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世界普遍認為番茄產自南美洲,一座漢墓的發掘,方知中國古已有之

世界的發展, 與各地的生產文化交流密不可分。

就拿餐桌上的菜肴來說, 如果是在古代, 種類就少了許多。

據相關史料考證, 如大蒜、蔥、香菜、黃瓜、蠶豆等等,

都是張騫出使西域帶回的物種。

其中的蔥原產於蔥嶺, 即今天的天山昆侖山;香菜原產地中海沿岸;黃瓜最初叫胡瓜, 原產東印度的西北部, 五胡十六國時, 胡人石勒不許提“胡”字, 這才更名為“黃瓜”。 蠶豆又名胡豆、寒豆、羅漢豆等, 原產亞洲西南部到非洲北部一帶。

另外, 茄子原產東南亞和印度, 約于晉代傳入我國, 是隋煬帝最愛的綠色食品, 曾賜名為“昆侖紫瓜”。

菠菜原產波斯, 于唐代傳入我國。

萵筍原產地中海沿岸, 唐代時, 西域使者來華時傳入。

胡蘿蔔原產北歐, 元代時, 波斯人來華由雲南帶入

紅薯原產美洲, 明萬曆年間晉安人陳振龍從菲律賓引入福建。

土豆原產南美, 明末傳入我國。

辣椒原產中南美洲熱帶地區, 我國明末才開始栽培辣椒, 在此之前吃辣都是用茱萸調味。

這裡詳細說一說番茄。

番茄, 也叫番茄, 傳統觀點認為其原產南美洲的秘魯和墨西哥。

最初, 番茄生長於秘魯和墨西哥的森林中已有二千年歷史, 果實鮮紅耀眼, 嬌豔欲滴, 南美洲原住民懷疑它含有劇毒, 取名為“狼桃”, 以警告世人不可食用。

十六世紀, 英國有位公爵至美洲遊歷, 見了這種果實, 雖然不敢食用, 卻愛不釋手, 把種子帶回英國獻給自己的情人伊莉莎白女王, 歐洲人因此稱之為“愛情的蘋果”。

番茄到了英國, 主要是生長在花園而非菜園, 但當成珍貴的鑒賞植物培植。

到了十八世紀, 一位法國畫家給番茄作完畫後, 情難自製, 冒著可能被毒死的危險, 連吃了好幾個, 直呼味道清新可口。

第二天, 安然無恙的畫家向他人大加稱讚番茄的美味, 社會才開始風行吃番茄。

歷史學家認為, 番茄傳入中國的時間是明朝。 因為, 明朝人趙函在其所著的《植品》一書中有提到, 番茄是西洋傳教士在萬曆年間連同向日葵一起帶到中國來的。 與趙函同時代的王象晉在《群芳譜》一書中也有類似的說法。

所以, 結論就是:番茄屬外來物種, 傳入中國的時間是明萬曆年間。

由於番茄酷似柿子, 又有“番柿”之稱;又因為其色朱紅, 來自西方, 又稱“番茄”。

但是,這是事實的真相嗎?

1983年7月中旬,成都市博物館考古隊在成都北郊鳳凰山園藝場磚瓦廠取土的一座荒丘上,發掘出了一座漢代木槨墓,出土有陶器、漆器、藤笥、竹笥近60件,並有稻粒、果品、獸骨等食物遺存發現。稻粒就附著在竹笥藤笥上,為了保持一定的濕度,考古隊員在藤竹器上蓋上了一塊用高溫蒸煮過的再生濕布,一起運到文物保管所的倉庫裡保存起來。

誰也沒有想到,十多天以後,竹笥藤笥的內外竟然都有植物的嫩芽長出來!

這,是怎麼回事?

為了弄清楚這種植物的底細,考古人員請來了四川省農科院和中科院成都分院研究所的專家。

專家們也不敢輕易下定論,只將發芽後的部分種子帶回去栽培,同時,也留下了十幾株繼續觀察。

成都市農科所的蔬菜專家將轉來的發芽種子分成四盆在溫室裡栽培,七個月以後,1984年2月24日,所有的植株都在同一天開了花,結了果,共收穫34果,果實呈紅色的小卵園形。

這些果實,經鑒定就是番茄!

考古學家經過對出土現場的環境總結和學術爭論,確定了在2100年前的西漢,墓主已經用這種小番茄作為蔬菜或水果食用!

這樣,番茄的食用和栽培的歷史一下子被提前了1700年。

但是,這是事實的真相嗎?

1983年7月中旬,成都市博物館考古隊在成都北郊鳳凰山園藝場磚瓦廠取土的一座荒丘上,發掘出了一座漢代木槨墓,出土有陶器、漆器、藤笥、竹笥近60件,並有稻粒、果品、獸骨等食物遺存發現。稻粒就附著在竹笥藤笥上,為了保持一定的濕度,考古隊員在藤竹器上蓋上了一塊用高溫蒸煮過的再生濕布,一起運到文物保管所的倉庫裡保存起來。

誰也沒有想到,十多天以後,竹笥藤笥的內外竟然都有植物的嫩芽長出來!

這,是怎麼回事?

為了弄清楚這種植物的底細,考古人員請來了四川省農科院和中科院成都分院研究所的專家。

專家們也不敢輕易下定論,只將發芽後的部分種子帶回去栽培,同時,也留下了十幾株繼續觀察。

成都市農科所的蔬菜專家將轉來的發芽種子分成四盆在溫室裡栽培,七個月以後,1984年2月24日,所有的植株都在同一天開了花,結了果,共收穫34果,果實呈紅色的小卵園形。

這些果實,經鑒定就是番茄!

考古學家經過對出土現場的環境總結和學術爭論,確定了在2100年前的西漢,墓主已經用這種小番茄作為蔬菜或水果食用!

這樣,番茄的食用和栽培的歷史一下子被提前了1700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