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想穿龍袍沒那麼容易:一丈五高的花樓一天只能織兩寸

為黃帝供應龍袍的織染局, 在明朝時設在蘇、杭兩地。 做龍袍的織機花樓高達一丈五尺, 要由兩個技術熟練的織匠分別拿著花樣提花, 每織過幾寸之後, 就要換織龍形圖案的另一部分。 這些圖案都要經過機房的各部分織工分別織造再拼合, 不是一個人可以獨自完成的。

織龍袍所用的絲要事先染成紅、黃等顏色, 所用的工具雖沒什麼分別, 但織造過程所花費的人力和成本都要增加幾十倍, 以表示對君權的忠誠和敬重。 其中細節繁雜, 無法詳查。

皇帝華美富麗的龍袍和其他冠服, 也是在繼承古代服裝織造工藝的基礎上, 把技藝推向更高水準的結果。 織造貴重的袍料, 工藝十分繁複:一是要由挑花匠依據花樣計算經緯數目, 編出花本, 作為織造時提花的依據;二是要將絲線染色, 牽經搖緯, 一般要準備四、五種彩緯小管梭與長織梭所用的彩色絨管及片金線、撚金線、孔雀羽線緯管, 隨時應用;三是經絲牽軸之後, 要經過穿棕穿筘, 與花本聯結, 經過試織, 清理梭口然後才能開織;四是織造時一人在花樓上拉花, 一人坐機坑前織造。

花紋複雜的匹料, 一天只能織兩寸, 一件五丈長的袍料要織九個月以上才能織完。 所以高級的織料只能用於製作冠服, 有些冠服還用緙絲(中國特有的絲織工藝品)、刺繡等手工技藝進行製造, 而一般穿用的服裝, 則用一般的匹料製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