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寫意中國——2017中國國家畫院國畫、書法篆刻作品巡展首站至洛陽

每年4月份是洛陽最熱鬧的時候, 全國各地的人們接踵而至, 赴牡丹花之約。 如今, 人們又多了一個來洛陽的理由, 每年在“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期間舉辦的中國國家畫院“寫意中國”巡展成為人們的又一期待。 4月17日, 由中國國家畫院、中共洛陽市委宣傳部、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河南省中國畫學會主辦的“寫意中國——2017中國國家畫院國畫、書法篆刻作品巡展(洛陽)”如期而至, 在洛陽美術館拉開帷幕。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副院長張江舟, 藝術交流部主任王輔民, 國畫院常務副院長梁占岩, 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申少君、張立柱,

陳鈺銘、李曉柱、胡秋萍, 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畫學會副會長馬國強, 中共洛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炳旭, 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河南省美協主席劉傑, 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河南省書協副主席張劍鋒, 河南省書協副主席、洛陽書協主席王鳴, 河南省美協副主席李明, 河南省美術館副館長于會見, 河南省美術家協會顧問王繡, 河南省書協顧問、洛陽書法院院長李進學, 洛陽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張炳志, 中國國家畫院鄭州創作交流中心主任謝岩忠, 洛陽畫豐美術文化產業園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永剛等嘉賓出席了開幕式。 楊炳旭、張江舟、馬國強先後在開幕式上致辭。

楊炳旭在致辭中說:“此次中國國家畫院美術作品在洛陽舉行,

古都渾厚的歷史遺韻和鮮活的當代氣質與展覽所呈現的融通古今品質高度契合, 使展覽平添了幾分曠觀天地古今之意味, 將促進中國國家畫院與洛陽的美術交流, 同時也是對洛陽乃至河南省美術事業發展的有益推動。 ”馬國強更是用四個“高興”概括了此次展覽對國家畫院、參展藝術家、當地藝術家和觀眾之間的意義。

據張江舟介紹, 本次展覽是從剛剛在南京結束的“第五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中精選出來的國畫和書法篆刻作品共120餘幅。 每年一屆的“寫意中國”是中國國家畫院的重要品牌性展覽項目, 迄今為止已連續舉辦7屆, 並先後在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濟南等地巡迴展出。 展覽所呈現的作品包括了中國國家畫院老中青三代藝術家最新創作的精品力作,

同時邀請了部分河南優秀藝術家作品參展。 這些藝術家秉承了中國繪畫綿延深厚的寫意傳統, 以當代的筆墨表現形式展現出具有時代面貌的新寫意精神。 張江舟表示, “寫意中國”在展示中國國家畫院最新創作研究成果的同時, 也發揮了國家畫院在全國美術創作研究中的引領導向作用。 洛陽是歷史文化名城, 文化積澱非常深厚。 我們每年在全國各地進行巡展的同時也吸收各地的營養, 在中國美術從高原邁向高峰的過程中得到多方面的幫助, 共同把中國美術向前推進。

“寫意中國”已經連續三年把洛陽作為全國巡展的首站, 對此,

國家畫院的研究員們都覺得跟洛陽有特殊的緣分。 梁占岩認為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 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國家畫院一直在提倡大美為真的寫意精神和一人一品的學術理念, 每一個畫家應該有一種精神品質和高度來回應這個偉大的時代, 從這樣厚重的歷史中出發, 能更加體會到肩上的責任。 李曉柱認為在洛陽能找到一種跟平時不一樣的城市環境和生存感, 能夠不同程度地體驗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王輔民認為, 在牡丹文化節舉辦這樣一個重要的展覽, 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 也為展覽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 陳鈺銘和胡秋萍既是參展畫家也是河南藝術家, 此次在洛陽展覽感到既親切又感恩, 他們希望這樣的展覽能夠越來越多。

對洛陽當地的藝術家來說, 此次展覽也是一次難得的創作交流機會。 張劍鋒認為此次展覽展出的畫作形式多樣、題材豐富, 既有水墨淋漓、渾然天成的山水, 也有點畫生動、筆簡意賅的人物, 更有墨色交融、恣肆重彩的花鳥。 不僅呈現當代藝術家寫意探索與水墨實驗所取得的成績, 也為洛陽市民帶來了—場文化盛宴。 李建傑認為, 通過這些作品可以看到更廣闊的認知空間, 對於寫意有了更高、更深、更廣闊的認識, 對於今後的創作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王繡每年都期待這樣高規格展覽的舉辦, 她說:“此次展覽涵蓋的面貌全, 種類多, 而且藝術家的年齡跨度非常大, 既能看到一些經典力作, 也有當代畫家的積極探索, 能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國繪畫在吸收了各家各派之後所綻放出來的藝術魅力,受益匪淺。”來自洛陽師範大學的王同學跟筆者分享剛剛在展廳拍攝的作品,她說之前對油畫比較感興趣,但參觀完之後發現國畫作品同樣很有力度。

近年來,中國國家畫院以創研為中心任務,堅持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以優秀的藝術作品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在開幕之前,中國國家畫院一行畫家還參加了“中國·平樂”第七屆農民畫邀請展暨產業發展研討會”的開幕式,深入基層,在傳播中國文化的基礎上也產生了經濟效益。作為一個陝西畫家,張立柱在展廳現場看到陝西戶縣的農民畫很興奮,他說:“寫意中國這次恰好在牡丹花節期間跟農民畫展一起展出,兩個展覽正好做了一個交流。我們可以從農民畫中看到一種從生活中生髮出來的文化精神,而國家畫院的作品也是‘接地氣’的,對我們來講也是一種學習。”

能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國繪畫在吸收了各家各派之後所綻放出來的藝術魅力,受益匪淺。”來自洛陽師範大學的王同學跟筆者分享剛剛在展廳拍攝的作品,她說之前對油畫比較感興趣,但參觀完之後發現國畫作品同樣很有力度。

近年來,中國國家畫院以創研為中心任務,堅持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以優秀的藝術作品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在開幕之前,中國國家畫院一行畫家還參加了“中國·平樂”第七屆農民畫邀請展暨產業發展研討會”的開幕式,深入基層,在傳播中國文化的基礎上也產生了經濟效益。作為一個陝西畫家,張立柱在展廳現場看到陝西戶縣的農民畫很興奮,他說:“寫意中國這次恰好在牡丹花節期間跟農民畫展一起展出,兩個展覽正好做了一個交流。我們可以從農民畫中看到一種從生活中生髮出來的文化精神,而國家畫院的作品也是‘接地氣’的,對我們來講也是一種學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