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這個演員的作品,絕對稱得起是相聲界的良心

今年的春節, 總共有兩段相聲作品被相聲愛好者們瘋狂刷屏。

一段就是前不久大師兄剛剛為吃瓜群眾們剖析過的薑昆的《新虎口遐想》

另一段, 則是天津相聲名家劉俊傑在天津電視臺春晚上表演的《躲不開》

是的, 是劉俊傑, 不是林俊傑。

有看錯的小夥伴請自行面壁五分鐘。

與《新虎口遐想》的褒貶不一不同, 這段《躲不開》幾乎受到了相聲愛好者們的一致好評。

好到什麼程度?連著名的相聲評論家崔琦先生都親自為其撰文,

稱其能與侯寶林大師的《夜行記》和馬志明先生的《糾紛》相媲美。

大師兄專程聽了聽這段相聲, 平心而論, 媲美《夜行記》和《糾紛》或許有些溢美, 但這確實是一段極為優秀的相聲作品。

值得大師兄發一波安利。

當然, 大師兄要安利不僅僅是這段作品, 還有這位元相聲演員——劉俊傑。

可能有的小夥伴會覺得這個人有點陌生

借用一句相聲演員的套路來說

“提起我來大傢伙可能不大熟悉, 提起我的老恩師來, 各位可能都知道, 我的師父是天津的相聲名家, 蘇文茂先生。

是的, 文哏大家蘇文茂是他的師父, 他還有個師兄, 叫趙偉洲

對, 就是被相聲愛好者們譽為“最狗氣”的相聲演員的這位。

劉俊傑的演出風格就頗具這二位的影子, 簡而言之就是“文氣中夾著狗氣”

使活的時候不緊不慢, 娓娓道來, 頗具乃師的風範, 抖起包袱又脆又穩, 偶一犯葛, 樂得你上氣不接下氣, 又有點趙偉洲的意思。

借用知乎上夏花的話來說就是“狗氣內斂, 寓狗于文”。

大部分觀眾認識劉俊傑, 是在1995年的春晚舞臺上。

這一年劉俊傑首登春晚舞臺, 和趙炎一起表演了一段非常優秀的諷刺相聲《找毛病》, 劉俊傑塑造的那個倒背著雙手做領導視察狀, 操著一口山東方言, 看什麼都不順眼, 什麼都能挑出毛病的人物給人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這段“倒口活”的作品(演員以方言進行相聲表演)充分展示了劉俊傑“說”和“逗”的功力, 倒口不擋包袱, 節奏快而不亂, 包袱服務於情節而毫不突兀, 現場效果極佳, 一經春晚播出, 立時便受到了不少觀眾的喜愛。

值得一提的是, 可能因為春晚舞臺本身的限制, 劉俊傑和趙炎的這段《找毛病》經過了大量的修改。 在此之外, 這段相聲另外還有1996年和唐傑忠先生以及和謝天順先生分別合作的兩個版本。

大師兄認為這三個版本中最好的要數劉俊傑和謝天順先生合作的版本, 這個版本的《找毛病》完成度更高也更加成熟, “什麼都看不慣, 見不得人好”人物形象塑造的也更加形象具體, 非常值得一聽。

如果說《找毛病》展現了劉俊傑先生優秀的“說”、“逗”技巧, 那麼2001年的春晚,他和唐傑忠老師合作的《戲迷》則把劉俊傑先生“學唱”的技能表現得淋漓盡致。京劇、評劇、越劇、梆子、呂劇,每一個曲種都學得像模像樣,頗具神韻,尤其是在底上那段各種唱腔無縫對接,更體現了這位相聲演員駕馭“柳活”(學唱為主的相聲作品)強大能力。

同樣,這段相聲作品還有另外一個版本,那就是劉俊傑和鄭健合作的《學唱沙家浜》。在這個版本中劉先生逗得俏皮,鄭健捧的膩乎,和樂隊的插科打諢也嚴絲合縫。如果你只看了春晚的《戲迷》,大師兄強烈推薦你一定要聽聽這個版本,效果絕對比春晚上好得多!通過這兩個版本的對比,你可以明顯感覺出春晚本身對於相聲的局限性,以及一個優秀的捧哏對一段相聲的成功起到了何其重要的作用。

而在這段《戲迷》之後,劉俊傑並不像大眾所料,乘勢再次衝擊春晚的舞臺,反而逐漸從觀眾視野中淡出,甚至一度歸於沉寂。當然,這段時間劉先生依舊活躍在天津的舞臺上,不斷打磨創作自己的相聲作品,深受天津觀眾的喜愛,被天津人稱為“笑話簍子”。

直到2009年,劉俊傑先生以一段《一天零一夜》強勢複出,重新又回到了全國相聲愛好者的視野。緊接著《天津話》、《圓夢》、《話說天津衛》、《正常不正常》、《證明的證明》以及今年春晚的這段《躲不開》,一系列佳作如同開掛一般層出不窮,聽得大師兄眼冒金星。

20:07劉俊傑 一天零一夜來自大師兄相聲會

在這些作品中,大師兄最喜歡的,則是2016年天津春晚上的《證明的證明》

大師兄覺得,這段作品,甚至比《躲不開》還要優秀。

和《新虎口遐想》一樣,這也是一段近年少見的諷刺相聲。通過自己給孩子辦無犯罪前科證明、六十多歲的老娘給自己辦死亡證明、老姨給自己辦未婚證明這三件奇葩的遭遇諷刺了有關部門的遇事推諉和不作為。

這裡有一個小彩蛋,這段《證明的證明》和一年後的《躲不開》前頭的墊話使越了(重複了),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仔細聽聽

而和《新虎口遐想》諷刺有餘結構不足不同的是,這段相聲做到了故事情節、人物塑造與包袱設定這三者的完美融合,辦事人員的相互推諉、怕擔責任,“我”給8個月的孩子辦理無犯罪前科證明的不解與無奈、老娘給自己辦理死亡證明的荒誕與激憤、老姨辦理未婚證明的羞辱,都在演員的口述中一一展現在觀眾眼前,人物刻畫的入木三分。

這段相聲的包袱設定,採取的也是製造窘境的方法,通過三個人物所遭遇的三段不公正的遭遇,一步一步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直到老太太那句“到底是為不為群眾辦事”觸痛了觀眾心中的痛點,達到了故事的高潮,也引起了觀眾的廣泛共鳴。

從上述這些優秀的相聲作品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瞭解到劉俊傑先生高超的藝術水準。著名曲藝理論家薛寶坤先生生前曾評價劉俊傑是“扎實傳統之功,敏悟當代生活”可謂極為精准。在劉俊傑的相聲作品中,既有相聲“說學逗唱”四門基本功課技巧的展現,又有對生活的觀察與感悟,尤其在表現津門文化,天津市井小人的情態,堪稱一絕。

更難得是劉俊傑先生並不因為自己有了名聲、地位以後便任性放縱自己,而是講究職業操守,不張揚,不膨脹,不浮躁,低調做人,踏實做事,這樣的為人在如今相聲圈浮躁的風氣中可謂是鳳毛麟角。可是令人奇怪的是,作為一個能寫能演、能說能唱、兩上春晚且都有乾貨的相聲演員,劉俊傑在全國範圍內,始終是不溫不火。反觀當下某些聲名炒得火熱、深受粉絲喜愛的相聲組合,能拿上檯面的作品卻乏善可陳。這恐怕不是劉俊傑自身的問題,這是相聲的發展出了問題。(出自知乎夏花)

大師兄由衷的希望,相聲圈像劉俊傑這樣的演員,能夠越多越好。

那麼2001年的春晚,他和唐傑忠老師合作的《戲迷》則把劉俊傑先生“學唱”的技能表現得淋漓盡致。京劇、評劇、越劇、梆子、呂劇,每一個曲種都學得像模像樣,頗具神韻,尤其是在底上那段各種唱腔無縫對接,更體現了這位相聲演員駕馭“柳活”(學唱為主的相聲作品)強大能力。

同樣,這段相聲作品還有另外一個版本,那就是劉俊傑和鄭健合作的《學唱沙家浜》。在這個版本中劉先生逗得俏皮,鄭健捧的膩乎,和樂隊的插科打諢也嚴絲合縫。如果你只看了春晚的《戲迷》,大師兄強烈推薦你一定要聽聽這個版本,效果絕對比春晚上好得多!通過這兩個版本的對比,你可以明顯感覺出春晚本身對於相聲的局限性,以及一個優秀的捧哏對一段相聲的成功起到了何其重要的作用。

而在這段《戲迷》之後,劉俊傑並不像大眾所料,乘勢再次衝擊春晚的舞臺,反而逐漸從觀眾視野中淡出,甚至一度歸於沉寂。當然,這段時間劉先生依舊活躍在天津的舞臺上,不斷打磨創作自己的相聲作品,深受天津觀眾的喜愛,被天津人稱為“笑話簍子”。

直到2009年,劉俊傑先生以一段《一天零一夜》強勢複出,重新又回到了全國相聲愛好者的視野。緊接著《天津話》、《圓夢》、《話說天津衛》、《正常不正常》、《證明的證明》以及今年春晚的這段《躲不開》,一系列佳作如同開掛一般層出不窮,聽得大師兄眼冒金星。

20:07劉俊傑 一天零一夜來自大師兄相聲會

在這些作品中,大師兄最喜歡的,則是2016年天津春晚上的《證明的證明》

大師兄覺得,這段作品,甚至比《躲不開》還要優秀。

和《新虎口遐想》一樣,這也是一段近年少見的諷刺相聲。通過自己給孩子辦無犯罪前科證明、六十多歲的老娘給自己辦死亡證明、老姨給自己辦未婚證明這三件奇葩的遭遇諷刺了有關部門的遇事推諉和不作為。

這裡有一個小彩蛋,這段《證明的證明》和一年後的《躲不開》前頭的墊話使越了(重複了),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仔細聽聽

而和《新虎口遐想》諷刺有餘結構不足不同的是,這段相聲做到了故事情節、人物塑造與包袱設定這三者的完美融合,辦事人員的相互推諉、怕擔責任,“我”給8個月的孩子辦理無犯罪前科證明的不解與無奈、老娘給自己辦理死亡證明的荒誕與激憤、老姨辦理未婚證明的羞辱,都在演員的口述中一一展現在觀眾眼前,人物刻畫的入木三分。

這段相聲的包袱設定,採取的也是製造窘境的方法,通過三個人物所遭遇的三段不公正的遭遇,一步一步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直到老太太那句“到底是為不為群眾辦事”觸痛了觀眾心中的痛點,達到了故事的高潮,也引起了觀眾的廣泛共鳴。

從上述這些優秀的相聲作品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瞭解到劉俊傑先生高超的藝術水準。著名曲藝理論家薛寶坤先生生前曾評價劉俊傑是“扎實傳統之功,敏悟當代生活”可謂極為精准。在劉俊傑的相聲作品中,既有相聲“說學逗唱”四門基本功課技巧的展現,又有對生活的觀察與感悟,尤其在表現津門文化,天津市井小人的情態,堪稱一絕。

更難得是劉俊傑先生並不因為自己有了名聲、地位以後便任性放縱自己,而是講究職業操守,不張揚,不膨脹,不浮躁,低調做人,踏實做事,這樣的為人在如今相聲圈浮躁的風氣中可謂是鳳毛麟角。可是令人奇怪的是,作為一個能寫能演、能說能唱、兩上春晚且都有乾貨的相聲演員,劉俊傑在全國範圍內,始終是不溫不火。反觀當下某些聲名炒得火熱、深受粉絲喜愛的相聲組合,能拿上檯面的作品卻乏善可陳。這恐怕不是劉俊傑自身的問題,這是相聲的發展出了問題。(出自知乎夏花)

大師兄由衷的希望,相聲圈像劉俊傑這樣的演員,能夠越多越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