次的,淺層次與社會根本價值並不等同,安樂哲教授補充道,體用是中國特有的,中國哲學經常出現“合一的”概念。

會議最後,主持人郭英德教授做了總結發言,強調京師論壇的意義致力於傳播傳統文化,並啟發大家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思考。至此,京師論壇第一期圓滿結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