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銀聯發佈《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報告(2017)》:移動支付成銀行卡產業競合焦點

,擁有非銀行支付機構牌照的互聯網金融機構積極加大與商業銀行II、III類帳戶的合作範圍,跨界合作的良性產業生態不斷演進,激發更多支付產品和業務模式創新。

隨著監管政策的明朗,中國銀聯聯合商業銀行共同啟動掃碼支付業務,NFC和二維碼並存的移動支付格局初步形成。 此外,可受理多種支付方式的“聚合支付”產品不斷湧現,各種受理設備也隨之向集成化和智慧化方向升級,商戶端的市場競爭將從提供多種受理方式向深層次服務轉移。

2016年,為規範支付行業發展秩序,人民銀行對支付行業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大。

在支付牌照監管方面,截至2016年年底,持有牌照的非銀行支付機構減少至255家。 此外,人民銀行對非銀行支付機構備付金帳戶實施集中存管,再加上銀行卡定價調整新規的落實,支付行業進一步向整合方向發展。

報告稱,2017年,監管機構在促進銀行卡產業創新的同時,我國銀行卡產業將面臨更嚴格的監管環境。 隨著各類新興支付方式引發的風險事件不斷增多,對消費者個人資訊保護和對創新業務的風險防範將成為監管機構的關注重點。

此外,由人民銀行牽頭成立的線上支付統一清算平臺已於3月底投入運行。 報告認為,支付帳戶與銀行帳戶的網路支付跨行資金清算將進一步規範。

潛力市場和前沿技術將成佈局關鍵點

相比資訊化程度和銀行卡滲透率較高的一二線城市,農村電商、農村互聯網金融等領域對於銀行卡產業來說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報告預計,銀行卡產業相關方對農村市場的投入力度會進一步加大,前期的佈局也將帶來業務規模的實質性擴大和多種模式的深化發展。

受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費升級帶動,越來越多的支付機構開始佈局國際市場。 據悉,銀聯網路在不斷延伸的同時,也在攜手產業相關方打造跨境服務商圈的載體。

在技術領域方面,隨著資訊交互和生物識別技術的日漸成熟,銀行卡產業各方紛紛進行前端支付產品創新,提升使用者消費體驗。 例如,螞蟻金服已於去年推出VR(虛擬實境)支付與AV(增強現實)支付產品。

此外,報告顯示,產業各方也在積極佈局雲計算、區塊鏈、虛擬實境、物聯網等前沿技術,通過提前掌握創新技術提供差異化支付服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