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居民理財觀由此反覆運算 招行發佈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

改革開放以來, 居民財富快速增長, 理財需求日益旺盛。 部分居民在理財實踐中往往陷入單一投資、短期投機等誤區。 為避免類似的問題, 引導中國居民樹立科學理財觀念, 值此招行成立30周年和金葵花理財品牌誕生15周年之際, 4月18日, 招商銀行隆重發佈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

該指數是招商銀行依託15年的財富管理經驗、600萬中高端客戶的服務案例、100余萬客戶的資產配置實踐、數千億兆的海量資料, 組織數名境內外專家歷時一年研發完成。 據瞭解, 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是專家團隊按照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馬科路維茲的理論基礎,

通過市場判斷確定資產配置組合的投資標的和比例並即時調整, 由此, 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也就是資產配置組合的加權價格指數。

該指數是招商銀行通過對現金類、固定收益類、權益類和另類等大類資產的投資量化分析, 從全市場4000餘款公募基金、1800餘款黃金產品、上萬支理財產品中篩選優質產品, 反映出了招行財富管理專家對全球市場變化的分析判斷能力, 代表了招行資產組合能力和基於客戶需求的風險把控能力。

根據資料測算, 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表現出“承擔同樣的風險, 獲取更大的預期收益”和“獲取同樣的預期收益, 承擔最小的風險”的特徵, 彰顯出資產配置理論的威力和優勢。

清華大學白重恩教授受邀參加發佈會並發表主題演講。 白教授分析了資產配置對居民理財的重要性, 機構在説明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方面能起的作用和應該承擔的責任, 並提出了針對性建議。

中國居民資產已由1978年的154億元, 增長到2016年的140萬億元, 38年間增長了9000餘倍。 2016年, 中國人均GDP達到8866美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821元, 已經屬於中等收入國家。

近年來, 居民的理財意識普遍覺醒, “你不理財, 財不理你”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國內居民邁過了“要有財富”的第一階段和“需要理財”的第二階段, 但是“如何理財”的第三階段卻千差萬別、隱患重重。 中國居民理財的現狀如何呢?根據招商銀行提供資料, 以2016年國內居民資產結構看,

52%為儲蓄存款, 22%為理財產品、信託或理財型保險等固定收益類資產, 10%為股票類資產, 2%為黃金資產, 1%為保障類資產, 13%為其他資產, 按照這樣的配置結構, 過去10年, 剔除通脹後的實際年化收益率僅為2.1%;2016年末, 該行的金葵花客戶中, 五個主要大類資產全部配齊的客戶僅占比0.02%, 配備三類及以上資產的客戶占比也僅為10%, 大部分客戶仍然處於資產類別缺配、資產比例超標的情況。

居民財富焦慮

從“蒜你狠”、“豆你玩”到炒“普洱茶”和“黃花梨”;從買房買鋪到大宗商品和貴金屬;從擔保公司、民間借貸的熱鬧到E租寶、泛亞的倒臺;有過場外配資十倍杠杆的瘋狂, 也有千股跌停連續熔斷的慘澹, 亂哄哄的你方唱罷我登場, 不過是一次次重複演繹著“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的輪回,

國內居民理財市場的亂象背後, 凸顯出來的是國內居民的財富焦慮。

焦慮從何而來?一是來源於經濟和收入的高速增長, 接近40年的高速增長讓當前中國居民天然的具備緊迫感, 感覺財富如果沒有保持同等的增長速度, 極有可能被主流社會所淘汰;二是來源於近幾年的經濟調整, 當前處於“增長速度換檔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階段, GDP的增速持續放緩, 居民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也隨之放緩;三是來源於人口結構的巨大變化, 由於常年的“單獨一孩”政策, 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 目前社會的中堅階層70後、80後面臨著雙方多位老人養老、買房供房、子女教育等多重壓力。

四是來源於財商教育的缺乏, 普通居民對於如何看待財富、如何保值增值缺乏科學系統的教育, 導致理財觀念和理財能力成為一個社會普遍問題。

居民理財誤區

財富的焦慮自然會導致理念的偏離和行為的失衡, 總結來看, 當前國內居民理財觀念主要存在以下幾個誤區:

誤區一:散戶投資、理財意識和行為缺乏理性

資料顯示, A股市場散戶的比例達到85%以上, 是全球股市的最高比例, 投資者的結構決定了A股市場的特徵就是高換手率、波動較大、缺乏理性, 而西方發達國家普通居民往往將資金交給共同基金、退休基金等專業機構進行投資, 對投資者本人和投資市場都較為利好。

誤區二:單一投資、躲不過風險也抓不住機遇

國內居民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將資產投到某個單一的標的上,並且往往是重倉或滿倉持有,對倉位元、比例、結構缺乏基本的認知。據中國較早開始財富管理業務的招商銀行介紹,從其600余萬中高端客戶的資產結構來看,儲蓄存款和固定收益類資產占比達到76.7%,這部分資產的收益遠低於資產配置組合收益。單一投資導致的結果是無法有效規避市場風險且抓不住市場機遇。

誤區三:短期投機、期望快速見效卻錯過收益

期望一夜暴富的短期投機心理較為嚴重,具體表現在理財行為上就是缺乏耐心、頻繁交易,哪裡熱門就投到哪裡,堅持價值投資追求長期穩健收益的寥寥無幾,期望快速見效的往往與收益擦肩而過。據招商銀行產品專家分析,2003年以來,在任一時點買入債券基金持有期超過兩年獲得正收益概率是100%,平均累計收益為16.15%;2003年以來,上證綜指在3500以下的任一時點買入股票基金持有期超過五年獲得正收益概率接近100%,持有期越長,平均累計收益穩定增加。

誤區四:准漲殺跌、盲目跟風慘當股市提款機

雖然巴菲特的名言很多人知道,但是大多數人仍然做不到“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據招商銀行提供給資料顯示,2014-2016三年間,該行權益類基金(股票及混合)銷量1017億元,在A股高位的2015年4月-7月,短短四個月時間銷量高達554億元,占三年銷量的54%,跟風現象明顯,最終成為股市下跌的買單者。

誤區五:風險淡薄、為蠅頭小利丟了基本盤

“求贏”的心思過重,而對於如何保證“不輸”往往並不關心,風險意識淡薄,當看到別人因大病重疾一貧如洗時唏噓感歎一番,卻忘記給自己和家人配備一份保險;部分居民往往被民間借貸和違規P2P的高收益所吸引,結果往往是利息沒拿到,反而損失了本金。

從居民個人來看,理財觀念的誤區給投資者帶來了極大的傷害,導致大部分居民並沒有獲得合理的投資收益、也沒有經濟增長的紅利,甚至出現了投資虧損和財富縮水的情況。

從宏觀經濟來看,雖然當前民間投資持續下滑、“資金空轉”、金融領域系統性風險隱患上升等問題有著固有的體制機制原因,但普通民眾理財觀念的誤區加劇了當前的不利局面,居民的不理性投資行為加上部分機構的別有用心,導致大量的熱錢湧入到房地產、股市和落後產能領域,為經濟的脫虛就實和新興產業的發展製造了極大的困難。

找到最優選擇

如何糾正中國居民理財誤區,使中國居民能夠理性科學理財,是當前需要著力解決且刻不容緩的問題。但財富管理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領域,普通居民限於時間精力難以在短期內精通,同時又缺乏西方發達國家居民上百年的經驗積累,當前國內居民理財的彎路西方發達國家同樣經歷過,遠到荷蘭的鬱金香泡沫、英國南海泡沫事件,近到美國互聯網泡沫和次貸危機。正是基於此,招商銀行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先進經驗並與國內實際相結合,從服務600余萬中高端客戶的實踐得出——資產配置是當前適合中國居民理財的最優理念和方法。

通俗地講,資產配置就是“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引申到投資理財上的意思就是要分散投資,科學理財。那麼究竟分散投資是如何帶來長期穩定的收益?

根據招商銀行介紹,資產配置的理論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馬科路維茲提出。根據該理論:影響投資收益的各個因素中,資產配置的因素占到了91.5%,選擇具體股票的因素僅占4.8%,掌握進場時機的因素僅占1.8%,也即通常意義上 “擇股”和“擇時”的效用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同時,馬科路維茲的“有效前沿”學說提出了風險與收益之間的最優關係,即:“承擔同樣的風險,獲取最大的預期收益”,或“獲取同樣的預期收益,承擔最小的風險。”

從實踐上看,美國耶魯大學的捐贈基金是踐行資產配置的典型代表。耶魯大學過去30年一直堅持通過資產配置管理其名下的捐贈基金。該基金30年間,規模增長11倍,年化收益13.6%,其收益率長期名列美國各大高校基金第一。

在對資產配置有了初步的認識後,第二個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對於中國的老百姓來說,進行資產配置,到底需要多少“籃子”,每個“籃子”裡放多少“雞蛋”才合適?

招商銀行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根據資產配置的理念,在選擇需要配置的資產時,需要保持各類資產的“低相關性”,即一類資產的波動對其它幾類資產的影響較小,或者解釋為影響幾類資產波動的因素不會有較多的重合度。招商銀行根據這個原則,將資產的“籃子”分為五大類:現金類、固定收益類、權益類、另類和保障類,每個大類下有多個可選擇的產品子類。

而具體到每個“籃子”該放多少“雞蛋”,則因人而異,其主要的考慮因素是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招商銀行根據實踐經驗,將客戶按照風險承受能力分為“穩健型”、“平衡型”及“進取型”三種類型,每種類型的客戶有不同的“雞蛋”分配方案。其比例是根據各大類資產過去十年的波動情況,按照“有效前沿”模型,測算出來的風險承受範圍內的最優比例。例如:一名“穩健型”的投資者,最大可承受年化虧損10%的風險,則配置50%的固定收益類資產、45%的權益類資產以及5%的另類資產,可獲得在該風險下的長期最大預期收益,即8.24%。

科學的理財參考

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以2012年7月1日為基期,基期指數為100,並根據客戶不同的風險特徵,分為“穩健型”、“平衡型”及“進取型”三種類型。

“穩健型”資產配置指數適用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客戶,2017年4月17日點位為141.74點,年化收益率7.52%,同期上證綜指年化收益率為7.99%,“穩健型”資產配置指數收益高出理財產品2.44個百分點,比同期上證略低0.47個百分點;但從風險波動角度來看,“穩健型”資產配置指數年化最大虧損值(95%概率下)為-3.09%,同期上證綜指年化最大虧損值(95%概率下)為-30.03%,“穩健型”資產配置指數最大虧損僅為上證的十分之一。可見,通過穩健資產配置組合可為低風險承受能力客戶在風險可控下提供更高的收益。

“平衡型”資產配置指數適用風險承受能力適中的客戶,2017年4月17日點位為164.22點,年化收益率10.86%, “平衡型”資產配置指數收益較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高出5.78個百分點,較同期上證指數年化收益率高2.87個百分點;同時,從風險波動角度來看,“平衡型”資產配置指數年化最大虧損值(95%概率下)為-7.35%,僅為上證的四分之一。可見,平衡型資產配置組合獲得比上證指數更高的收益但卻承受了較低的風險。

“進取型”資產配置指數適用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客戶,2017年4月17日點位為188.36點,年化收益率14.07%,“進取型”資產配置指數收益較同期上證指數年化收益率高6.08個百分點;同時,從風險波動角度來看,“進取型”資產配置指數年化最大虧損值(95%概率下)為-11.72%,比同期上證綜指低18.31個百分點, 較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高出8.99個百分點,對於有點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客戶利用“進取型”資產配置方案可以博取較高收益。

從測算結果來看,三類資產配置指數在多數時間下,皆能為投資者在追求穩定回報的同時,更好的滿足下行風險的控制目標,表現出“承擔同樣的風險,獲取更大的預期收益”和“獲取同樣的預期收益,承擔最小的風險”的特徵,彰顯出資產配置理論的威力和優勢。

五大能力和三組特點

招商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的推出並非突發奇想,也不是臨時起意,是經過反復研究,並結合自身優勢進行創設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招商銀行“因您而變”的企業文化,並長期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資產配置服務理念。招商銀行將“傳播正確的財富管理理念”視為自己的社會責任:2007-2012年,積極回應監管普惠金融的號召,舉辦了“理財公益型”大型系列活動,在全國舉辦上千場免費講座,向社會大眾普及金融理財知識;2013-2015年,組建行業內第一支財富顧問隊伍,深入網點開展免費資產配置講座達23000餘場,覆蓋客戶35萬人次;2015-2016年招商銀行陸續開展了“財富體檢”系列公益活動,為2萬多名客戶診斷財富配置問題,提供科學合理的“處方”。

第二,招商銀行有長期實踐,積累了豐富的資產配置經驗。2012年招商銀行在借鑒國外先進資產配置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居民的理財特徵,自主研發了資產配置系統,至今已為客戶出具了60余萬份資產配置建議,積累了海量的資料和經過實踐檢驗的篩選邏輯。

第三,招商銀行具有獨特且完整的財富管理體系。招商銀行建立了“傾聽——建議——實施——跟蹤”的資產配置工作方法,同時,招商銀行建立了“理財經理”、“理財主管”及“財富顧問”的“鐵三角”隊伍體系,更加全面、標準地為客戶提供理財服務。對客戶的資產定期檢視,根據市場變化、產品表現提供調整建議。同一名客戶到招行任一網點獲得的資產配置建議是一樣的,因此,體系化的理財服務大大降低了個體服務的差異,也降低了客戶配置的誤差,讓客戶有更舒適的理財體驗。

第四,招商銀行已經構建完善的財富產品體系。招商銀行擁有“全產品線”的金融理財產品平臺,目前在架上萬支產品,涵蓋現金類、固定收益類、權益類、保障類及另類各大類資產類別,有充足的基礎資產編制更精准的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

第五,招商銀行具備財富管理的專業能力。一是招商銀行擁有專業的全市場研究能力。招商銀行投資決策委員會每季度對全市場進行研究,根據各類資產表現提供專業的配置比例,並長期跟蹤驗證;二是招商銀行擁有專業的產品研究能力。招商銀行的產品研發部門通過定性、定量分析,協同盡職調研等步驟層層篩選,為指數提供了優質的基礎資產。三是招商銀行擁有專業的客戶研究能力。招商銀行具有大量客戶的基礎資料,通過分析這些客戶的風險偏好、生命週期特徵、職業特徵、規劃需求等為客戶提供理財服務,保證了招商銀行的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具有實用參考價值。

此外,據招商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具備三組特色:一是“專業+親民”,專業體現在招商銀行對於全球市場形勢、行業分析和主要資產價格走勢的研究判斷,親民體現在普通居民不用掌握艱深晦澀的專業知識就能通過指數進行視覺化的呈現,同時指數涉及的資產均為公募產品,廣大居民可以無障礙購買;二是“全面+定制”,全面是指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包括市場上可購買的境內外各大類資產品種,定制是指提供三種不同的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以適應不同風險承受能力的客戶;三是“紀律+動態”,紀律是指嚴格按照專家團隊的市場觀點對指數進行再平衡,動態是指資產比例動態調整,指數持續跟蹤。

豐富的應用場景

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是把資產配置從高高在上的雲端拿到了尋常百姓的身邊,老百姓除了可以通過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真真切切“看得見”資產配置的效果,更可以“摸得著”資產配置。

招商銀行表示,將會在官方網站、招商銀行手機銀行及各營業網點等管道,每週二公開公佈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的相關資訊,包括大類資產的配置比例、指數的點位元、漲跌等資訊。廣大居民和投資者可無障礙地獲取指數的相關資訊,同時,由於指數中的基礎資產都是百姓觸手可及的資產,具備了操作購買的條件,按圖索驥,快速實現配置。

對於招行的廣大金葵花客戶來說,招商銀行總行將要求各網點的理財人員根據不同客戶的風險偏好,以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為基礎進行投資理財的建議,並提供持續跟蹤服務。

今年是招行成立30周年和金葵花理財品牌誕生15周年,在這個特殊的年份,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的發佈意義非凡。未來,招商銀行會以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為投資基礎,開發應用性更強的投資規劃、財務規劃等系統,為客戶提供更加全方位、定制化的理財服務。(CIS)

證券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誤區二:單一投資、躲不過風險也抓不住機遇

國內居民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將資產投到某個單一的標的上,並且往往是重倉或滿倉持有,對倉位元、比例、結構缺乏基本的認知。據中國較早開始財富管理業務的招商銀行介紹,從其600余萬中高端客戶的資產結構來看,儲蓄存款和固定收益類資產占比達到76.7%,這部分資產的收益遠低於資產配置組合收益。單一投資導致的結果是無法有效規避市場風險且抓不住市場機遇。

誤區三:短期投機、期望快速見效卻錯過收益

期望一夜暴富的短期投機心理較為嚴重,具體表現在理財行為上就是缺乏耐心、頻繁交易,哪裡熱門就投到哪裡,堅持價值投資追求長期穩健收益的寥寥無幾,期望快速見效的往往與收益擦肩而過。據招商銀行產品專家分析,2003年以來,在任一時點買入債券基金持有期超過兩年獲得正收益概率是100%,平均累計收益為16.15%;2003年以來,上證綜指在3500以下的任一時點買入股票基金持有期超過五年獲得正收益概率接近100%,持有期越長,平均累計收益穩定增加。

誤區四:准漲殺跌、盲目跟風慘當股市提款機

雖然巴菲特的名言很多人知道,但是大多數人仍然做不到“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據招商銀行提供給資料顯示,2014-2016三年間,該行權益類基金(股票及混合)銷量1017億元,在A股高位的2015年4月-7月,短短四個月時間銷量高達554億元,占三年銷量的54%,跟風現象明顯,最終成為股市下跌的買單者。

誤區五:風險淡薄、為蠅頭小利丟了基本盤

“求贏”的心思過重,而對於如何保證“不輸”往往並不關心,風險意識淡薄,當看到別人因大病重疾一貧如洗時唏噓感歎一番,卻忘記給自己和家人配備一份保險;部分居民往往被民間借貸和違規P2P的高收益所吸引,結果往往是利息沒拿到,反而損失了本金。

從居民個人來看,理財觀念的誤區給投資者帶來了極大的傷害,導致大部分居民並沒有獲得合理的投資收益、也沒有經濟增長的紅利,甚至出現了投資虧損和財富縮水的情況。

從宏觀經濟來看,雖然當前民間投資持續下滑、“資金空轉”、金融領域系統性風險隱患上升等問題有著固有的體制機制原因,但普通民眾理財觀念的誤區加劇了當前的不利局面,居民的不理性投資行為加上部分機構的別有用心,導致大量的熱錢湧入到房地產、股市和落後產能領域,為經濟的脫虛就實和新興產業的發展製造了極大的困難。

找到最優選擇

如何糾正中國居民理財誤區,使中國居民能夠理性科學理財,是當前需要著力解決且刻不容緩的問題。但財富管理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領域,普通居民限於時間精力難以在短期內精通,同時又缺乏西方發達國家居民上百年的經驗積累,當前國內居民理財的彎路西方發達國家同樣經歷過,遠到荷蘭的鬱金香泡沫、英國南海泡沫事件,近到美國互聯網泡沫和次貸危機。正是基於此,招商銀行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先進經驗並與國內實際相結合,從服務600余萬中高端客戶的實踐得出——資產配置是當前適合中國居民理財的最優理念和方法。

通俗地講,資產配置就是“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引申到投資理財上的意思就是要分散投資,科學理財。那麼究竟分散投資是如何帶來長期穩定的收益?

根據招商銀行介紹,資產配置的理論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馬科路維茲提出。根據該理論:影響投資收益的各個因素中,資產配置的因素占到了91.5%,選擇具體股票的因素僅占4.8%,掌握進場時機的因素僅占1.8%,也即通常意義上 “擇股”和“擇時”的效用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同時,馬科路維茲的“有效前沿”學說提出了風險與收益之間的最優關係,即:“承擔同樣的風險,獲取最大的預期收益”,或“獲取同樣的預期收益,承擔最小的風險。”

從實踐上看,美國耶魯大學的捐贈基金是踐行資產配置的典型代表。耶魯大學過去30年一直堅持通過資產配置管理其名下的捐贈基金。該基金30年間,規模增長11倍,年化收益13.6%,其收益率長期名列美國各大高校基金第一。

在對資產配置有了初步的認識後,第二個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對於中國的老百姓來說,進行資產配置,到底需要多少“籃子”,每個“籃子”裡放多少“雞蛋”才合適?

招商銀行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根據資產配置的理念,在選擇需要配置的資產時,需要保持各類資產的“低相關性”,即一類資產的波動對其它幾類資產的影響較小,或者解釋為影響幾類資產波動的因素不會有較多的重合度。招商銀行根據這個原則,將資產的“籃子”分為五大類:現金類、固定收益類、權益類、另類和保障類,每個大類下有多個可選擇的產品子類。

而具體到每個“籃子”該放多少“雞蛋”,則因人而異,其主要的考慮因素是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招商銀行根據實踐經驗,將客戶按照風險承受能力分為“穩健型”、“平衡型”及“進取型”三種類型,每種類型的客戶有不同的“雞蛋”分配方案。其比例是根據各大類資產過去十年的波動情況,按照“有效前沿”模型,測算出來的風險承受範圍內的最優比例。例如:一名“穩健型”的投資者,最大可承受年化虧損10%的風險,則配置50%的固定收益類資產、45%的權益類資產以及5%的另類資產,可獲得在該風險下的長期最大預期收益,即8.24%。

科學的理財參考

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以2012年7月1日為基期,基期指數為100,並根據客戶不同的風險特徵,分為“穩健型”、“平衡型”及“進取型”三種類型。

“穩健型”資產配置指數適用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客戶,2017年4月17日點位為141.74點,年化收益率7.52%,同期上證綜指年化收益率為7.99%,“穩健型”資產配置指數收益高出理財產品2.44個百分點,比同期上證略低0.47個百分點;但從風險波動角度來看,“穩健型”資產配置指數年化最大虧損值(95%概率下)為-3.09%,同期上證綜指年化最大虧損值(95%概率下)為-30.03%,“穩健型”資產配置指數最大虧損僅為上證的十分之一。可見,通過穩健資產配置組合可為低風險承受能力客戶在風險可控下提供更高的收益。

“平衡型”資產配置指數適用風險承受能力適中的客戶,2017年4月17日點位為164.22點,年化收益率10.86%, “平衡型”資產配置指數收益較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高出5.78個百分點,較同期上證指數年化收益率高2.87個百分點;同時,從風險波動角度來看,“平衡型”資產配置指數年化最大虧損值(95%概率下)為-7.35%,僅為上證的四分之一。可見,平衡型資產配置組合獲得比上證指數更高的收益但卻承受了較低的風險。

“進取型”資產配置指數適用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客戶,2017年4月17日點位為188.36點,年化收益率14.07%,“進取型”資產配置指數收益較同期上證指數年化收益率高6.08個百分點;同時,從風險波動角度來看,“進取型”資產配置指數年化最大虧損值(95%概率下)為-11.72%,比同期上證綜指低18.31個百分點, 較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高出8.99個百分點,對於有點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客戶利用“進取型”資產配置方案可以博取較高收益。

從測算結果來看,三類資產配置指數在多數時間下,皆能為投資者在追求穩定回報的同時,更好的滿足下行風險的控制目標,表現出“承擔同樣的風險,獲取更大的預期收益”和“獲取同樣的預期收益,承擔最小的風險”的特徵,彰顯出資產配置理論的威力和優勢。

五大能力和三組特點

招商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的推出並非突發奇想,也不是臨時起意,是經過反復研究,並結合自身優勢進行創設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招商銀行“因您而變”的企業文化,並長期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資產配置服務理念。招商銀行將“傳播正確的財富管理理念”視為自己的社會責任:2007-2012年,積極回應監管普惠金融的號召,舉辦了“理財公益型”大型系列活動,在全國舉辦上千場免費講座,向社會大眾普及金融理財知識;2013-2015年,組建行業內第一支財富顧問隊伍,深入網點開展免費資產配置講座達23000餘場,覆蓋客戶35萬人次;2015-2016年招商銀行陸續開展了“財富體檢”系列公益活動,為2萬多名客戶診斷財富配置問題,提供科學合理的“處方”。

第二,招商銀行有長期實踐,積累了豐富的資產配置經驗。2012年招商銀行在借鑒國外先進資產配置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居民的理財特徵,自主研發了資產配置系統,至今已為客戶出具了60余萬份資產配置建議,積累了海量的資料和經過實踐檢驗的篩選邏輯。

第三,招商銀行具有獨特且完整的財富管理體系。招商銀行建立了“傾聽——建議——實施——跟蹤”的資產配置工作方法,同時,招商銀行建立了“理財經理”、“理財主管”及“財富顧問”的“鐵三角”隊伍體系,更加全面、標準地為客戶提供理財服務。對客戶的資產定期檢視,根據市場變化、產品表現提供調整建議。同一名客戶到招行任一網點獲得的資產配置建議是一樣的,因此,體系化的理財服務大大降低了個體服務的差異,也降低了客戶配置的誤差,讓客戶有更舒適的理財體驗。

第四,招商銀行已經構建完善的財富產品體系。招商銀行擁有“全產品線”的金融理財產品平臺,目前在架上萬支產品,涵蓋現金類、固定收益類、權益類、保障類及另類各大類資產類別,有充足的基礎資產編制更精准的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

第五,招商銀行具備財富管理的專業能力。一是招商銀行擁有專業的全市場研究能力。招商銀行投資決策委員會每季度對全市場進行研究,根據各類資產表現提供專業的配置比例,並長期跟蹤驗證;二是招商銀行擁有專業的產品研究能力。招商銀行的產品研發部門通過定性、定量分析,協同盡職調研等步驟層層篩選,為指數提供了優質的基礎資產。三是招商銀行擁有專業的客戶研究能力。招商銀行具有大量客戶的基礎資料,通過分析這些客戶的風險偏好、生命週期特徵、職業特徵、規劃需求等為客戶提供理財服務,保證了招商銀行的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具有實用參考價值。

此外,據招商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具備三組特色:一是“專業+親民”,專業體現在招商銀行對於全球市場形勢、行業分析和主要資產價格走勢的研究判斷,親民體現在普通居民不用掌握艱深晦澀的專業知識就能通過指數進行視覺化的呈現,同時指數涉及的資產均為公募產品,廣大居民可以無障礙購買;二是“全面+定制”,全面是指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包括市場上可購買的境內外各大類資產品種,定制是指提供三種不同的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以適應不同風險承受能力的客戶;三是“紀律+動態”,紀律是指嚴格按照專家團隊的市場觀點對指數進行再平衡,動態是指資產比例動態調整,指數持續跟蹤。

豐富的應用場景

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是把資產配置從高高在上的雲端拿到了尋常百姓的身邊,老百姓除了可以通過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真真切切“看得見”資產配置的效果,更可以“摸得著”資產配置。

招商銀行表示,將會在官方網站、招商銀行手機銀行及各營業網點等管道,每週二公開公佈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的相關資訊,包括大類資產的配置比例、指數的點位元、漲跌等資訊。廣大居民和投資者可無障礙地獲取指數的相關資訊,同時,由於指數中的基礎資產都是百姓觸手可及的資產,具備了操作購買的條件,按圖索驥,快速實現配置。

對於招行的廣大金葵花客戶來說,招商銀行總行將要求各網點的理財人員根據不同客戶的風險偏好,以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為基礎進行投資理財的建議,並提供持續跟蹤服務。

今年是招行成立30周年和金葵花理財品牌誕生15周年,在這個特殊的年份,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的發佈意義非凡。未來,招商銀行會以金葵花資產配置指數為投資基礎,開發應用性更強的投資規劃、財務規劃等系統,為客戶提供更加全方位、定制化的理財服務。(CIS)

證券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