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大閃崩!A股連挫4天,竟還有更顫慄的消息!

閃崩, 又見閃崩!

今日(19日), 滬深兩市雙雙跳空低開, 跌破3月13日低點失守半年線。 收盤下跌0.81%, 收報3170.69點, 日K線慘遭四連陰, 3個月來首度失守半年線。

自12月12日以來, 滬指單日跌幅從未超1%。 而今滬指已連續四個交易日下跌, 且日跌幅均超0.7%, 現已跌至2月9日以來的低位。 創業板一度重挫1.8%, 日內接近創下2015年以來的最低收盤。

不僅如此, A股市場每天都上演著個股“閃崩”的詭異行情。 今日早盤, 寧波精達、凱恩股份跌停。

另一方面, 繼恒指跌破24000點至一個月低位後, 恒生國企指數今日開盤也向下突破10000點, 亦為2月9日以來新低。

慘案究竟是如何發生的?這背後的原因有很多, 但最主要的還是監管層面的影響!

7大原因致A股連續大跌

據證券時報報導,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

體量龐大的A股近期突現這種狀況, 主要有以下原因:

1、雄安概念股份化, 資金大舉出逃, 本輪市場上漲的發動機是雄安新區概念股, 現在雄安概念股第一波上漲結束, 進入到調整狀態, 從而帶動整個市場調整。

2、個股閃崩“溫州幫”大逃離。 曾經在A股興風作浪的溫州幫, 一夜之間閃電崩盤。 監管部門開始清剿以保險、銀行為首的金融機構高杠杆資金, 溫州幫的高杠杆遊戲自然成為監管的重點。

3、監管層“定向調查”啟動, 劍指次新股炒作, 業內人士認為, 對某種不良行為的打擊和整治, 短期必然會對市場產生一定影響。

4、保證金流出, 市場謹慎情緒濃厚, 最新資料顯示, 證券市場保證金上周淨流出682億元, 滬指3300點整數關附近面臨的壓力及金融去杠杆進程加速,

引發了市場謹慎情緒升溫。

5、有大行資管業務人士反映, 近期委外贖回得比較厲害, 最近兩個交易日債市均有大額賣盤出現, 場外資金難免會出現短暫偏緊的情況。

6、週邊市場走低、黑色金屬大跌、地緣政治風險等也成為A股資金尋求避險的因素之一。

7、監管層要求"按住指數"傳聞

根據《金證券》報導中市場傳出的證監會4.15最新指示:

1)會裡大領導很明確不希望已經上市的公司在資本市場搞太多動作, 特別是今年, 傾向穩定經營, 靠內生增長;

2)按住二級市場, 按住指數, 一級市場多發新股, 最終讓市場上公司之間博弈;

3)創業板, 建議大家按照30-35倍市盈率預估市值變化, 不能有過高的估值預期, 導致戰略規劃走形;

4)文化, 傳媒, 遊戲, 影視, 互聯網類公司, 因為穩定性不夠, 完全輕資產, 是會受到嚴格監管。

對於“按住二級市場, 按住指數”等傳聞, 安信證券一位資深研究員表示, 監管層不可能這樣表態, 但總體思路應該是希望慢牛, 不鼓勵完全依賴資金進入的杠杆式炒作帶來的增長, 希望上市公司在實際經營基礎上,股價得到相應的、合理的提升。

讓股市顫慄的消息驚現

根據中國央行最新公佈資料,截至2017年3月末中國央行總資產為33.73萬億,相比2月末下降8115.98億。

中國的央行在縮表,所謂“縮表”,其實質是從市場上收回貨幣。但是,一個詭異的現象出現了:貨幣供應量仍然在上升,只是M2同比增速顯著下降了,為何沒有明顯感受到流動性的緊張?

這只能說明,貨幣衍生能力在增強,貨幣乘數在提高。究其原因,一是樓市活躍,二是金融機構表外業務受到管制較少。

這就是為什麼國家要改進金融監管的最重要原因:過去幾年,金融機構通過“金融創新”不斷突破監管邊界,創造出模糊地帶,讓央行的調控工具從高效變得低效,甚至有失效的危險。

現在,央行、銀監會等開始反攻,模糊地帶在減少,政策的有效性在增強。所以,中國的央行的“縮表”就顯得非同尋常,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不過,央行從來沒有談到過“縮表”。市場最怕的就是不確定性,但今年“貨幣政策收緊+金融監管趨向嚴厲+市場擴容加快”是確定不移的,所以最近股市、期市都在下跌。

為什麼經濟向好,股市暴跌?

上一季度經濟資料出爐,基本面向好,但是很多股民對股市心理的預期又被現實抽了一個大嘴巴。按道理說,經濟面向好,直接會體現為股票大盤上漲。

經濟向好,股市暴跌的原因在於,貨幣政策的收緊對於股價下跌產生了直接的作用。但是,在熊市來臨時,M2對於股票的作用是負相關。意思是說,當股價下跌潮來臨時,增加貨幣不會達到拉抬股價的作用,股票會繼續下跌。換言之,貨幣對於股票猶如馬車的韁繩,可以用繩子拉住馬車,但無法用繩子開動馬車。拉動股市馬車往前跑的動力並不是貨幣,而是需要來自實體經濟的外部力量。

在這兩股力道之間,如能保持一種良性平衡,則不必擔憂現在“不上不下”的股市出問題,一種緩慢的牛市可期待。相反,保持不好這兩股力道的平衡,中國股市在2017年接下來幾個月迎來的可能不是牛市,而是牛皮市。

總之,今年是投資很困難的一年,大家的投資策略一定要謹慎,有利潤就要落袋為安,不要貪心。

希望上市公司在實際經營基礎上,股價得到相應的、合理的提升。

讓股市顫慄的消息驚現

根據中國央行最新公佈資料,截至2017年3月末中國央行總資產為33.73萬億,相比2月末下降8115.98億。

中國的央行在縮表,所謂“縮表”,其實質是從市場上收回貨幣。但是,一個詭異的現象出現了:貨幣供應量仍然在上升,只是M2同比增速顯著下降了,為何沒有明顯感受到流動性的緊張?

這只能說明,貨幣衍生能力在增強,貨幣乘數在提高。究其原因,一是樓市活躍,二是金融機構表外業務受到管制較少。

這就是為什麼國家要改進金融監管的最重要原因:過去幾年,金融機構通過“金融創新”不斷突破監管邊界,創造出模糊地帶,讓央行的調控工具從高效變得低效,甚至有失效的危險。

現在,央行、銀監會等開始反攻,模糊地帶在減少,政策的有效性在增強。所以,中國的央行的“縮表”就顯得非同尋常,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不過,央行從來沒有談到過“縮表”。市場最怕的就是不確定性,但今年“貨幣政策收緊+金融監管趨向嚴厲+市場擴容加快”是確定不移的,所以最近股市、期市都在下跌。

為什麼經濟向好,股市暴跌?

上一季度經濟資料出爐,基本面向好,但是很多股民對股市心理的預期又被現實抽了一個大嘴巴。按道理說,經濟面向好,直接會體現為股票大盤上漲。

經濟向好,股市暴跌的原因在於,貨幣政策的收緊對於股價下跌產生了直接的作用。但是,在熊市來臨時,M2對於股票的作用是負相關。意思是說,當股價下跌潮來臨時,增加貨幣不會達到拉抬股價的作用,股票會繼續下跌。換言之,貨幣對於股票猶如馬車的韁繩,可以用繩子拉住馬車,但無法用繩子開動馬車。拉動股市馬車往前跑的動力並不是貨幣,而是需要來自實體經濟的外部力量。

在這兩股力道之間,如能保持一種良性平衡,則不必擔憂現在“不上不下”的股市出問題,一種緩慢的牛市可期待。相反,保持不好這兩股力道的平衡,中國股市在2017年接下來幾個月迎來的可能不是牛市,而是牛皮市。

總之,今年是投資很困難的一年,大家的投資策略一定要謹慎,有利潤就要落袋為安,不要貪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