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區塊鏈潛影尋蹤,央行火速研發數位貨幣意欲何為?

自央行發佈關於推動法定數位貨幣研究與落地的消息以來, 數位貨幣便引起了各方的廣泛關注。 然而, 由於基本概念、內涵與邊界存在大量含混之處, 人們對數位貨幣的認識也產生了諸多迷惑。

那麼, 究竟什麼是數位貨幣, 央行開發數位貨幣的原因何在, 數位貨幣的前景又如何呢?

數位貨幣的概念界定

廣義來看, 數位貨幣指數位化技術對於貨幣信用基礎與概念範疇、載體帶來的衝擊與影響;狹義來看, 數位貨幣則指加密數位貨幣。

顯然, 當前各方更加關注的是狹義數字貨幣, 但是在討論中, 卻時不時與廣義概念混雜在一起, 造成各種認識上的誤區。 不管怎樣, 我們都可以得出如下關於數字貨幣的“變與不變”。

第一, 都是信用貨幣, 但其是否法定, 決定了背後的信用機制不同。 法定信用貨幣是由國家法律規定的, 強制流通不以任何貴金屬為基礎的獨立發揮貨幣職能的貨幣;加密數位貨幣的信用支撐,

則是某種智慧程式“自維繫”的“共識信用”, 仍然存在缺陷和不足。

第二, 基於政治經濟學的語境, 其交換媒介、價值尺度、支付手段是最重要的功能, 其次是衍生出的價值儲藏(投資)功能。 如果其前面的功能不穩定, 則貨幣屬性就嚴重弱化, 甚至難以成為嚴格意義上的貨幣。

第三, 都是一種協議與契約, 區別在於國家權力的地位。 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 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間的約定, 反映的是個體與社會的經濟協作關係。

各類法定貨幣的存在, 意味著國家(央行作為代表)在契約關係中發揮絕對主導作用。 而加密數位貨幣, 則可能弱化其主導地位,

使得更多個體(節點)在契約關係中的地位上升。

我國央行高度關注數字貨幣, 原因何在?

當前, 各國央行之所以關注數位貨幣, 主要是延續了其重視研究電子錢的歷史傳統。 我國央行重視數字貨幣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近年來數位貨幣與區塊鏈在全球範圍內愈來愈熱, 各國央行和監管者或多或少都開始研究和關注, 少數開始進行場景落地實驗。 在此大趨勢下, 我國央行也想抓住時機, 避免在可能的未來貨幣金融技術變革中有所落後。

第二, 在傳統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下, 我們要與美元主導體系進行競爭, 實際上非常之難。 能否在新的貨幣層次上推動一些改革, 把握一些“彎道超車”的機會和話語權,

想必也是政策層所關注的。

第三, 國內貨幣運行存在的難題越來越多, 貨幣政策傳導阻滯已經成為金融“頑疾”, 可否利用一些數位貨幣技術來緩解矛盾, 也是央行希望探索的。

第四, 各類數位貨幣已經出現, 央行主動出擊, 可以在“利用其精華”的同時, 引導這一領域的規範發展。

我國央行研發數字貨幣, 進展如何?

我國央行要發行法定數字貨幣, 其實並非去中心的加密數字貨幣。 其思路應是延續貨幣電子化的思路, 在中心化組織可控的情況下, 引入智慧合約等技術, 在貨幣的邊際層面進行完善和改變。

由此來看, 公眾或許高估了央行研發數字貨幣可能帶來的變化。 這個過程是相對長遠的, 還沒看到迅速的推進和落實,

只能說是在研究起步階段, 因此也談不上對現有的法律體系、經濟體系產生劇烈衝擊。 我國央行剛推出的數位票據交易平臺, 顯然也並非真正的數字貨幣實驗場景, 只是一個封閉體系下利用區塊鏈技術的、非標資產的交易清算機制探索。

面向未來, 數字貨幣前景如何?

如今, 數字貨幣勢頭強勁, 前景不可估量。 但要想讓其真正服務大眾, 還需時日。

1. 區分數位貨幣與數位化的貨幣

未來需要對數位貨幣的模糊地帶有所區分。 一則, 數位化技術已經在深刻改變著經濟運行, 同時對貨幣金融體系帶來眾多變化。 就此而言, 作為電子錢發展的高級階段, 數位化貨幣也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功能。 二則, 加密數位貨幣加上其底層的區塊鏈技術, 能否在貨幣金融體系中深入應用,屬於數位化貨幣之中的一個特殊部分,需要單獨加以考量。

因此,我們在討論相關問題時,必須進一步明確所處語境,在同一範疇內對相關要素加以分析。作為後者,與普通公眾聯繫更加密切,也直接影響老百姓生活的便利性與安全性;作為前者的數字貨幣,其實與老百姓的關聯性並不大,其投資也需要專業門檻,應避免過度宣傳炒作。

2. 數位貨幣與數位資產的“分道揚鑣”

在現實生活中,需要分清數位貨幣與數位資產的概念。數位資產,通常是以電子資料的形式存在的,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或處在生產過程中的非貨幣性資產。大量的所謂數字貨幣,事實上只是一些打著貨幣旗號的“加密數字資產”而已。

長遠來看,在與法定貨幣體系艱難融合的過程中,數位貨幣與資產將變得更加“涇渭分明”,後者的生命力明顯遠高於狹義的數字貨幣。

3. 第三條道路:中心與去中心的妥協

從正面角度來看,央行對法定數位貨幣探索,通過剝離和運用去中心化貨幣的某些技術特徵,最終有可能帶來更高的貨幣交易效率、更低的成本、更精准的政策執行、更有效的反洗錢等風險控制,從而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以及現代貨幣體系。

或許未來的貨幣體系、貨幣發行,是在中心化與去中心之間實現某種妥協。當然,央行要依託公開網路,運用公有區塊鏈面向金融機構、企業和居民大規模發行法定數字貨幣,顯然還不太可能。將來更可能在一些封閉式或半公開場景上,在資產交易市場而非貨幣市場上,以局域網、聯盟鏈或私有鏈的形式,探索一些用於價值確定、交換和清結算的“准法定數位貨幣”(數位代幣)試驗。

這種妥協的第三條道路上,可能包括:數位化的法定貨幣、半去中心(弱中心)的准法定數字貨幣、去中心的非法定數位貨幣,後兩者還只能在貨幣邊際上“摸著石頭過河”。

數位貨幣時代,貨幣制度將走向何方?

如果新型數字貨幣真正想應用于經濟金融體系,則需要貨幣制度的重大變革。數位化時代的貨幣制度走向何方,這取決於多種因素,我們稱之為“利益、效率、安全”的三角制約。對此,除了關注加密數位貨幣及其底層技術外,更重要的其實是貨幣的發行、交易、流通,參與者的利益協同與合作規則等制度設計,都需要大量的探索和“壓力測試”。

總之,從現金到非現金支付、從傳統卡基電子支付到網基電子支付、從簡單電子形態支付到智慧代碼支付、從支付工具層面到貨幣層面,應該說新技術在不斷改變著貨幣金融體系。

能否在貨幣金融體系中深入應用,屬於數位化貨幣之中的一個特殊部分,需要單獨加以考量。

因此,我們在討論相關問題時,必須進一步明確所處語境,在同一範疇內對相關要素加以分析。作為後者,與普通公眾聯繫更加密切,也直接影響老百姓生活的便利性與安全性;作為前者的數字貨幣,其實與老百姓的關聯性並不大,其投資也需要專業門檻,應避免過度宣傳炒作。

2. 數位貨幣與數位資產的“分道揚鑣”

在現實生活中,需要分清數位貨幣與數位資產的概念。數位資產,通常是以電子資料的形式存在的,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或處在生產過程中的非貨幣性資產。大量的所謂數字貨幣,事實上只是一些打著貨幣旗號的“加密數字資產”而已。

長遠來看,在與法定貨幣體系艱難融合的過程中,數位貨幣與資產將變得更加“涇渭分明”,後者的生命力明顯遠高於狹義的數字貨幣。

3. 第三條道路:中心與去中心的妥協

從正面角度來看,央行對法定數位貨幣探索,通過剝離和運用去中心化貨幣的某些技術特徵,最終有可能帶來更高的貨幣交易效率、更低的成本、更精准的政策執行、更有效的反洗錢等風險控制,從而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以及現代貨幣體系。

或許未來的貨幣體系、貨幣發行,是在中心化與去中心之間實現某種妥協。當然,央行要依託公開網路,運用公有區塊鏈面向金融機構、企業和居民大規模發行法定數字貨幣,顯然還不太可能。將來更可能在一些封閉式或半公開場景上,在資產交易市場而非貨幣市場上,以局域網、聯盟鏈或私有鏈的形式,探索一些用於價值確定、交換和清結算的“准法定數位貨幣”(數位代幣)試驗。

這種妥協的第三條道路上,可能包括:數位化的法定貨幣、半去中心(弱中心)的准法定數字貨幣、去中心的非法定數位貨幣,後兩者還只能在貨幣邊際上“摸著石頭過河”。

數位貨幣時代,貨幣制度將走向何方?

如果新型數字貨幣真正想應用于經濟金融體系,則需要貨幣制度的重大變革。數位化時代的貨幣制度走向何方,這取決於多種因素,我們稱之為“利益、效率、安全”的三角制約。對此,除了關注加密數位貨幣及其底層技術外,更重要的其實是貨幣的發行、交易、流通,參與者的利益協同與合作規則等制度設計,都需要大量的探索和“壓力測試”。

總之,從現金到非現金支付、從傳統卡基電子支付到網基電子支付、從簡單電子形態支付到智慧代碼支付、從支付工具層面到貨幣層面,應該說新技術在不斷改變著貨幣金融體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