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甲骨文誕生於3500年前的殷商禮祭

轉載自~炎黃子孫線上

中華是尚文之國, 禮儀之邦, 自古尚文重禮。 子曰:“興于詩, 立于禮, 成于樂。 ”這段古文翻譯成白話——孔子說, “人的修養開始於學《詩》, 自立於學禮, 完成于學樂。 ”故而, 孔子編撰的《禮記》作為儒家經典一直被歷代尊崇。

(藏於旅順博物館)

祭祀是儒家禮儀的主要部分, 在古代社會生活中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所謂“國之大事, 在祀與戎(征戰)”。 古代, 祭祀對象分天神、地只、人鬼, 而且有著非常嚴格的等級規定, 天神、地只由帝王祭, 諸侯大夫祭山川。 士庶只能祭祖先和灶神, 並演化出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等許多祭祖日。 這就是我國自古延傳下來的禮祭文化。

中華禮祭有著幾千年的歷史, 早在遠古時期就已出現。 甲骨文就誕生于商殷時代的禮祭。 甲骨文指書寫或雋刻在龜甲、獸骨上的卜辭, 是我國最早的可識文字。 它之所以能夠存世並被發現, 就是因為商殷時期的大規模祭祀活動。

我們如何來解讀“禮”呢?

“豊”是“禮”的本字。 豊, 按照甲骨文造型, 是許多打著繩結的玉串在上方, 下麵是有腳架的鼓, 意思是擊鼓獻玉, 敬奉神靈。 金文承續甲骨文字形, 有的金文加“示”(祭祀)另造“禮”。 篆文“禮”承續金文字形, 後世簡化為“禮”。

《說文解字》釋:禮, 履也。 所以事神致福也。 從示從豊, 豊亦聲。

“祭”又作何解呢?

祭, 甲骨文是“夕”(滴血的肉塊)加“又”(抓), 表示手持鮮肉, 它的造字本義:用生肉敬供神明祖宗。 有的甲骨文還加“示”, 以突出向神祈禱的主題。 金文祭將甲骨文的“夕”多寫一筆, 並作結構調整。 篆文祭承續金文字形。

由甲骨文造像可知, “禮”與“祭”的淵源都是祭祀。 祭誕生于遠古, 盛于夏商周三代;禮形成于夏商, 至周公完善, 由孔子規範, 最終成為中華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

禮祭文化源遠流長, 西元前110年, 漢武大帝親率十八萬大軍祭拜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黃帝。 禮祭文化對後世的政治、文化影響更為深遠:1912年1月, 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即派員祭祀黃帝陵;1937年清明節,

國共兩黨共祭黃帝陵;2015年清明, 舉國公祭黃帝。

禮祭也是維繫故土鄉愁、家族親情的精神紐帶, 後世《弟子規》亦有教誨:“喪盡禮, 祭盡誠。 ”我們作為炎黃子孫, 更應“聚攏中華精髓文化, 傳承中華文化瑰寶”。

聚攏中華精髓文化,傳承中華文化瑰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