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有了100萬,怎麼處置……

前幾天有人留言問我——有100萬, 應該怎麼做資產配置?

這算是一個挺有趣的話題, 但理財沒有標準答案, 每個人的狀況不同, 不能套到一個模子裡。

我前些天盤點自己手上的資產, 除去房子和投資了少量的生意之外, 差不多剛好有100萬左右的流動資產。

說說我自己, 一個單身女青年是如何配置的吧:

5%定投黃金資產, 包括黃金ETF和實物黃金;

20%定投基金;

4%放在幾支優質股裡;

4%買了一些外幣;

10%放在一些流動性比較強的低風險理財裡;

40%左右放在了互金產品裡;

剩下的, 就借給了信任的朋友, 以及作為流動資金備用, 並測試一些實驗性產品。

如果說這幾年我心境有什麼變化的話, 就是不再那麼急躁。 因為作為一個對物質需求度並不大的人, 好像也不太需要對自己太過苛刻。 。 。

但我也知道, 很多中產家庭就算積攢了百萬資產, 也會很焦慮。 因為這點錢要供房養車、要養小朋友、要回報老人...

這就容易對理財產生太多不現實的期許, 容易踩中一些坑。

不過, 有一些理財原則是共通的, 隨便聊聊。

比如:

1、作好安全墊。

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 能不踩坑、不被騙就是很大的理財了。

守好自己的財產, 我感覺能在理財上跑贏一大塊中國人。

別瞧不起這一條, 要知道以股市為例的話, 大多數散戶就是虧損的。 更別提其它傳銷、虛擬幣、現貨、高利貸之類的了。

所以為啥我還經常寫寫國債, 因為對於很多人來說, 它還是值得關注的。

2、手上有足夠的備用金。

我以前喜歡把每一分錢都投到理財產品裡, “不讓錢有一分鐘空閒”, 活期帳戶有錢就轉到理財產品上。

但越是這樣想賺到每一分, 就越是事得其反。 因為賬上沒錢,

很多好的機會來了我抓不住;因為總是第一時間把閒錢投出去, 我又經常踩錯投資時點。

嗯, 最怕的是急用錢卻拿不出來。

3、保持主業收入增長的同時, 儘量擴大被動收入。

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 再拼命, 產出也有上限。 所以有了錢, 要重點配置在那些不需要分掉自己太多精力, 又能自動創造收入的項目上。 我們只要定期回顧一下就行了。

舉幾個栗子:

投資一些前景不錯的小生意;看到自己欣賞的年輕人, 不妨當一當伯樂;

買入位置好、易出租、好出手的房產;

買入優秀公司的股票, 獲得分紅與增值收益;

寫作、創作、發明創造、以獲得版稅、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

4、適當的加杠杆

當時間不夠、錢不夠、資源也不夠的時候,

需要在適度的情況下, 給自己加一些杠杆。

最簡單常見的杠杆就是房貸了。

又或者是抵押自己現有的資源, 換來更大的騰挪空間。

抵押品不是狹義的房、車, 也可以是信用、品牌、聲譽...將各種資源適當的聯結與整合, 能創造更大的價值。

所以, 賺錢不是目的, 好的自己、好的生活, 才是。

歡迎關注, 感受金錢最大的善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