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感格春分到來之時——春分修身文化尋根探源

(一)“春”的字源與字義。

表4-1春的字形演變

甲骨文的春有多種寫法, 都從本義上準確地描繪了立春時節天地的能量運動狀態。

我們從表1-2中可以看出,

甲骨文春“

”, 下邊的結構是象喻容器內儲水, 而上面的結構是木化為火, 象喻身內腎水與心火的變化應用。

金文春“

”、“

”、“

”, 則是象喻“太陽栽在明月中”, 心陽能量下降, 也就是天陽索于地陰;兩個“S”玄曲波線, 則表述天地陰陽的升降, 以及日月的運行。

篆體的春文“

”, 字形則比較直觀, 外廓象喻身內的天地, 上丹田內的天陽降入身內之地, 即天陽下索于地陰。 另外兩個篆體的春文“

”“

”, 與“昔”和“真”的篆體字形十分相近, 表示木炁仁德(肝)之象在天火禮德(心)與地水智德(腎)的能量相索中誕生。

木炁仁德生髮的時機,

被天道通過五運六炁(氣)週期律性的輸布所調控, 修身治事與攝生養生最大的效法物件就是天道, 就在於治人事天, 實現天人合一的同步, 如果錯過了天時的時機, 那就又會是一年的等待, 只有明白此道理的人們, 才懂得珍惜, 並且知道如何時去借助於天德地炁, 來助力於自己肝內微弱且不夠純淨的木炁仁德能量, 給心火助燃。 老子在《德道經》中使用過一次春字, 即第六十四章《食母》中的:“眾人巸巸, 若鄉於大牢, 而春登臺。 ”這裡面的寓意非常深遠。 修身養生實踐者需要搶佔時機而及時進行“春登臺”, 把握住一年中點亮心燈, 從此照亮內身國的最佳時機, 從而真正進入內光明修身的真實階段, 將慧盲轉變成慧識,
慧觀內身國, 迅速提高修身實踐的品質與層級。

“春登臺”, 說明這一年當中僅有這一次機遇和機會, 天地運用木仁德之炁, 扶生長養萬物。 而修身者體內得天地的木炁能量, 則心火能強化, 心與腎這一對火與水的變化中所藏的真水與真火就容易被提純。

時也, 機也!眾人熙熙, 為利而來, “若鄉於大牢”, 但是春天的天德地炁能量之交匯, 並不會被眾人對“有之以為利”1的追求所干擾和破壞。 為利者, 應當全面禮敬天道而治事;少私寡欲者, 則應在身內實踐“春登臺”的法天修身。 因為天地是無私無欲、不索取回報的, 只是承載著一種佈施、舍予的使命, 使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的春時依然按照度、數、信定時而至。

《尚書大傳》:“東方為春,蓋春乃生物之方,斗柄指東,則天下皆春。” 用四方類比四時,則東方為春,南方為夏,西方為秋,北方為冬。北斗七星的斗柄所指示的方向,同樣具有四時之度的定義,當斗柄指向東方時,也就是地球上的北半球進入春天的時候。

《公羊傳·隱西元年》:“春者何,歲之始也。”《春秋公羊傳注疏》:“春者,天地開闢之端,養生之首,法象所出,四時本名也。昏,鬥指東方曰春,指南方曰夏,指西方曰秋,指北方曰冬。歲者,總號其成功之稱。”春時,是年度週期律中一年的開始階段。春時三個月,在十二地支中是寅、卯、辰;對應於一天當中的寅、卯、辰三個時辰;放大到天地形成過程中的十二會中的寅會、卯會、辰會,就是天地開闢形成期的始端,是地球上道生德養萬物最開始的時期,是道法生成萬象、質象轉化為物相出現的階段,同時也是地球上春、夏、秋、冬四時中,春時這個形名誕生的根本。在年度週期律中,春時的寅、卯、辰三個月,既是地球長養萬物的開始,也是每個人修身中內部所有氣機全面正式發動,進入新的運轉時期的一個開端。《公羊傳》及《春秋公羊傳注疏》中的這些解釋,對於我們正確掌握春時極有幫助。

對於春字的衍生義,我們也應當進行全面把握和運用。《爾雅·釋天》:“春為青陽。《注》:氣清而溫陽。”《周禮·春官·宗伯疏》:“春者出生萬物。”《史記·天官書》:“東方木主春。”《漢書·律曆志》:“陽氣動物,于時為春。春,蠢也。物蠢生,廼動運。物蠢蠢而動,蠢蠢而生。”這裡描述的也是陽氣初生的一種改變,表示萬物在天德仁木能量的扶生下,開始重新具有生氣。這些都是意識哲學文化時期人們在身國之外,從治事領域對春字的一種理解,以意會為主,與造字的本義可以說是若即若離。

(二)“分”的字源與字義

表4-2分的字形演變

從表4-2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分”,會意字,從八,從人,漢代改為從八,從刀。這裡就可以看出,漢代的這個變化已經違背了文字創造的本義,是把人引向離開人本體而來談事物。“八”,就是分;從“刀”,是以刀剖物、使之分開的意思。本義:一分為二。分開,分成,分出,與“合”相對。黑白分明,死生分別等等各類的成語和名詞,都表明了它的一分為二的含義。

“八”下從“人”,則文義更廣泛而深刻;“八”下從“刀”,則只是知識與物相文化層面的分義,缺慧識文明層面中質象類的意義,也就是把人體內的“分”加以封殺、剔除了。《明史·曆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黃道和赤道相交叉的這一個臨界點,地球剛好繞著太陽運轉到了這個地方,在這個點上夜晚和白天平分了,平分秋色是收穫,平分春色是生長。

篆文中的第三個“

”,雖然字形複雜,但卻全息地象形表意出修身者身中生“人”之義,分陰陽,別天地,把握住了分合之義。

“分”與“合”相對應。《說文解字》:“分,別也。”分割土地,分封土地。分開,間隔,分灶,分家度日,辨別區分,分給分配;離開離別,分散,隔開,排解,調和矛盾。可以說,這些意思全部都是將其譯之為外用,所以就將字的下半部分改成為了“刀”。

用一個“人”,就提示著要在“人體”內進行返觀內視的修身實踐,在體內要分陰別陽,分別天地,將這些分析清楚,分辨明白,才能知道如何在內天地當中進行實踐,在內部陰陽當中把握,要做到和合四象,而不是進行分割、分離。如果不反觀內照自己身體之內,那麼自己體內的天地一輩子不相合,陰陽不相合,就會長期處在意識狀態下的分離環境之中,障礙我們修身提升,既難以淨化,也難以提升,更不用說再造和進化到一個更高的層級。

“春分”的“分”,在進行了說文解字以後,要真正將它用到我們身體內部去,只有內成才能外就,才能使外用的“分”(這個刀的分)達到真正的公平。倘若不識自己生命體之內,就不會在外用治事的時候達到公平合理。如果不全面瞭解外在的“分”與內在的“分”具有極其相似的內在關係,也就解不開人世間的離別、分散、隔開、間隔等產生的本質性原因。

(三)春分的詞義

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古人雲:“二至是陰陽之始終,二分是陰陽之交會,是節之大者。”《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曰:“至於中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慧識悊學文化中的春分本義,是需要應外於內,感格春分到來之時平分春色的內天地變化,精氣神能量的分而不割,分而有序,分而能聚,分合有度。質象的分是為了進一步的能量提純。春分的本義,還應當與夏季的火相關聯著進行分析體悟,春季一分,標識著天地能量運動中,木炁仁德能量進入收斂期,而轉入火炁禮德能量的輸布起始期,修身實踐應當順天應人地掌握此規律,而及時地調整修身、養生的方法,與天地同頻。

在人法於天地信儀的年度週期律中,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處於春季三個月的中間,它的度、數、信平分了春季,這就是春分尋根探源應當掌握的基本知識和文化。

摘自:《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春》

輕按閱讀原文 瞭解更多書籍內容介紹

國學版塊

讓我們一起“收穫健康傳遞愛”,幫助自己和家人獲得各類 有益身心健康的最新資訊和活動,

“國學”等可獲得為樸素愛屋家人收藏的各類豐富健康樂活主題內容

免責聲明: 本號發佈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源自網路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

甲骨文修身治事金文篆體修身治事楷體甲骨文金文篆體楷體

《尚書大傳》:“東方為春,蓋春乃生物之方,斗柄指東,則天下皆春。” 用四方類比四時,則東方為春,南方為夏,西方為秋,北方為冬。北斗七星的斗柄所指示的方向,同樣具有四時之度的定義,當斗柄指向東方時,也就是地球上的北半球進入春天的時候。

《公羊傳·隱西元年》:“春者何,歲之始也。”《春秋公羊傳注疏》:“春者,天地開闢之端,養生之首,法象所出,四時本名也。昏,鬥指東方曰春,指南方曰夏,指西方曰秋,指北方曰冬。歲者,總號其成功之稱。”春時,是年度週期律中一年的開始階段。春時三個月,在十二地支中是寅、卯、辰;對應於一天當中的寅、卯、辰三個時辰;放大到天地形成過程中的十二會中的寅會、卯會、辰會,就是天地開闢形成期的始端,是地球上道生德養萬物最開始的時期,是道法生成萬象、質象轉化為物相出現的階段,同時也是地球上春、夏、秋、冬四時中,春時這個形名誕生的根本。在年度週期律中,春時的寅、卯、辰三個月,既是地球長養萬物的開始,也是每個人修身中內部所有氣機全面正式發動,進入新的運轉時期的一個開端。《公羊傳》及《春秋公羊傳注疏》中的這些解釋,對於我們正確掌握春時極有幫助。

對於春字的衍生義,我們也應當進行全面把握和運用。《爾雅·釋天》:“春為青陽。《注》:氣清而溫陽。”《周禮·春官·宗伯疏》:“春者出生萬物。”《史記·天官書》:“東方木主春。”《漢書·律曆志》:“陽氣動物,于時為春。春,蠢也。物蠢生,廼動運。物蠢蠢而動,蠢蠢而生。”這裡描述的也是陽氣初生的一種改變,表示萬物在天德仁木能量的扶生下,開始重新具有生氣。這些都是意識哲學文化時期人們在身國之外,從治事領域對春字的一種理解,以意會為主,與造字的本義可以說是若即若離。

(二)“分”的字源與字義

表4-2分的字形演變

從表4-2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分”,會意字,從八,從人,漢代改為從八,從刀。這裡就可以看出,漢代的這個變化已經違背了文字創造的本義,是把人引向離開人本體而來談事物。“八”,就是分;從“刀”,是以刀剖物、使之分開的意思。本義:一分為二。分開,分成,分出,與“合”相對。黑白分明,死生分別等等各類的成語和名詞,都表明了它的一分為二的含義。

“八”下從“人”,則文義更廣泛而深刻;“八”下從“刀”,則只是知識與物相文化層面的分義,缺慧識文明層面中質象類的意義,也就是把人體內的“分”加以封殺、剔除了。《明史·曆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黃道和赤道相交叉的這一個臨界點,地球剛好繞著太陽運轉到了這個地方,在這個點上夜晚和白天平分了,平分秋色是收穫,平分春色是生長。

篆文中的第三個“

”,雖然字形複雜,但卻全息地象形表意出修身者身中生“人”之義,分陰陽,別天地,把握住了分合之義。

“分”與“合”相對應。《說文解字》:“分,別也。”分割土地,分封土地。分開,間隔,分灶,分家度日,辨別區分,分給分配;離開離別,分散,隔開,排解,調和矛盾。可以說,這些意思全部都是將其譯之為外用,所以就將字的下半部分改成為了“刀”。

用一個“人”,就提示著要在“人體”內進行返觀內視的修身實踐,在體內要分陰別陽,分別天地,將這些分析清楚,分辨明白,才能知道如何在內天地當中進行實踐,在內部陰陽當中把握,要做到和合四象,而不是進行分割、分離。如果不反觀內照自己身體之內,那麼自己體內的天地一輩子不相合,陰陽不相合,就會長期處在意識狀態下的分離環境之中,障礙我們修身提升,既難以淨化,也難以提升,更不用說再造和進化到一個更高的層級。

“春分”的“分”,在進行了說文解字以後,要真正將它用到我們身體內部去,只有內成才能外就,才能使外用的“分”(這個刀的分)達到真正的公平。倘若不識自己生命體之內,就不會在外用治事的時候達到公平合理。如果不全面瞭解外在的“分”與內在的“分”具有極其相似的內在關係,也就解不開人世間的離別、分散、隔開、間隔等產生的本質性原因。

(三)春分的詞義

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古人雲:“二至是陰陽之始終,二分是陰陽之交會,是節之大者。”《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曰:“至於中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慧識悊學文化中的春分本義,是需要應外於內,感格春分到來之時平分春色的內天地變化,精氣神能量的分而不割,分而有序,分而能聚,分合有度。質象的分是為了進一步的能量提純。春分的本義,還應當與夏季的火相關聯著進行分析體悟,春季一分,標識著天地能量運動中,木炁仁德能量進入收斂期,而轉入火炁禮德能量的輸布起始期,修身實踐應當順天應人地掌握此規律,而及時地調整修身、養生的方法,與天地同頻。

在人法於天地信儀的年度週期律中,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處於春季三個月的中間,它的度、數、信平分了春季,這就是春分尋根探源應當掌握的基本知識和文化。

摘自:《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春》

輕按閱讀原文 瞭解更多書籍內容介紹

國學版塊

讓我們一起“收穫健康傳遞愛”,幫助自己和家人獲得各類 有益身心健康的最新資訊和活動,

“國學”等可獲得為樸素愛屋家人收藏的各類豐富健康樂活主題內容

免責聲明: 本號發佈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源自網路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

甲骨文修身治事金文篆體修身治事楷體甲骨文金文篆體楷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